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願文》 (五)迴向之六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五)迴向之六
想到達西方極樂淨土需修持四勝法門,第一是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境,觀想主尊阿彌陀佛,祂猶如是十萬顆太陽明燦的光,照射在如須彌山般高大的紅寶石山上,發出無量無邊的紅光。觀世音菩薩猶如十萬顆太陽明燦的光,照射在雪山上,發出無量無邊的白光。大勢至菩薩即是金剛手菩薩,猶如十萬顆太陽明燦的光,照射在藍寶石山上,發出無量無邊的藍光。主尊三聖,中間是阿彌陀佛,左右兩邊則是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主尊三聖存在於無量無邊的光芒中,周圍環繞著如雲如海的菩薩眾,皆以顯空無別的方式存在著,這即是藏傳佛教觀修的力量。
因為遠離物質的觀想是生起次第的力量,只有遠離實體的觀念和執著的心態之後,才能展現出究竟觀想的本領,所以藏傳佛教所教導的每一句話及儀軌所闡述的內容,都是以顯空無別的方式來觀想。
顯空無別是顯而空、空而顯,你現在觀想顯的時候,顯的一切就空了,觀想空的時候,空中就有顯的展現,二者永遠沒有離開過,此種顯而空、空而顯的道理是非常珍貴的。因為慧空才會有這樣的境界,一切都是智慧而顯現的世界,如此才有顯而空、空而顯的本領。其實正在顯現的不淨世界之本體是空性的,但是我們無法理解。
我們觀想時,西方淨土的主尊三聖和如雲如海的佛菩薩都是空而顯、顯而空的模樣,原因就是,阿彌陀佛的淨土都是智慧化現出來的遊戲顯現而已,不是立體形成的,不是畫出來的,也不是建蓋的建築物一樣,淨土中有如雲如海的佛菩薩,還有很多美好的美境,除了具足世間法所有有漏之快樂,還俱全超越有漏無數倍的無漏快樂。
進入阿彌陀佛的淨土,第一要觀想西方三聖,以及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但只有如此的行持尚且不夠,凡夫眾生的身口意還要透過行善來累積福德資糧,所以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二要便是行善積福,除了觀想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以外,還必須自己的身口意行持善業。
身口意行善的方法,就是經常念誦儀軌,同時行持禮拜、供養、懺悔、隨喜、請佛住世、常轉法輪、迴向等七支供養。身口意行持七支供養,有大禮拜、供養、懺悔、隨喜、請佛住世勿涅槃、請轉法輪、迴向,以及淨化各種惡業的方式,還有所有無間罪等內容,都已闡述清楚。關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二要,即身口意行善累積福德資糧,這部分已經講經完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