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5的文章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二十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二十  བསོད་ནམས་སྟོབས་དང་རྫུ་འཕྲུལ་གྱིས། ། ལག་པའི་མཐིལ་ནས་མཆོད་པའི་སྤྲིན།། 以福力神變 手掌中放出 བསམ་མི་ཁྱབ་པར་སྤྲོས་བྱས་ནས།། སངས་རྒྱས་འཁོར་བཅས་མཆོད་པར་ཤོག། 不可思供雲 願供佛眷屬  如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已經變成菩薩,很容易行持上供下施,因為福報具足,生生世世修持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此生當中阿彌陀佛的祈願勝道都已經達成圓滿的境界,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可以行持積累很多的福德。  當到達西方極樂淨土時,親見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無量光佛和隨眾,並獲得加持,此時自身的福報增廣圓滿已到達頂點,加上阿彌陀佛的祈願圓滿,便可以在掌中展現神變而化現如雲如海的供養雲,以供養阿彌陀佛及諸菩薩。  凡夫眾生現在只能觀想阿彌陀佛,當真正到達西方極樂淨土時,親見阿彌陀佛,我們會獲得西方極樂世界的諸佛菩薩所有功德的加持,得到身相的功德、語言的功德、意的十力具足的功德,也因此圓滿俱全福德資糧。  我們西藏人聽法的時候,有時用灑米代表供養曼達拉,有時候是獻上哈達,而不會雙手空空去參加法會。你們要供養曼達拉,這不是想要你的錢財,而是要培養大方的心態、累積福德資糧,或是做一個供養曼達拉的手印,也很不錯。  供養是為了想請法、想聽法,獻供的物品如哈達、曼達拉、獻花、灑米等等,主要是供養的心態,這樣會是一件吉祥的好事。若能如此行持,將來到達阿彌陀佛的淨土時,手中就會俱全無數的福慧資糧,可以供養諸佛菩薩。所以在聽法的時候,有供養的物品,就可以上供。  雖然上師不收供養紅包,但可以供養其他供品,可以供花,拿五顆米在手上也可以供養,或者念珠拿出來供在這裡,然後再觀想供養上師,還有講法的功德利益也可以供養,如能時時刻刻做供養是很不錯。  如果這次西方極樂願文法會是在藏區舉行,參加的僧眾人數一定會很多,上供的哈達,由後面往前看過去,就像在虛空中飄落的雪花一樣,很好看啊!這是一種大方的供養心態。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極樂願文》四、發清淨祈願之二十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二十  再說一遍,往赴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勝法門,第一是觀想西方極樂淨土、觀想西方三聖等佛菩薩。第二是身口意行持善業,累積福德資糧。第三是發菩提心。第四是祈願圓滿(迴向),如此便容易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要繼續培福積德。  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分為了義和不了義兩種,而《極樂願文》的法門,則是不需要考慮了義與不了義,是真實可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的祈願圓滿,所以去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容易、很簡單,依靠阿彌陀佛的祈願圓滿,再加我們此生修持好上述四勝法門,西方極樂世界就一定可以到達,所以大家要好好努力行持。  經載:「火是涼快為可能,風是套栓亦能為,日月墜地皆可行,業力果報絕不爽。」因為因果不爽,基本上人都是因緣果報所顯,所以繩子有可能綁住風,太陽月亮也有可能墜入地面,火也有可能變成水,水也有可能變成火,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但是業力果報絕對是不爽的,所以我們身口意一定要行持善業,才有機會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若曾有懷疑也儘早改過,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隨意說說,這是阿彌陀佛在久遠劫之中祈願圓滿成功,無論誰修持念誦阿彌陀佛的聖號,觀想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一定有機會去西方極樂世界,造此願文的恰美仁波切,其母親、隨眾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連他的狗也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了。所以去西方極樂世界的真理一定是圓滿俱全,我們要好好地修持。 寂天菩薩云:「牟尼語無欺,後將見其德。」佛陀的教言是真實無欺的,因為佛是覺悟者。因為佛在三大阿僧祇劫之中行持難行能行,度化無數眾生的事業,已經開悟所有心的力量,盛開俱全廣大圓滿的智慧,因此釋迦如來的教言是一點也不用懷疑,要好好修持,持續行持,前進西方極樂淨土。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九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九  མི་སྐྱེ་དོགས་པའི་ཐེ་ཚོམ་གྱིས།། ལོ་གྲངས་ལྔ་བརྒྱའི་བར་དག་ཏུ།། 因疑不往生 於五百年中 ནང་དེར་བདེ་སྐྱིད་ལོངས་སྤྱོད་ལྡན།། སངས་རྒྱས་གསུང་ནི་ཐོས་ན་ཡང་།། 雖具樂受用 聽聞佛語聲 མེ་ཏོག་ཁ་ནི་མི་ཕྱེ་བས།། སངས་རྒྱས་ཞལ་མཇལ་ཕྱི་བའི་སྐྱོན།། 然花不綻放 延誤見佛顏 དེ་འདྲ་བདག་ལ་མི་འབྱུང་ཤོག། སྐྱེ་མ་ཐག་ཏུ་མེ་ཏོག་ཕྱེ།། 願我無此過 往生花即開 འོད་དཔག་མེད་པའི་ཞལ་མཐོང་ཤོག། 願見無量光  已經觀想西方極樂世界與西方三聖,身口意也行持善根,具足福德,如果行持這麼多以後,仍然懷疑阿彌陀佛會在淨土出現嗎?若有此懷疑,當到達阿彌陀佛的淨土時,五百年包覆在蓮花花苞裡不會綻放,而且也無法離開,還誤認為是在美好快樂的園苑裡享受,事實上蓮花花苞包住是無法親見阿彌陀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圓滿法相,此乃因懷疑所致。  在西方極樂淨土的蓮花裡化生,沒有我們人界的痛苦,連痛苦的名字也未曾聽聞,因為痛苦的因都已淨化了,諸如貪、瞋、痴、傲慢、嫉妒等一切苦都淨化了,四種力量都俱全了,祈願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已大圓滿了。  極樂淨土的蓮花裡雖沒有粗部的痛苦,但形同被包在珍寶花朵的監獄般,這都是因為心中存有懷疑所致,可見懷疑本身也是有很嚴重的過失。 如同我們縫衣針,若兩端都是尖尖的,是無法穿線縫衣服。懷疑就如同兩端都是尖尖的針,無法縫衣般。懷疑西方極樂世界是否存在,懷疑行持四種勝法真的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嗎?不斷懷疑,這種人行持世間法也是很難成功,更遑論是出世間法了。所以,我們想去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念佛觀想,一生積福行善,若還是抱持著如此懷疑的心態,則會在珍寶蓮花花苞般的監獄裡困住五百年,這不划算。  一生精進努力,卻因懷疑而毀壞,這不值得。若是我們用懷疑的心態去西方極樂世界,雖然可以聽見佛的法音,但是仍會被困在花苞裡,無法親見阿彌佛陀的莊嚴法相,也看不到廣大無邊十地境界中的菩薩們,更無法了解廣大無窮的佛法涵義,這將是非常可惜。 因為真正到達西方極樂世...

《極樂願文》四、發清淨祈願之十八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八  སྐྱེ་གནས་བཞི་ཡི་མཆོག་གྱུར་པ།། མེ་ཏོག་པདྨའི་སྙིང་པོ་ལ།། 四生中最勝 蓮花蕊中生 བརྫུས་ཏེ་སྐྱེ་བ་ལེན་པར་ཤོག། སྐད་ཅིག་ཉིད་ལ་ལུས་རྫོགས་ནས།། 願得化身生 剎那身圓滿 མཚན་དཔེ་ལྡན་པའི་ལུས་ཐོབ་ཤོག། 願獲相隨好  四生為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最殊勝的是化生之身,因為對母親沒傷害,對自己也沒傷害,在蓮花中化生最圓滿,剎那之間就會從蓮花的花蕊裡化現出來,無須過多的行持與安排就能化現。因為圓滿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究竟圓滿的蓮花化生會自然而然展現。  人往生以後,沒有了粗部的身體,細類的身體為什麼會突然產生呢?因為中陰身的身體是突然展現出來,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化生也是如此,主要是沒有色身物質形成的過程,只要一想便會自然出現。  此生如能圓滿行持進入西方極樂淨土的四勝法門之後,剎那之間即會化生於蓮花花蕊中,所以我們要觀想化生於蓮花的花蕊中,並在蓮花上跏趺而坐親見阿彌陀佛,這是多麼殊勝圓滿。  剎那間到達西方極樂淨土,從蓮花裡化現圓滿的身體,近似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等德相圓滿的化身,聽聞大乘阿彌陀佛的法門,融入阿彌陀佛無量遍照之光,獲得不可思議的加持。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七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七  དེ་རུ་སངས་རྒྱས་འོད་དཔག་མེད།། མངོན་སུམ་བཞགས་པའི་ཞལ་མཐོང་ནས།། 願面見彼剎 住世無量光 སྒྲིབ་པ་ཐམས་ཅད་དག་པར་ཤོག། 淨除諸罪障  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其身似須彌山,身上有紅寶石明燦的紅光如十萬個太陽遍照,展現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莊嚴德相。真實親見具足圓滿的阿彌陀佛,一親見後即已斷除墮入三惡道的因緣,淨化所知障及煩惱障,以及淨化前往淨土的障礙。  我們想要如此則需要在生存中陰時,穩固行持前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勝法門。第一是觀想西方極樂世界與西方三聖等等。第二是身口意行善累積福德資糧。第三是發廣大菩提心。第四是祈願圓滿(迴向)。總之,此四勝法門在現在的生存中陰就必須穩固行持。  若想到達西方極樂淨土,需具足深信不疑的信心,如此便很容易展現西方極樂淨土,因為你圓滿具足所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善緣,西方極樂世界便容易展現於現前。經載:「以願力和善法力得以往生極樂世界。」深信不疑的行持,祈願圓滿,善根增長,身口意業障越來越減少,八萬年裡都能親見阿彌陀佛,也可以聽聞阿彌陀佛的佛法。但若有懷疑,八萬年這樣長的時間裡,雖能聽到阿彌陀佛講法,但卻無法了解其義。  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後有二種狀況,一是親見阿彌陀佛現前聽聞佛法,另一是見不到阿彌陀佛,雖可聽聞佛法,但卻不解其義,如果對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所懷疑,就會出生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花苞裡,只能聽到佛講法的聲音。所以,我們要遠離懷疑的心,非常仔細地觀修西方極樂淨土的四勝法門,這是極為重要。  誹謗佛法者無法前去西方極樂淨土,因為善根的根處已經斷除,我們必須深信不疑,不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卻被包覆在蓮花花苞裡,祈願能立即親見德相圓滿的無量光佛,並聽聞妙顯具足的佛法,所以此生應精進行持四勝法門,淨化業障,增長善業。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六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六  ཆགས་ཞེན་འཁྲི་བ་ཀུན་བཅད་ནས།། བྱ་རྒོད་རྙི་ནས་ཐར་བ་བཞིན།། 願斷諸貪執 如鷲脫網羅 ནུབ་ཀྱི་ཕྱོགས་ཀྱི་ནམ་མཁའ་ལ།། འཇིག་རྟེན་ཁམས་ནི་གྲངས་མེད་པ།། 瞬間便越過 向西方空中 སྐད་ཅིག་ཡིད་ལ་བགྲོད་བྱས་ནས།། བདེ་བ་ཅན་དུ་ཕྱིན་པར་ཤོག། 無量世界剎 詣至極樂國  斷除貪執即應如鷲鳥被網捕捉般,當發現可脫逃時,會立即迅速飛離,同樣的,我們發願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心態也是如此,猶如在西方虛空之中飛翔的天鵝,或風中飄揚的白色哈達,如同大力士射箭一般,斷除一切貪執,立即速疾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往赴西方極樂世界需經過無數的世界,阿彌陀佛化現無量光佛的淨土,我們要祈願到達此極樂淨土。  前往西方極樂世界,色身肯定是到不了,但心識可以,心想去的地方,一想便可以立即到達。往赴西方極樂世界無法以物質般的身體來行持,可是內心的境界很容易到達極樂淨土,因為這猶如是睡醒一樣簡單。沒睡醒的時候,是娑婆世界;睡醒以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種證悟,因為開悟的一刹那間是很容易到達極樂淨土。  前已明確闡述要行持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勝法門,如觀想西方極樂世界、觀想主尊佛等等、身口意做善,累積福德資糧,特別是生圓次第的禪坐觀修。若無行持善業累積福德和生圓次第的禪坐觀修,想要到達極樂世界也是不容易。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五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五  ཐར་མེད་འཁོར་བའི་རྒྱ་མཚོ་ནས།། ཉེས་ཆེན་བཙོན་ནས་ཐར་བ་བཞིན།། 無解輪迴海 如罪犯脫獄 བདེ་བ་ཅན་གྱི་ཞིང་ཁམས་སུ།། ཕྱི་ལྟས་མེད་པར་འབྲོས་བར་ཤོག། 願義無反顧 趨往極樂剎  我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首先要遠離輪迴,因為在久遠輪迴的千萬億劫裡,我們如同輪迴苦海中的螞蟻般忙碌著,也宛如蛇一樣忙碌地行走著,亦猶如在輪迴的監獄裡,上至四無色天,下到金剛地獄之間,一直不停地輪迴著。如同困在玻璃瓶裡的蒼蠅一樣,飛至上層,猶如在天界;飛到中間,宛如到人界;飛至下層,好像在地獄道般。  意即瓶子未被開啟前,蒼蠅無法飛出去,猶如我們在三界之中輪迴,未曾離開過,也無法脫離,只能繼續幻浪於三界輪迴中。其根源就是有貪、瞋、痴等思想,因為此些思想一剎那也沒想要放掉、也沒想要淨化,反而越來越增長,所以永遠也無法脫離輪迴的苦海。總之,若能發願離開輪迴的苦海,就有機會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如同被關在監獄之人,九年來受著無數的痛苦,如果有一天能跑出去,必定奮不顧身努力往前跑,因為一心想脫離這監獄,結束苦命的日子。  我們想脫離三界六道輪迴的苦海,猶如罪犯義無反顧脫離監獄般,速疾奔往西方極樂世界的方向。我們要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根本上師、傳承祖師們、三主尊,中間阿彌陀佛,右邊觀世音菩薩,左邊大勢至菩薩,引領我們一起速疾前往極樂淨土,因此我們不執著、不貪婪輪迴,因為就算只是一點點貪婪,仍會墮入無邊的輪迴大海,可見有任何一點點貪婪及執著都要斷除。  往昔有位上師,一心想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快到時,看到他的法器快要掉下去,一時執著法器,瞬間便墮落世間,無法到達西方極樂淨土,所以應斷除貪戀與執著。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極樂願文》四、發清淨祈願之十四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四  龍樹菩薩曾說過:「如同某位繪畫師,描繪恐怖羅剎像,彼像令自生畏懼,輪迴患人亦復然。」畫家畫了一幅羅剎施害的像,反被自己的畫嚇到,因為畫得太真實。不具足智慧的人也是如此,自己一直說,最後自己嚇自己,這時已經來不及了。同樣的,若持續貪執做著很多的事情,最後真的碰到麻煩的事情,可能會無法收尾,不但進了監獄,甚至也會導致死亡,所以貪執是很可怕的。  因為輪迴世界的眾生太執著真實的存在,所以我們應瞭解世界一切的顯現皆空,三界有情的顯現皆空,其本體都是空性。無論是誰告訴你空性沒用,自己的心裡也要清楚瞭解世界一切皆空的真實意義,當身心分離的時候,最起碼要知道一切皆空。身心分離的時候,親眷帶不走,錢財帶不走,連最愛的身體也帶不走,所以重點就是,不可以讓貪婪的心無窮無盡地擴大。  很多國家有打擊貪腐的行動,這只是粗部的對治。若思想中有貪念,每天都不會幸福,應該要有滿足的心,如此才會多一些開心的機會。若總想著得到全部,才會開心,如此苦苦追求,是不容易得到快樂。 練習放棄得不到的東西,再捨離多餘的東西,這樣人生就簡單多了。簡單清楚的過日子,金錢財物等多餘的東西都可以捨離,東西夠用就好,心甘情願把東西送出去,減少雜七雜八的物品,簡簡單單過生活,這才是最幸福。每天行持一件好事,每天開開心心過生活、維持運動、適度飲食、享受簡單生活的美好,如此一來,活下去的本事都俱全了。我很早就說過這些,但越有錢的人越不聽話。要練習不貪執,要有滿足心,成功就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所以要加油。  不要如同這個畫家,畫羅剎越畫越恐怖,畫到把自己都嚇壞了。也就是說,我們所做所行要有滿足心,數十載的人生,已經努力過,然而歲月如昨日的夢境轉眼即逝,若換來的卻是擔心、傷心和壓力,這也是自己的貪執所造成,所以要有滿足的心,簡簡單單過生活是最好。  但是凡人無論擁有多少都不會滿足,因為貪婪的心就是出生在人界的源頭;瞋恨心是墮入地獄道的源頭;慳吝心是墮入餓鬼道的源頭;痴心是投生畜生道的源頭;傲慢心是投生天界的源頭;嫉妒心則是轉生阿修羅道的源頭。投生為人就是因為完全無法停下來貪婪的心,所以我們要謹慎因果、諸惡莫作。以上是以各種不同的面向來講述貪心和執著,大家要好好學習。 我經常說這世界是空性,但是誰都不相信,主因是不具足福報,也從來沒有想過空性的事情。...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三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三  ས་ཆ་ཡུལ་རིས་ཁང་ཁྱིམ་རྣམས།། རྨི་ལམ་ཡུལ་གྱི་ཁང་ཁྱིམ་ལྟར།། 故鄉屬地宅 猶如夢境宅 བདེན་པར་མ་གྲུབ་ཤེས་པར་ཤོག། 願知不成實  家庭亦如夢中的遊戲一般,無需執著。想想從小到大換過多少住處呢?無論是從轉輪聖王到一隻昆蟲的窩,都是變化無常,對家庭有再多的執著也是被無常所窘迫,意即田宅、家庭和財物等等,都是無常的景象。  如同往昔有一慳吝貪財的老太婆,因為貪執家裡的財物,死後投胎為家裡的一隻狗,日夜守護這個家,因其生前太喜歡家人及財物,所以投胎為狗來繼續守護。這雖與因緣相關,但也是慳吝、貪心太強的原因。上述這些宛如昨日夢中的顯現,沒有真實的存在,只是空性展現出來的遊戲而已,不起任何作用,所以不要執著假相,應知曉家庭、田宅、親友等等,都不是堅定穩固的存在。  雖說不要執著,但經常還是執著於當下的顯現。若有一天遇到飛機失事,或得癌症末期等身心即將分離之事時,內心自然會想到無常,之前所認定的一切原來是不起作用的東西。若能提前想到無常,即可有很多安排及練習的時間,亦可幫助降低無窮的貪心,且會懂得知足。因為有足夠吃得飽、穿得暖的金錢財物,一家人會活得開心滿足,這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所以我們應盡早做這樣的安排及打算。  世界上大部分之人,不分漢、藏、高原、平地等皆然,無論已擁有多少,都不滿足,仍然會拚命行持各式各樣的事情,最後身心都會衍生出很大的問題。一直以來我們都教導面對人事物不要心生貪婪執著,希望大家培養滿足的心,當下過得開心,多看他人的優點和善良,多看自己已擁有的房子、車子等等,隨喜這些人事物的優點,好好運用其優點,讓此保持下去,不要破壞,也不要突然擴大增加房子、車子等物質的享受,這些是沒有實義,意思是要你培養滿足的心。 現在叫你不要貪執財物與親友,也是不容易做到,但至少要記得,當我們身心分離的那一剎那時,身體躺在床上,醫生也救不了,親人圍繞在身旁哭著,此生所執著的一切都帶不走,再多的後悔也來不及。我們應該趁著現在還年輕,經常練習放下貪執,並無慚無愧地對父母盡孝,既然人已來到這世界,就不要做愧疚後悔的事情,多行持對解脫有幫助的事情,如果此生尚無法解脫,至少自己的思想是純淨的。  我們一直講勿對人事物執著,應視為...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二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二  我之前說過烏鴉或是禿鷹一樣的鳥類,飛到極高的虛空,是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但往下飛,越接近地面時,馬上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了,而且影子會一直跟隨著牠而不離。因果就是如此,我們現在也許看不到善惡果報,但並不代表沒有果報,如烏鴉和牠的影子如影隨行般,所以謹言慎行、謹慎因果是很重要的。  從古至今,貪財之徒所牽引的業障也是非常深重。不用說身為一個佛教徒,以做人的道理來說,中庸之道是最好。因為欲界的人要工作、要生活,不貪戀錢財是不太可能。但是過度追求、永不停止地追求錢財,人人都有可能碰到一些麻煩的問題,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傷害到自己,也傷害到很多眾生,所以我們不要因貪執而墮入蛇身。  以前有人因貪戀他人妻子的美色而行邪淫,結果自己被其丈夫所殺害,死後依然貪愛他邪淫的美女,最後變成貪執對象尿道裡的寄生蟲。也有些人對喜歡的女性太過貪戀,死後竟轉生成女性糞便裡的蟲,承受著無數無邊的痛苦。此皆為經文所載,因釋尊神通廣大講述這些因果故事。另有一則是生前互相愛戀的男女,死後也變成鬼魂互相糾纏。  我們應學習放下對親朋好友的執著,如同出家人對世間沒有任何的牽掛與執著般,因為你往生後也帶不走他們,他們也幫不了你,只能各走各的路,所以在身心分離之前,要遠離對所有親朋好友的執著,也要妥善處理財物分配。還有,劣友如同與凡孩一起相處般,非常辛苦,也應遠離。 此生的身體、財物、親情、友情等皆會顯現無常,有生必有死,積累的金錢財物也有可能用盡或失去,人與人的聚合、離別亦是如此,猶如我們此刻雖聚合於此聽法,結束後亦各自散去。  往昔印度的薩迦國王曾經權傾一時,然而最後也淪為階下囚,雖位處名聲利益之高位,但也有墮落消失的一日,因此《入菩薩行論》載:「任誰皆無常,實執貪愛戀。」應隨時有無常的觀念,於無常上多思惟。  為何要極為執著有常呢?瞭知一切顯現皆如昨日的夢境、夏天的彩虹,故而此生所有的人事物即如昨日的夢境一般,沒有真實存在過,只是因緣和合,可見無怙主凡夫眾生的世界,是沒有精髓。在凡夫世界中的珍貴修行人已經遠離世間八法,具足出離心,所以一剎那間也不會有貪婪與執著的念頭,我們應如是反覆思惟。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一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一  我們之前講到貪吃食物、貪戀親友等等,這些都是無常、如夢一樣幻想的續流,所以我們一剎那間也不要形成貪執。  這個故事前面也概略講過,以前有一個商人有一個裝著黃金的寶瓶,生前他沒用完黃金,就把這裝著黃金的寶瓶埋在地底下。由於他生前對黃金寶瓶的貪執,死後投胎轉生為一條毒蛇,一直徘徊在地底下,環繞在其生前所貪愛的寶瓶旁邊。  在日復一日的時間流逝中,整座城市都已毀滅不見了,牠仍然貪愛執著這個寶瓶,一世又一世輪迴成為毒蛇守護著黃金寶瓶。直到有一天,牠不想再執著寶瓶內的黃金,也不想生生世世投生為蛇,於是牠離開地底躲藏在草叢裡,等待有人來幫牠挖出這個黃金寶瓶供養僧眾,化解牠生生世世所有的業障。  毒蛇看到突然來了一個人,便說:「過來!過來!」這人循聲而來,看到是一條毒蛇,害怕被咬傷而不敢靠進,這個時候毒蛇說:「我想傷害你的話,你來或不來,我都可以傷害你,但是我不會傷害你,過來吧!」這人緩慢地走向毒蛇的旁邊,毒蛇說:「這地底下有一個裝著黃金的寶瓶,請你幫我挖出來供養僧眾。」 這個人按照指示把蛇放入一個箱子裡,便提著箱子到出家僧眾面前,這個人將裝在寶瓶裡的黃金用來購買鮮花、膳饈供養僧眾,箱子裡的蛇抬起頭來歡喜地聽法。後來此蛇轉生成為三十三天的天人,這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故事裡的一則「守金不捨墮蛇身」的故事。 我們若執著情器世界的一切,直到死亡來臨的那一刻也不放下執著,這是極為不好的,如同這個人貪執著寶瓶。特別是自己的身口意做出傷害他人,破壞其他人事物等等,這是不划算的。這條毒蛇是舍利弗過去生的某一世,而這位救蛇的人是釋迦牟尼佛成佛前的某一世,因為累世的因緣就一直幫助他,此生當中舍利弗拜釋迦牟尼佛為師,證得阿羅漢果位,因此釋迦牟尼佛不只在過去生幫助過舍利弗,在此生亦是如此利益他,這樣的故事是真實的存在。  「因果不爽」在很多佛典裡都有記載,無論是世間法或佛法都一樣,大家在因果方面要多加思惟。有因有果,有善因得善果,有惡因則得惡果,所以在因果不爽上面,我們要小心謹慎行持,不然就如同這則蛇的果報故事一樣。  之前有一位比丘非常喜歡他的缽,往生時,一直想著他的缽,結果在缽裡轉生為一條蛇,其他僧眾將此缽供養佛陀,佛在擦拭缽的時候,牠很生氣,便躲入樹林裡,噴出瞋恨的火燒毀樹林,最後心識立刻墮入地獄裡被火燃燒。  還有...

《極樂願文》四、發清淨祈願之十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  ཉེ་དུ་ཟས་ནོར་མཐུན་གྲོགས་རྣམས་།། མི་རྟག་སྒྱུ་མ་རྨི་ལམ་བཞིན།། 食財親友朋 無常如夢幻 ཆགས་ཞེན་སྤུ་ཙམ་མེད་པར་ཤོག། 願毫無貪戀  親戚朋友、食物、好友都是無常,所有的顯現猶如昨日的夢境、夏季的彩虹、水泡一般,應如是練習觀想。以前有一位老和尚買了一條牛腿放在柴房裡,他死了以後,執著這條牛腿,就變成寺廟中一個如牛腿般的鬼走來走去,狗群常常追逐這個如牛腿的鬼。正在閉關的巴智仁波切說:「這應該是老和尚因執著此肉而變成肉鬼。」於是便叫人取來牛腿燒成焦煙超度老和尚,之後這像牛腿的鬼就不再出現了。  有一個小孩子死了,一位上師超度他的時候,看到他的神識一直跑到牛場儲存酥油的桶子裡,原因是他生前很喜歡吃酥油,便命人將酥油取出做煙供以後,這小孩就得到解脫了,這些都是因為貪執食物所致。  之前瓦拉納西有一位商人,他做生意得到一筆黃金,放在一個寶瓶裡,深怕別人將它偷走,於是把寶瓶埋在地下,他死了以後,就變成一條蛇纏繞著這個寶瓶,這是對錢財的執著。 總結而言,應遠離輪迴世界,遠離人界裡一切財富的執著等等。從古至今我們一直換著不同生命形態的身體,屍骨堆積的高度超過須彌山,因為生死輪迴的時間太長了。在久遠輪迴裡流浪太久是不好的,我們要有出離心,具有遠離輪迴的觀念是很重要的。  臨終中陰時,應發願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祈願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八大菩薩都來到我的現前,拉著我的手引領至西方極樂淨土。這些都需要我們活著的時候、年輕的時候,如理如法地學習佛法,老太婆、老先生們都應融入佛法,正確進入佛法,就不會貪執這個世界,而能遠離輪迴。  現在是末法時期,有很多的障礙,眾生的心情也是上上下下、變來變去,今天學佛、明天可能又退失了,這是因為受到五濁惡世的影響,所以我們更要增加聽聞思考修持佛法的力量,讓自己頭上有個佛法的太陽,在如此陽光燦爛之下,自然就很開心,只要心中具足佛法,無論是有錢或沒錢,也都會很開心。  我們要發大願去西方極樂世界,先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佛菩薩及美境,還有身口意行持善業,再來是發菩提心,以及今天所講的祈願圓滿。  觀想阿彌陀佛的淨土,中間是無量光阿彌陀佛,左右是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以及如雲如海的菩薩...

《極樂願文》四、發清淨祈願之九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九  雖然此生出生在人界,但仍會遭逢生、老、病、死苦等等,末法濁世會出現很多特別的障礙。心情動盪不定,今天開心,明天可能不開心,今天心情輕鬆,明天可能又不行了等等。  在這五種濁世裡,人天的所有福報都猶如食用有毒之物,吃著吃著就沒有命,所以我們要如同見到有毒食物ㄧ般,心中生起懼怕貪執。  在末法濁世裡,要害怕人天的快樂,因為都是有漏、短暫的快樂,所以具有出離心和厭離的態度是很重要的。往昔巴燈阿底峽尊者曾說,魔鬼非常狡詐,讓眾生產生很多貪婪心,用貪婪心牽引眾生入魔,這也是末法時期的徵兆。  出家僧眾驕傲、自以為很厲害,這也會墮入有漏的世界,有的人看起來像學佛者,事實並沒有學到真正的佛法。有些修行人看起來持守戒律,事實上也許是戒律不俱全的人。有些修行者很睿智,通達很多文化與佛法,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事實上也有可能會墮入人界有漏的世界。有些人喜歡唱歌跳舞,生活很散亂的樣子,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如此浪費青春時光的人也有很多。  末法時期幾乎都是受惡友的影響,大人有大人的惡友,小孩有小孩的惡友,這樣的結果就是生活不好過。人界裡面沒有一個東西值得貪執,沒有一個物質值得希求,所以具有遠離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如果是在勝劫時代變成畜生道與在末法時期成為人,這兩者相較之下,還是勝劫時代的畜生道比較好,因為當時的畜生道心中具足善良,彼此之間互不傷害。  凡孩都把很多痛苦當作是快樂而執著,即使是天界和人界有漏的快樂,事實上也都是有限的快樂,所以如偈頌中所云:「願毫無貪求」,這點很重要,因為有漏的快樂都不值得追求。  往昔釋迦如來捨棄皇宮的一切,遠離金錢財物,最終證得究竟成佛的果位,獲得究竟金剛持的果位。凡人要不貪不執富有的東西,對於聞思修應該要越來越增加。還有鄔堅蓮花生大士也是捨棄皇宮與王位,我們應向祂們學習出離心。 在凡夫人界的輪迴裡,也要捨得放下財富,吃飽穿暖就行了。五、六十歲、七十歲以上之人,凡界裡的貪婪執著要少一點比較好,吃飽穿暖以後,要持續學習佛法,用清淨的心多行持佛法的事情。如果年輕時,沒有學習佛法,老了以後,就更不容易去學習,因為精進心會隨著年齡越來越下降,反之貪婪心卻會越來越增強,所以老了以後才要學習佛法是不容易的。我們應盡心盡力學習佛法,從自己的心情開始,看透這輪迴世界的一切,多增加出離心。  特別...

《極樂願文》四、發清淨祈願之八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八  མི་ནས་མི་རུ་སྐྱེ་ཆོག་ཀྱང་།། སྐྱེ་རྒ་ན་འཆི་གྲངས་མེད་མྱོང་།། 設使人轉人 受生老病死 དུས་ངན་སྙིགས་མར་བར་ཆད་མང་།། མི་དང་ལྷ་ཡི་བདེ་སྐྱིད་འདི།། 濁世違緣多 人天之安樂 དུག་དང་འདྲེས་པའི་ཟས་བཞིན་དུ།། འདོད་པ་སྤུ་ཙམ་མེད་པར་ཤོག། 猶如雜毒食 願毫無貪求  人生充滿生、老、病、死苦,以及追求金錢財物的辛苦,怕失去權利、金錢財物的苦,還有愛別離苦等等。其實沒有一個堅定穩固、恆長不變的苦樂,如同馬背癢時,馬迅速轉來轉去一樣,末法時期的人心,也是變來變去,同樣的,快樂、痛苦也是如此,所以我們要越來越增上無漏的快樂、佛法、相信三寶等等,也是很不容易。  末法時期人的思想、心術都不好,外在創造各式各樣的武器,如同世界裡有一個魔鬼展現出來,製造很多對眾生不利、破壞的事情,甚至遇到很多天災、地震、戰爭兵劫、飢餓貧困等四大不平和的事情,還有很多邊見者進入佛法央地等等,諸多不吉祥的事情都會出現,因此一直投生為人也不是很理想。  現在是濁世中的濁世,即五濁惡世,第一是煩惱濁世,眾生強大粗部的煩惱,貪瞋痴越來越強,貪心如滾石,瞋心如燃火,痴心如黑霾,這是煩惱濁世。 第二是壽命濁世,生命不長,過去的長壽者多,現在的長壽者少,因為心中雜念、壓力的窘迫太大,使得無法長壽,這是壽命濁世。  第三是見濁,濁世的見解影響了所有的思惟與行為,不真實的認為是真實,導致對錯不分,很多的見解都顛倒,如此顛倒的見解污染了所有的真理,認為此生以外沒有來世,努力追求現有的一切物質,認為物質以外沒有真理,這是太可怕的見解。認為此生以外,沒有可以希求的東西,過好這輩子就好了,全部的見解都放在追求這輩子的物質生活為主,如果認為沒有其他真實可以追求,這是非常可怕的見解。 在這種見解的控制下,一直追尋物質,最後物質圓滿了,為什麼還會有人跳樓自殺呢?就像有明星跳樓自殺,好像物質圓滿也沒有用,所以聽聞、思考、修持佛法,就是要對治見解濁世。  作為一個佛教徒要對治見解濁世,需要具足空性和緣起一如的見解,這點很重要,而不是以物質為主的思想,以為只要有了物質,就覺得一...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七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七  出家人為什麼這麼好呢?若是他們心中有出離心,這是正確的出家人。若只想著在人界裡做好事,但是心中沒有出離心的話,這也是不厲害的。可見出離心是非常珍貴,知道六道輪迴是苦海,才有遠離苦海的思想。如果沒有明瞭輪迴是苦海,仍會繼續在六道輪迴的幻浪裡輪轉下去。而要斷除輪迴的方法就是出離心,想要脫離六道輪迴,想要解脫去阿彌陀佛極樂淨土,變成大乘的修行勝道,如此到達阿彌陀佛的淨土是很容易的,也可以自由自在地選擇前往東方極樂世界等等,因為很多佛國的淨土都會示現出來。  你也可以神通廣大、心情輕鬆地前往各個淨土聽法之後,再回到西方極樂世界,而這些淨土都能展現出來的原因,就是先有想脫離輪迴的觀念。 有些人說輪迴是不錯,也許這些人是菩薩乘願再來,我們應該明瞭願力而來和業力而來二者是不一樣的。如果是願力而來,在六道輪迴裡是不會怕苦,如同天鵝在美麗的湖泊裡游泳般開心,所以願力而來的眾生來到這個世界,仍會幫助眾生解脫成佛,但若是惡業而來者,則是不好說的。可見我們要具足出離心,遠離六道輪迴的苦海,這點是很重要的。  《日扎魔王懺悔文》載,往昔我們於輪迴裡,所流的膿血、哭過的淚水等等,加起來比四大海還要多,還有我們於輪迴裡換過的身體,小至螞蟻、蚊子,大到大象等等,散落的骨頭、頭髮、手、腳等堆積起來的高度超過須彌山,經文和論述皆有此記載。 我們必須要知道輪迴的缺苦,如果不知道輪迴的缺苦,不會想要離開輪迴。總之《極樂願文》載述「惡趣苦難忍,人天樂無常,願生畏彼心,無始至今生,漫長漂輪迴,願生厭離心。」我們要知道輪迴的缺苦,要懼怕輪迴,從古至今,眾生一直在輪迴中流浪不息,無法結束輪迴,所以輪迴的業力一定要淨化。  有一位叫巴西(華傑比丘),他很懈怠、不精進,對於脫離輪迴的事情都沒有急於行持,於是目犍連尊者便帶他到海邊,爬上一座如石頭般且高大的山。這座高大的山遮蔽了太陽和月亮,山的倒影能遮蔽大海,使得海面全都變成一片漆黑。  巴西問:「這座是什麼山呢?」目犍連尊者說:「這是你往昔生生世世裡,從小至螞蟻到巨大的生命所散落的骨頭堆積而成的山,這些骨頭所堆疊的山,就像是一個眾生不斷輾轉於六道生死輪迴裡的過程。」 眾生在漫長的輪迴裡,一直不停地流浪,想要脫離輪迴必須要有出離心。出離心是不喜歡這個輪迴的世界,也不喜歡凡夫眾生的一切幻覺...

《極樂願文》四、發清淨祈願之六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六  《解脫勝道明燈》也載述餓鬼道之苦。以前有位菩薩卓星喜去餓鬼道,因為口渴便詢問有水嗎?但是餓鬼道的眾生連水的名字也沒有聽過,一直感受又餓又渴之苦,而墮入餓鬼道的原因即是慳吝心。還有畜生道也是痛苦無數,這就是三界裡的三惡道之苦。阿修羅道的眾生是爭鬥打殺不停息,而天界的天人則是有傲慢散亂之苦,所以六道輪迴是無處不苦。  若不知道輪迴皆苦,這是最大的愚痴,既然知道,仍不想離開六道輪迴,不想解脫之法,這更是愚痴。因此我們有想遠離六道輪迴的思想態度,這才是最主要。當聽到及看到六道輪迴之苦,願生起恐懼害怕,我懼怕輪迴的苦和苦因,所以要展現出想遠離輪迴的態度。若是不怕輪迴的苦,反而喜歡輪迴,則永遠無法生起害怕輪迴的態度。  三惡道的痛苦是窘迫無數,非常嚴重的,即便天界、人界也都沒有快樂,人界有生老病死四大苦。思惟明瞭這些痛苦,知道六道的眾生一切都是痛苦,知道一切都是幻覺,祈願我能永遠如是明瞭。  我們會認為天人都是快樂的,事實上連一天無漏的快樂都沒有過,而貪婪為主的人界裡,也沒有一件快樂的事情。遠離輪迴,即能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們這輩子沒有出生在地獄、餓鬼、畜生道裡,但是過去世投生在三惡道裡,一直輪轉幻浪很多次。  往昔佛陀的時代,有些不怕地獄的人,也有菩薩帶他們去地獄道的故事。我們要發願不出生在地獄、餓鬼、畜生道等三惡道,也不要在阿修羅道、人道、天道等善三道裡打混,而是要直接去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三界輪迴都是有漏的快樂,沒有真實的快樂,找不到無漏的快樂,因此我們要遠離六道輪迴的苦海,要聽聞思考修持佛法、行善積福德等等,要繼續往上前進到西方極樂世界與佛菩薩一起相融。  首先我們要明瞭輪迴是苦海,不然佛菩薩也無法救度我們。明瞭輪迴是苦以後,我們才會有想離開輪迴世界的想法,佛菩薩才能救度我們。如果你覺得人界是很圓滿的處所,天界的處所也是很開心,如果你有如此的想法,就不會生起想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動機,反而是喜歡在輪迴裡過生活。所以想去西方極樂世界,就要多多增加對六道輪迴的出離心。  輪迴的世界裡沒有一點點、一絲絲的快樂,連有漏的快樂也沒有。我們要厭惡輪迴、懼怕輪迴的苦,這種心態要展現出來。當有了遠離輪迴的想法,此生當中行持的方向才會正確,這樣就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機會。 如果城市裡的人、家庭裡的人,喜歡繼續輪...

《極樂願文》四、發清淨祈願之五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五  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མཆེད་བརྒྱད་ནི།། རྫུ་འཕྲུལ་སྟོབས་ཀྱིས་ནམ་མཁར་བྱོན།། 願八大菩薩 神力臨空中 བདེ་བ་ཅན་དུ་འགྲོ་བ་ཡི།། ལམ་སྟོན་ལམ་སྣ་འདྲེན་པར་ཤོག། 指示極樂道   接引往生也 臨終中陰時,有很多恐怖可怕的景象會展現出來,我們要祈請怙主阿彌陀佛,還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來牽引我們、接引我們,如此觀想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人快要面臨死亡中陰時,可怕的景象會一一展現出來,這時要觀想祈願西方三聖、八大菩薩等等,牽著我們的手,引領、接引我們前往西方極樂淨土,我們要如此觀想。  很多經文論述記載,「嗡瑪呢悲美吽 釋」這是觀音菩薩的心咒,是一切如來總體慈悲的化現,加「釋」是不錯的,藏傳佛教寧瑪派都會加「釋」,面對臨終中陰念誦「嗡瑪呢悲美吽」也是有的。  「釋」是種子字,「釋」展現出來是觀音菩薩,「阿」展現出來是金剛薩埵,加上種子字「釋」是近咒,遠咒是「嗡瑪呢悲美吽」,可以念誦「嗡瑪呢悲美吽 釋」,但習慣性念誦「嗡瑪呢悲美吽」也行,都差不多,一切都靠自心的觀想。  經論所載,念誦阿彌陀佛心咒時,也可以念觀音菩薩心咒,因為觀音菩薩也在,念誦心咒會有很多的功德利益。經由西方極樂世界的主尊無量光阿彌陀佛的加持利益,與自己的相信心、清淨心,以及自己熟悉的習氣等融體在一起時,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和八大菩薩都會來牽引,引領我們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如此懇求祈請是很重要的。  ངན་སོང་སྡུག་བསྔལ་བཟོད་གླགས་མེད།། ལྷ་མིའི་བདེ་སྐྱིད་མི་རྟག་འགྱུར།། 惡趣苦難忍 人天樂無常 དེ་ལ་སྐྲག་སེམས་སྐྱེ་བར་ཤོག། ཐོག་མ་མེད་ནས་ད་ལྟའི་བར།། 願生畏彼心 無始至今生 འཁོར་བ་འདི་ན་ཡུན་རེ་རིང་།། དེ་ལ་སྐྱོ་བ་སྐྱེ་བར་ཤོག། 漫長漂輪迴   願生厭離心 接著說到惡趣的苦,它是非常難忍,即忍受不了的痛苦,這苦是從哪裡來的呢?全是因為我們對輪迴非常執著而展現出來,這些輪迴執著的苦是往生西方極樂...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四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四  以前西藏草原上,有些人會殺肥肥胖胖的土撥鼠,有一個傳說,土撥鼠說,厲害的康巴漢子君子是不會殺牠的,因為牠太小了;技術比較差的人也是殺不了牠的,因為牠有很多對治的辦法,然而技巧中等之人卻能殺得了牠,因為以前有些藏人生活窮苦,土撥鼠的皮可以穿,肉可以吃。  有一位老人一生殺了很多土撥鼠,臨終中陰時,就見到很多土撥鼠,他一直叫喊殺掉這些土撥鼠,讓牠們滾開,這也是殺生的習氣所致,所以此生有什麼習氣,臨終中陰時就會展現出來。  有一個人一輩子縫衣服,臨終時,說著該件衣服應該要如何縫合,便作此姿勢而死,這也是一種習氣。一個生意人生前每天算帳,臨終時,也會一直算著自己有多少錢,這也是一種習氣。因此我們應該多練習究竟修持的方法,培養佛法的習氣。我的家鄉竹慶有一個修行人做了很多水供,死亡時,也是念著水供的咒語而往生。 還有一位格魯巴的修行人,他經常辯經,總是以寶瓶、瓶子、柱子等話題而辯論。一開始他們辯經是為了增加睿智,於是經常辯論寶瓶是有為法或是無為法? 有一回,有一群商人要前往拉薩,經過這一座寺廟,看見廟內有人為寶瓶和柱子一直在辯經,但是辯經的內容卻沒有深廣的佛法。一年以後,這群商人從拉薩返回,又路過這座寺廟,看見他們還在為寶瓶、柱子辯經,於是商人送給他們一人一個寶瓶,請他們不要吵了。  也有這樣喜愛辯經的人,他們就會在辯經之中往生,但是成就也不怎麼樣,因為他們辯經的方法不正確,沒有深廣佛法的力量,所以習氣就是如此。其實小朋友辯經是很好,可以增加瞭解佛法的名相,對邏輯思考也有幫助。總之,我們時時刻刻培養好的習氣是很重要的。  此生當中要遠離世間八法,不執著此生,要養成善的習氣。對於修行很好之人而言,死亡時,除了身體的痛苦以外,沒有其他很嚴重的事情,因為他能掌握自己的心情。然而修行不好的人死亡時,不僅身體痛,心的幻覺更痛,二者都會出現,身心一起的痛苦是非常不好,因為習氣幻覺續流的痛苦,會讓他很怕死、很不想死,但是到了此刻已經沒有機會了。  特別是心裡絲毫放不下親戚、朋友、金錢財物,但是這一切卻都帶不走。其實執著這些是很辛苦、很痛苦的,就如同一個死囚立即要被處死的痛苦般,心中放不下很多東西的執著,臨終時這種痛苦的感受都會顯現出來。 所以此生當中遇到一些金錢財物不見時,不要痛苦到底,明白這是有原因的,有過...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三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三  臨終中陰時,看到阿彌陀佛與比丘大阿羅漢眾及菩薩們都環繞著,如彩虹光蓬般,光束遍虛空盡法界,我們的心中及虛空都是西方三聖與菩薩隨眾等皆圍繞在自己的現前。祈願臨終時,觀想看到阿彌陀佛與比丘大阿羅漢眾,還有菩薩們皆環繞在自己的現前,祈願親見祂們,如此的祈願是很圓滿。  無論眾生是順緣具足或是違緣障礙重重,祈願所有眾生心相續的幻覺都淨化,一同前往西方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祈願阿彌陀佛引領我們一起前往西方極樂淨土。  臨終中陰時,我祈願看到阿彌陀佛,與現在我觀想阿彌陀佛的習氣,二者如同母子相會般互相融入。此時顯現的阿彌陀佛,其本體是法身如來,展現出來的是報身阿彌陀佛,和眾生所見到的化身釋迦牟尼佛,三身是一如而展現。  我們要在觀想中念誦阿彌陀佛心咒「嗡 阿彌牒瓦釋」,或是念誦「伏德越法界臻滅魔敵究竟圓滿之覺綻佛吉永勝無量光阿彌陀佛頂禮誠皈依」。特別是家人往生時,必須要念誦這些心咒或祈願文。  永遠要記得,你是藏傳佛教密法有緣之人,親戚朋友死的時候,記得要放佩帶解脫,這本佩帶解脫非常好,是我親自做的,是,連藏族人也都很歡喜,我之前發送很多佩帶解脫,你們也要多發送,不論是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只要有相信佛的人都可以送。  因為《佩帶解脫》記載,此生能遇見佩戴解脫是有緣者,生前佩帶著,死的時候連同遺體一起燒掉,就能脫離三惡道。一般人覺得往生時,能碰到一位上師或出家人修法,該有多好,如果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直接來到你的現前,不是更好嗎?現在你要觀想阿彌陀佛的樣貌,臨終中陰時,見到阿彌陀佛,如同母子相融的感覺,此時就會達成究竟解脫的真理,所以我們現在必須練習,讓它變成熟悉的習慣。  很多經文論述皆有記載,一切凡夫與生俱來的缺點和優點,最初的根源就是習慣和成熟的習氣。凡夫的好、壞、善、不善都是由於我們現在的習慣和習氣,同樣的,觀想阿彌陀佛也要養成習慣和習氣,所以要經常念誦及觀想。 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這兩尊佛,以及一切如來,在意境之中都是一體的,不只佛菩薩在意境之中是一體的,連佛法與佛也是一體的,修持時,以相續一同的方式來修,這是根器利者的修法方式。  凡夫眾生的一切根源都是習氣,既然習氣是如此重要,我們就應練習和熟悉好的習氣,如心方面觀想佛的習氣,語言方面念誦「嗡 阿彌牒瓦釋」或是「伏德越法界臻滅魔敵究竟圓滿之...

《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二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二  總之,當眼睛展現出看外境模糊等死亡徵兆時,很多惡的業力會展現出來,善的業力也會展現出來。一位善根具足的人,很多善的業力會展現出來,而一輩子不行善,惡的業力也會展現出來。  特別是惡業太重的人,當臨終到來且惡的業力展現出來時,身體會不舒服的一直顫抖,一直喊叫,糞便也會止不住地流出來等等,很多徵兆會顯現出來,這個時候,雖然心中有很多後悔,但是又捨不得這個世界,所以這些都不是很好的現象。  我有一個竅訣,如果死亡來臨時,心裡一定要準備好、安排好,大方把所有的東西都送人,全部安排得清清楚楚,全部留給家人或親戚朋友,心情輕輕鬆鬆的,不要把心卡住不通順。如果死亡突然來臨,要將所有的錢財物品等大方地布施出去。 從古至今,一個人死了,另一個人傷心而活不下去的情況,是少有的。大多數的生者在死者往生之後的七天,二十一天,最多四十九天就不會在意亡者了,因為還要繼續忙碌生活而漸漸淡忘亡者,所以臨終前不用擔心,不要掛念太多,總之,放下是很重要的。 西藏的俗話說:「睡覺之前,不要喝太多水;死亡時,不要說太多話。」所以不說話就是最好的。切記謹慎因果,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臨終時都會展現出來。惡業具足的人猶如心瘋掉一樣,很辛苦的,因此在往生前出現眼睛乾澀模糊、耳朵聽不到、身體感到沉重、虛弱不舒服等等,這些確定是往生的外在徵兆。  要練習熟悉內在的徵兆與外在的徵兆,內在的徵兆是地、水、火、風消融於法界,物歸原主了,身體的肉就是地,血就是水,氣就是風,溫度就是火,身體內所有的空間,例如鼻孔、肚子的空間都是空,四大、五大全部消融於法界,就像物歸原主一般,這一切都是內在的徵兆和外在的徵兆的組合。 人死的時候,才看得出一個人內在真正修行的真理,是否是位厲害的修行人,這很重要。  我們要思惟,天下有情都會死,因為有生,就有死,以正確的態度看待生死,對於打坐禪定究竟之人,面對生死都差不多是一樣的感覺,明瞭事實上沒有生,也沒有死,生死就像換個位子而已。有些人連死的名字都不敢聽,這樣是不好的。可見心中時時具有無常的觀念是很重要,誰具足圓滿無常的觀念,誰就有很多恆常的機會,這點要牢記。  為什麼具足無常的觀念,留在這個世界就有很多恆常的機會呢?因為你每天開心啊!想到自己現在還沒有無常,陽光燦爛下可以過得很開心,即使每天只飽食一餐而已,內...

《極樂願文》四、發清淨祈願之一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 四、發清淨祈願之一  བདག་དང་བདག་ལ་འབྲེལ་ཐོགས་ཀུན།། འདི་ནས་ཚེ་འཕོས་གྱུར་མ་ཐག། 與我結緣眾 願臨命終時 སྤྲུལ་པའི་སངས་རྒྱས་འོད་དཔག་མེད།། དགེ་སློང་དགེ་འདུན་འཁོར་གྱིས་བསྐོར།། 化身無量光 比丘僧眷繞 མདུན་དུ་མངོན་སུམ་འབྱོན་པར་ཤོག། དེ་མཐོང་ཡིད་དགའ་སྣང་བ་སྐྱིད།། 親臨吾等前 見彼心歡悅 ཤི་བའི་སྡུག་བསྔལ་མེད་པར་ཤོག། 無有死亡苦  若想在臨終中陰,親見阿彌陀佛,我們現在就要祈願,觀想西方淨土示現在自己的現前,西方極樂世界主尊三聖以及所有如雲如海的菩薩眾都在我的現前,要如是觀想。  《極樂願文》所造者恰美仁波切,以及他的母親、他的隨眾,甚至連他的狗,也都去了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他每天都如此念誦、祈願和修持。 我們要去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親友、怨敵、關係好壞所有的眾生都要一起帶往西方極樂世界,特別是和自己有佛法關連者、與我有緣者、曾經傷害過我、罵我、騙我、搶劫過我、病魔、妖道、施害等等,所有一切有緣的眾生,都一起帶往西方極樂淨土。 無論是善緣順緣具足的眾生,或是違緣傷害具足的眾生,都要一同帶往西方極樂淨土,因為我們是大乘修行人,一個都不留的共同去西方極樂淨土。特別是在愛我的人和恨我的人二擇一的話,菩薩一定會選擇恨我的人,優先帶往西方極樂世界。  所有愛我的人、恨我的人與善緣具足、違緣具足的每一個眾生都要帶往淨土,因為生死久遠輪迴裡,每一個眾生都曾當過我的父母,現在的敵人在過去生中也許是親人,現在黏得不得了的親人,也許過去生是仇人,因為冤親債主永遠脫離不開、糾纏到底,這些可能是過去世業力所形成的問題。  例如你有不聽話的小孩,也可能是你過去世違緣障礙的源頭,過去世你當過他的小孩,也許你欠過他,也許你跟他一樣做過同樣的業因。  世間的因緣果報是不定的,因為心識可以飄動的處所最大,六道輪迴眾生的心識漂泊在虛空世界裡,這些心識漂泊的時間不斷地延長、再延長,非常不容易,所以在這麼久遠劫的時間裡,我們要發起菩提心,祈願無論與我關係好壞的一切眾生,都能同等帶到西方極樂...

《極樂願文》三、發菩提心(下)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 三、發菩提心(下)  總之,菩提心的徵兆就是善良的心,一旦具足善根的心以後,顛倒的人生便可以扭轉回來,自己的心情也可以拉回正道,調整回正道,這就是善根的力量。倘若做了很多善業,人生卻遇到很多麻煩和辛苦的事情,金錢財物、身體健康出問題等等,會遭受這些苦都是因為業障太重了,此時應當明白,當此生的苦難都受完,來世就會圓滿。  因為因果業報所顯,所有的有情都很辛苦。雖然有些人的行為和說話,看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但事實上心中都離不開煩惱、離不開執著、離不開貪心,如此還是一樣的苦,所以我們要對其發起菩提心。  誰具有菩提心,便是被天界、人界護佑尊重的對象;誰有菩提心,他即是人中之王;誰有菩提心,他是人中最莊嚴之人;誰有菩提心,就是最善良的人,可見要時時刻刻練習、培養菩提心。  曾有一種說法,一位是受聲聞乘戒律而獲得解脫的人,另一位是得到菩薩乘戒律的人,因為破戒而下地獄,這兩者誰比較好呢?當然是後者,因為在地獄裡也具有發起菩提心的力量,總有一天業力會淨化,就不會再墮入地獄,所以發菩提心是很好的。菩薩的戒律與小乘的戒律二者相較,菩薩的戒律最為珍貴,發菩提心是最強的,它是成佛最究竟圓滿解脫之方道。 我們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原因,是因為阿彌陀佛祈願圓滿,在如海如雲的諸佛裡,祈願最圓滿的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容易去成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   去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三要是發菩提心,幫助所有有情速疾臻達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發菩提心就是要精進努力觀修和行持,這就是菩提心的精要。 再補充一點,菩提心就是自己發願所有的眾生都要一起到淨土,所以當你看到最煩人、最複雜的人在身旁時,對他發菩提心,也是不錯的,這點很重要。不對身旁周圍的人發菩提心,卻對遙遠地方的人發菩提心,這也是不容易。因為我們是意中觀想者,心不夠厲害,還是會碰到行為上的問題,所以菩提心就是如此重要。 總結而言,去西方極樂世界第一要是觀想淨土、觀想西方三聖等等,第二要是身口意行善累積福德資糧,第三要是發菩提心,第四要是祈願圓滿,也是迴向。若沒有迴向,善根無法保存;若沒有祈願,則去不了淨土。  祈願時,不是祈願自己一人去西方極樂世界,而是自他一切有情都要去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祈願圓滿,就是以菩提心為主的祈願。因為阿彌陀佛本身曾經在很多劫裡,在某尊...

《極樂願文》發菩提心(中)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 三、發菩提心(中)  菩提心是什麼呢?舉個例子,你破產了,你很傷心,有可能別人罵你、說你、打你等等,如果一直在傷心裡面輪轉下去,如此的心境是不好的。我講一個道理,你們仔細聽,明白了就不會出問題。  誰拿到錢都會開心,雖然你破產了,但是沒有影響,因為別人發財了,拿走錢的人有可能有家庭、家人等等,需要這筆錢,他拿到錢也很開心。只是對方拿走錢的方法不對,自己祈願心裡不恨他,希望他不要產生惡的業果,這筆錢希望能對他有所幫助。這樣想的時候,你當下就增加很多菩提心,所以苦悶糾葛的心情是可以調整的,我們每天的心情不要在痛苦和不開心上一直輪轉。既然這筆錢已經不見了,再多的痛苦也沒用,再多的抱怨也沒用。  我的這筆錢別人拿走了,不見了,要有大方的思惟,可能自己曾經在過去世中如他一樣拿過這筆錢,我藉這次機會還給他了,有這種大方的心態是一件好事,這種痛苦是有效果。 第二種想法,他拿走我這筆錢,我覺得什麼都沒有了,我好苦,親戚朋友都罵我,痛苦到極點,幾乎活不下去的感覺。這時候我要思惟,我現在的痛苦可以消除過去生生世世的業障,如此也有一種消業障的好處。  誰都喜歡錢,每一個人都喜歡,連小孩子也喜歡。得到錢的人都很快樂,失去錢的人都很痛苦,全看你自己如何看待。如果你是個聰明人的話,看簡單一點,就會過得去,錢沒有了,可以再賺,或沒有也行,即使再窮,去要飯也可以,但不要破壞自己心情上的菩提心,不要破壞善良的心,不要破壞勇敢的心,不要破壞自在的心,因為破壞這樣的心是不值得的。  談到錢的時候,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同感,都認為是在說自己,因為相信每個人都賠過錢。為什麼說沒有人是不賠錢的呢?因為貪心無窮,有貪心就會賠錢,沒有貪心就不會賠錢。 我一生當中沒有賠過什麼錢,以前沒錢時,不借錢就不賠錢,我再窮也不借錢。我有幾十塊錢就阿彌陀佛了,有幾百塊人民幣真的就覺得很開心,有兩百塊錢人民幣,心中就充滿歡喜了。沒有錢的時候,就吃糌粑、喝水,這是有效果的,不用向別人借錢。  別人向我借錢,心裡要先想好,如果他不還我錢,我可以接受,就當成是送給他,這樣我才借錢給他,他也許會還,也許不會還,要練習這樣的心態。損失錢的時候,要想到你的錢沒有白白浪費,心裡不要這麼悶,縱然有苦悶,也可以想這樣會消業。  心不苦悶的這種思惟,我們要想錢是人人都...

《極樂願文》 三、發菩提心(上)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 三、發菩提心(上)  接著開始講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三要。第一要是觀想極樂淨土、觀想西方三聖,以及念誦阿彌陀佛名號。第二要是身口意行善積福。第三要發菩提心,有菩提心才有機會去阿彌陀佛的淨土,無論是觀想和身口意行善積福,都需要以發菩提心才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也就是說,第一要的觀想及第二要行善積福,需有菩提心的助力,才會有廣大的力量。 菩提心和迴向,一是發起,一是分享,之前也說過有關菩提心的迴向。觀想我們的前方虛空有阿彌陀佛和一切諸佛、一切佛子,特別是上師金剛持阿藏珠巴法王等等,真實示現在我們的前方,得授菩薩戒之後,才可以發菩提心。 受菩薩戒時,首先要觀想前方阿彌陀佛、右邊觀世音菩薩、左邊大勢至菩薩、如雲如海的諸佛如來,以及所有傳承上師、自己的根本上師都在前方虛空之中。  我們要在所有諸佛菩薩、傳承根本上師的現前,發大乘的菩提心,「所有諸佛菩薩、傳承根本上師都是我的證人,我準備好要利益眾生,祢們都是證人,永遠加持我,懇求祢們賜予我菩薩戒。」需要如是觀想。 我們可以念誦《入菩薩行論》的偈頌受戒,「如昔諸如來,先發菩提心,菩薩諸學處,如次善安住,如是利有情,我發菩提心,所學諸學處,如次勤修學。」 也可以念誦此偈頌受戒,「諸佛正法勝僧珍貴眾,淨悟菩提直證吾皈依,以我布施行持福德以,為利眾生願臻達佛果。」或是念誦《隴千心髓前行》的皈依、發心偈頌,或念誦《內持明總集》的儀軌等等,以此受戒,而使心中產生無比的力量。最起碼「諸佛正法勝僧珍貴眾﹒﹒」這偈頌要念誦三遍,並觀想自己在諸佛如來的面前受菩薩戒。 或念誦「菩提心妙寶,未生令生起,已生勿退失,輾轉速增上。」這是《入菩薩行論》提到受菩薩戒的時候,願自己心中已經生起的菩提心永不退失、越來越増廣,未曾產生的菩提心能在自己的相續之中生起。每天如此行持是非常好的,每天修持《隴千心髓前行》的人就有增加菩提心的力量,若沒有念誦,也可以念誦皈依發心來受菩薩戒: 諸佛正法勝僧珍貴眾 淨悟菩提直證吾皈依 以我布施行持福德以 為利眾生願臻達佛果 或者念誦《入菩薩行論》的偈頌來受菩薩戒,令心中發起菩提心,這些都要行持出來。只有發菩提心不是重點,要讓心中生起菩提心才是最好的,自然生起的菩提心才是最珍貴的菩提心。特意發菩提心是有限的,但是未生起菩提心之前,還...

《極樂願文》 (五)迴向之六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五)迴向之六  想到達西方極樂淨土需修持四勝法門,第一是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境,觀想主尊阿彌陀佛,祂猶如是十萬顆太陽明燦的光,照射在如須彌山般高大的紅寶石山上,發出無量無邊的紅光。觀世音菩薩猶如十萬顆太陽明燦的光,照射在雪山上,發出無量無邊的白光。大勢至菩薩即是金剛手菩薩,猶如十萬顆太陽明燦的光,照射在藍寶石山上,發出無量無邊的藍光。主尊三聖,中間是阿彌陀佛,左右兩邊則是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主尊三聖存在於無量無邊的光芒中,周圍環繞著如雲如海的菩薩眾,皆以顯空無別的方式存在著,這即是藏傳佛教觀修的力量。  因為遠離物質的觀想是生起次第的力量,只有遠離實體的觀念和執著的心態之後,才能展現出究竟觀想的本領,所以藏傳佛教所教導的每一句話及儀軌所闡述的內容,都是以顯空無別的方式來觀想。  顯空無別是顯而空、空而顯,你現在觀想顯的時候,顯的一切就空了,觀想空的時候,空中就有顯的展現,二者永遠沒有離開過,此種顯而空、空而顯的道理是非常珍貴的。因為慧空才會有這樣的境界,一切都是智慧而顯現的世界,如此才有顯而空、空而顯的本領。其實正在顯現的不淨世界之本體是空性的,但是我們無法理解。  我們觀想時,西方淨土的主尊三聖和如雲如海的佛菩薩都是空而顯、顯而空的模樣,原因就是,阿彌陀佛的淨土都是智慧化現出來的遊戲顯現而已,不是立體形成的,不是畫出來的,也不是建蓋的建築物一樣,淨土中有如雲如海的佛菩薩,還有很多美好的美境,除了具足世間法所有有漏之快樂,還俱全超越有漏無數倍的無漏快樂。  進入阿彌陀佛的淨土,第一要觀想西方三聖,以及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但只有如此的行持尚且不夠,凡夫眾生的身口意還要透過行善來累積福德資糧,所以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二要便是行善積福,除了觀想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以外,還必須自己的身口意行持善業。  身口意行善的方法,就是經常念誦儀軌,同時行持禮拜、供養、懺悔、隨喜、請佛住世、常轉法輪、迴向等七支供養。身口意行持七支供養,有大禮拜、供養、懺悔、隨喜、請佛住世勿涅槃、請轉法輪、迴向,以及淨化各種惡業的方式,還有所有無間罪等內容,都已闡述清楚。關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二要,即身口意行善累積福德資糧,這部分已經講經完畢。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極樂願文》 (七)迴向之五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七)迴向之五 在佛陀時代有一個叫拉燦丹的人,他一個月中也學不會四句偈佛法。因為他前世慳吝心太強,雖然精通三藏,但是不講佛法,所以這輩子便學不會四句偈佛法,因此我們要如理如法地將佛法運用在心裡,特別是七支供養的行持。 從今天開始要行持七支供養,我們不可以只在條件具足的時候才做七支供養,學佛法條件不具足的時候,就不做,這樣是不行的。我們的思想中時時刻刻都要俱全佛法的觀念,因為生命中善根的力量就像閃電般瞬間即逝,不會經常出現的,反之惡業的力量、惡的違緣障礙,卻時時刻刻都很強大。  在律法的內容中提到:「應當速行善,制止罪業心,福德若耗盡,意將喜罪業。」我們應立即、立即行持善根之佛法;立即、立即消除、淨化惡業,若是將聽聞、思考、修持佛法或是增加福報、善根的事情一再延後的話,心自然會喜歡惡、變成惡。我們此生當中得到難得的人身,一定要累積福德資糧、淨化很多的業障,即使像須彌山一樣高的所有惡業,也可以懺悔淨化,因為善根的力量是很強的。  然而很多人形成了如須彌山一樣高的惡業,但是一點點都不想懺悔,也有人連芝麻小的善根也不想行持。他們只是一直做著世間法,不學佛法,既不懺悔惡業,也不增加善根累積福德,一生只忙於世間法,因此留給後代的財物只會增加麻煩。因為他們沒有教好兒女,所以父母老了以後,就將父母趕出家門,也有這樣不孝順的兒女。  如果你們自己沒有學佛法、沒有如理如法的做事情的話,往生的時候,希望兒女幫你們超度、掃墓,這樣的意義是不大的。此生當中自己沒有行持好,沒有教好自己的兒女,老的時候,他們就不孝順,死了以後,他們更不會孝順的。所以自己要好好修持佛法,帶給兒女、家人、身邊的人都有一個教法、證法的態度,要這樣來行持。  我們此生當中俱全聽聞、思考、修持佛法的真理,往生的時候,不需要央求他人,自己就可以救自己,如同在燃燒火的房子裡害怕被燒到,自己就要趕快逃離火宅一樣。我們在三界有漏的輪迴裡,無論多麼辛苦、多麼苦悶,都要多多行持佛法,俱全善根。即使是在開玩笑的念頭之中,也要有佛法的真理、空性的真理、禪坐的真理、利他的思想。 總之,我們這輩子要行持七支供養積累福德,要不停地增加廣大無窮的善根,要不停地淨化無數無邊的惡業,看到其他人做善根都要隨喜。我們不要做太多毫無意義的事情,在吃得飽、穿得暖的情況下,精進行持六度波羅蜜來修持佛...

《極樂願文》迴向之四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七)迴向之四  另外,我們一直從事翻譯,翻譯一些經文,可能現在的人不看我寫的文章,但是未來的人也許會看到。像孔子一樣,孔子到處周遊列國講學,也許有人認同,也許有人不認同,但最後他的儒家思想學說宣揚起來了。  像我們最近去的寺廟一樣,一個和尚在最初的時候也許只利益到少數的人。但是他現在利益到更多的人,引領很多人去寺廟拜佛、禪坐。人出生以後,重點是身口意要做好事,同時要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沒有必要苦到底。我們珍貴的身體是文武百尊一如的身體、具足諸佛如來的身體,這是不共究竟法門的說法。共同顯宗法門來說的話,我們的身體裡有本性,本性就是佛性,所以不可以虐待自己身體。但如果凡事以貪心為主,有無窮的貪念,不行持佛教的道路,每天只知享受,也是不好,所以要中庸之道,做好佛教的事情。  總之,可以講出四句佛法的內容是教法,將四句佛法的內容豐富的、清楚的觀想起來、禪坐起來,即是證法。 末法時期,佛教猶如太陽下山般快衰滅的時候,你們有責任把佛教抬起來、興盛起來。講四句佛法是教法,心裡觀想四句佛法的內容、禪坐是證法。這二者都俱全的話,你已經有本領守護佛教,此生的人身也有了究竟的意義。  行持佛教的事情不是看金錢財物的多寡,也不是看名聲利益的高低。佛教存在於自相續之中,所以佛教不需要有很高的名聲利益,也不需要有很多的金錢財物。顯然釋迦能仁的法教是最究竟,四句的佛法已經含括教法和證法的教導。  我們要以行善積褔來供養善知識,即使四句的佛法也要想辦法請法、聽法。自己對佛法要相信,善根要盡力行持,但是做的過程,若是為了擴大自己名聲利益,為了讓自己變有名而來行持佛教的事情,這是錯誤的觀念,如此的行持是不對的。  為什麼經常說現在是未法時期,佛教快要衰滅了呢?這不是指物質世界的寺廟要毀壞了,反而現在的寺廟是越蓋越大間,以前的寺廟是木頭蓋的,現在的寺廟都變成水泥蓋的,以前寺廟的屋頂都是土做的,現在寺廟的屋頂也許是黃金或是更高貴的材料所打造的。雖然佛教寺廟看起來沒有被毀壞,但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快要衰滅了,因為眾生剎那間的善根都沒有了。  現在的眾生生不起善根的思想、穩不住善根的正道、禪不起究竟的法道,一切行持都以煩惱思想為主,所以佛教容易衰滅。佛教的衰滅並不像一座城市毀滅一樣,變得空蕩蕩的或投了一個炸彈炸毀所有的人與房子。而是在末法時期裡的佛...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七)迴向之三  我經常說心想事成,是指在佛法上如理如法地行持,如果是凡夫的心想事成,則會很可怕的,因為消滅對方也是心想事成的一種。然而我們這裡說到的心想事成是如理如法的心想事成,我們要猶如菩提勝道一樣的如理如法的心想事成,想世間法一切圓滿,出世間法一切圓滿,解脫成佛的一切都圓滿了。  我們要用教法(講經佛法)來幫助眾生,用證法(自己證悟的部分)來增加自己的智慧、慈悲、力量以恆利眾生、守護佛教。現世我們先有長壽、健康、金錢財物等等,再幫助到所有有情眾生都能脫離苦海,圓滿解脫成佛的大事情,令人身都具足究竟的意義。  我們說到要守護佛教、弘揚佛教,《俱舍論》裡世親菩薩說:「佛法分二種,教法及證法,持教者唯有,說法與修法。」如來的法教即是教法和證法。持握者、講法者、修持者指的是什麼意思呢?講法是教法,持握、禪修即是證法。佛教圓滿、佛教永恆長久,佛教是教法及證法。佛教不是建築物,佛教不是商業活動,佛教並不是要擴大物質的世界,佛教就是教法和證法。  若有本事的話,應該要常常講法,講法可以幫助淨化眾生心中的黑暗,這有很大的功德;證法則是你證悟的善根。這四句偈頌裡講的就是教法。善根的行持、禪坐的修持,心裡獲得究竟的歡喜這是證法。你做了一件好事,好圓滿、很開心,這樣覺受的部分就叫證法,所以佛教是教法和證法以外,沒有其他。  教法是佛法的文字,如打講法的稿、校講法的稿都是教法。證法則是內心修持的力量展現出來,如世親菩薩所述般。佛教的教法要聽聞、佛教的教法要弘揚,證法要究竟,就需要禪坐,這二者是我們學習佛陀的後代者應做之事。  五加行具足教法和證法,你們念的《前行》,我已經先教導、解釋過,所以是先聽聞,然後再實修,在實修的過程是內心所獲得的,你們要邊念邊禪、邊念邊觀想,這觀想的部分就是證法,所以永不離開修持《前行》。  無論是寺廟規模的大小,附屬的寺廟有多少,或是擴大物質等事情,這些都不是佛教徒的行為。現在末法時期的人都不做教法和證法,會覺得很枯燥,可是卻一直發展物質的部分,好像挖一個坑,掉很多東西下去一樣,不停地募款。  如果生命能繼續延長下去的話,最好就是教法、證法,禪坐修行。我們的中心是教法的處所,持明精舍則是證法的處所,可以好好打坐。你們離開家裡七天,去持明精舍好好打坐是不錯的,不要太多人在一起,少數人去,可以告訴大家,自...

《極樂願文》 (七)迴向之一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鞥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七)迴向之一  འདིས་མཚོན་བདག་གི་དུས་གསུམ་དགེ་བ་རྣམས།། འགྲོ་བ་སེམས་ཅན་ཀུན་གྱི་དོན་དུ་བསྔོ།། 以此為主三世善 迴向一切諸有情 ཀུན་ཀྱང་བླ་མེད་བྱང་ཆུབ་མྱུར་ཐོབ་ནས།། མས་གསུམ་འཁོར་བ་དོང་ནས་སྤྲུགས་གྱུར་ཅིག།། 願皆速得無上果 根除三界之輪迴  現在開始講七支供養的第七支迴向,迴向是對治懷疑。我們要迴向已經行持的善根,身、語、意的善根,過去我們所做的善業、未來想做的善行、現在正在行持的善根全都在心裡想起來,迴向就如同我們送東西給他人一樣,過去所做的一切善、現在所做的一切善、未來所做的一切善,都聚在一起送給他人。一首好聽的道歌、很好的佛法翻譯、共修、閉關、讀書會等等,都有很大的功德,全部的善根都上抬在心裡,如此做迴向。  迴向給所有的有情,願他們結束幻覺的輪迴、證悟無上菩提,一切有情眾生都臻達無上菩提。證悟以後,連眾生、有情的名字也聽不到,全部都變成覺悟者、解脫者,三界所有有情都成為覺悟者。如同我拿一個袋子攪動般,將三界所有有情都攪得乾乾淨淨,全部臻達解脫果位。  偈頌說「動住」(藏文音),是在基礎上面攪動起來的意思。輪迴所有的顯現、輪迴所有的眾生,在基礎上面攪動起來,然後把他們全部送往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要將善根都迴向給他們。  《現觀莊嚴論》載:「發心為利他,欲求願菩提。」意即發心、迴向皆是為了眾生,為了要讓眾生證達解脫的果位、成佛的果位。迴向有很多種方式,主要的迴向是佛如何迴向、我也如是迴向,即我也如此學習佛陀迴向所有的善根。  我們不知道誰會先往生,生命是無常的、善根是永存的,所以要把全部的善根都迴向給過去的亡者,現在看到的人、恨我的人、罵我的人、愛我的人、護我的人全都要一起迴向。 迴向的對象是從喜歡你的人、不喜歡你的人開始,當你面對著皈依境做大禮拜的時候,觀想你的右邊是父親,左邊是母親,前方是我不喜歡的人。這些是佛教的真理精神,發心也是如此,大禮拜也是如此,迴向也是如此,這是佛教徒偉大的精神,因此我們要迴向給一生當中愛你的人、護你的人、喜歡你的人、不喜歡你的人、以及你碰到的人,甚至一次性碰到、聽到、看到的人...

《極樂願文》 (六)請佛住世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六)請佛住世  སངས་རྒྱས་བྱང་སེམས་བསྟན་འཛིན་དགེ་བའི་བཤེས།། མྱ་ངན་འདའ་བར་བཞེད་ཀུན་དེ་དག་ལ།། 於佛菩薩持教師 諸欲涅槃彼等前 མྱ་ངན་མི་འདའ་བཞུགས་པར་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祈請住世不涅槃  七支供養的第六支是請佛住世。對治邪見即是請佛住世,邪見是對佛沒有信心,我們對佛要生起非常強大的信心。誹謗佛法的對治是請法、請轉法輪;邪見的對治是請佛住世,祈請佛菩薩不要涅槃。釋迦牟尼佛想涅槃的時候,藝術家的兒子叫珍達,懇求佛不要涅槃,一直懇求佛,於是佛沒有立即涅槃,延長住世了三個月。  七支供養第一支頂禮是對治傲慢;第二支供養是對治慳吝;第三支懺悔是對治惡業;第四支隨喜是對治嫉妒;第五支請轉法輪是對治誹謗佛法;第六支請佛住世是對治邪見;第七支迴向是對治懷疑。  要特別清清楚楚地瞭解,以世俗諦來說的話,佛是顯現涅槃的樣子;但以勝義諦來說,佛從沒有涅槃過。諸佛、佛子菩薩、阿羅漢和善知識都是在凡界的輪迴裡顯現涅槃的樣子,我們要發心請佛、請菩薩、請善知識長住在這世界上,這就是請佛住世。請佛菩薩們在無數無邊的劫裡都不要涅槃,永遠長久住在這世界上。 佛顯現涅槃的樣子其實是為了讓眾生具有無常的觀念,如果眾生都在有常的範圍裡,那麼便不會迫切想學佛,也不會有太多的精進,會容易展現出很多散亂、懈怠的思想,所以佛就示現涅槃的樣子給眾生看,善知識也是如此示現。  阿藏珠巴法王也示現涅槃的樣子給眾生看,主要是教導眾生應具有無常的觀念。若是佛長久住世、菩薩長久住世、上師長久住世,眾生則不會有無常的觀念,學佛者就會耽誤學佛,不會迫切地修持佛法,所以佛要示現涅槃的原因就是如此。  請佛住世的原因是,末法時期的人們心胸狹窄、煩惱窘迫、誹謗善知識、誹謗師父、誹謗講法者,因此這些上師、善知識都不想住世,而想涅槃,但是想涅槃不是自殺,聖者、珍貴覺悟者、修行境界至高的上師、善知識,他們擁有生死自由。  我們曾經講過青海省同德縣的大圓滿上師財旺仁增飛走的故事,上師想涅槃就飛走了,想涅槃就涅槃了,他們擁有自心自由的境界。因為眾生顛倒而誹謗佛法,善知識住世弘揚佛法,他們所做所行、行持修持無不是為了利益眾生,但眾生無明不...

《極樂願文》轉法輪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五)轉法輪  ཕྱོགས་བཅུའི་འཇིག་རྟེན་རབ་འབྱམས་ཐམས་ཅད་ན།། རྫོགས་སངས་རྒྱས་ནས་རིང་པོར་མ་ལོན་པར།། 十方浩瀚世界中 圓滿正覺後不久 དེ་དག་རྣམས་ལ་ཆོས་ཀྱི་འཁོར་ལོ་ནི།། རྒྱ་ཆེན་མྱུར་དུ་བསྐོར་བར་བདག་གིས་བསྐུལ།། 我於彼等前祈請 迅速廣轉妙法輪 མངོན་ཤེས་ཐུགས་ཀྱིས་དེ་དོན་མཁྱེན་པར་གསོལ།། 佛以神通知彼義  以上的偈頌是七支供養的常轉法輪。常轉法輪的源頭,以顯宗法門來說,釋迦牟尼佛以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而究竟成佛,在密法裡佛早已究竟成佛,這是另外一個說明。佛陀在成佛之前,便於尼連禪河河畔苦修六年,之後在印度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發願說:「我在這裡禪坐,縱使我的肉體全都不見了、骨頭也都砸毀了,只要沒有證悟,我便永不起身離座。」 佛陀發願後就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打坐,在某一日凌晨時分,成就正等正覺,這過程中有很多的故事。佛陀在成佛以後,怕眾生聽不懂甚深的空性法門,廣大的十地五道法門,因為要講出很多顯現的境界是不容易的,所以不想講法,打算去樹林裡打坐一輩子,安住在究竟的境界中。  這時百施天王和大梵天前來請佛講法,這就是轉法輪的緣起。大梵天拿了黃金法輪,百施天王則拿了右旋法螺,一起前來祈請佛陀常轉法輪,我們亦應如此學習祈請十方一切如來講法。我們可以祈請這個世界或是另一個世界上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當祂們成佛之後不講佛法,想安住於究竟根本定中,應當祈請諸佛常轉法輪。還有遇到大菩薩、上師或善知識,都要到他們的現前,祈請其講法,一直向他們請法。  請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親自到達大菩薩、上師或善知識的現前請法聽法,另一種是觀想自己的身體化現成無數無邊的身體,進入十向自在的一切淨土裡,而諸佛如來也是無數無邊的存在,每一個身體都跑到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善知識的現前請法,這是觀想請法。  因為眾生無明,佛法是無害光明的解脫方法與道路,所以向祂們請法。為什麼要講法呢?為了一切有情脫離輪迴的苦海,得證究竟真實的佛果位,所以要講法。講的是「甚深」空性的法門、「廣大」十地五道一切淨土的法門,祈請常轉法輪,讓法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