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願文》四、發清淨祈願之九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九 

雖然此生出生在人界,但仍會遭逢生、老、病、死苦等等,末法濁世會出現很多特別的障礙。心情動盪不定,今天開心,明天可能不開心,今天心情輕鬆,明天可能又不行了等等。 
在這五種濁世裡,人天的所有福報都猶如食用有毒之物,吃著吃著就沒有命,所以我們要如同見到有毒食物ㄧ般,心中生起懼怕貪執。 
在末法濁世裡,要害怕人天的快樂,因為都是有漏、短暫的快樂,所以具有出離心和厭離的態度是很重要的。往昔巴燈阿底峽尊者曾說,魔鬼非常狡詐,讓眾生產生很多貪婪心,用貪婪心牽引眾生入魔,這也是末法時期的徵兆。 
出家僧眾驕傲、自以為很厲害,這也會墮入有漏的世界,有的人看起來像學佛者,事實並沒有學到真正的佛法。有些修行人看起來持守戒律,事實上也許是戒律不俱全的人。有些修行者很睿智,通達很多文化與佛法,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事實上也有可能會墮入人界有漏的世界。有些人喜歡唱歌跳舞,生活很散亂的樣子,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如此浪費青春時光的人也有很多。 
末法時期幾乎都是受惡友的影響,大人有大人的惡友,小孩有小孩的惡友,這樣的結果就是生活不好過。人界裡面沒有一個東西值得貪執,沒有一個物質值得希求,所以具有遠離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如果是在勝劫時代變成畜生道與在末法時期成為人,這兩者相較之下,還是勝劫時代的畜生道比較好,因為當時的畜生道心中具足善良,彼此之間互不傷害。 
凡孩都把很多痛苦當作是快樂而執著,即使是天界和人界有漏的快樂,事實上也都是有限的快樂,所以如偈頌中所云:「願毫無貪求」,這點很重要,因為有漏的快樂都不值得追求。 
往昔釋迦如來捨棄皇宮的一切,遠離金錢財物,最終證得究竟成佛的果位,獲得究竟金剛持的果位。凡人要不貪不執富有的東西,對於聞思修應該要越來越增加。還有鄔堅蓮花生大士也是捨棄皇宮與王位,我們應向祂們學習出離心。 在凡夫人界的輪迴裡,也要捨得放下財富,吃飽穿暖就行了。五、六十歲、七十歲以上之人,凡界裡的貪婪執著要少一點比較好,吃飽穿暖以後,要持續學習佛法,用清淨的心多行持佛法的事情。如果年輕時,沒有學習佛法,老了以後,就更不容易去學習,因為精進心會隨著年齡越來越下降,反之貪婪心卻會越來越增強,所以老了以後才要學習佛法是不容易的。我們應盡心盡力學習佛法,從自己的心情開始,看透這輪迴世界的一切,多增加出離心。 
特別是二、三十歲的人更應學習佛法,無論是世間法也好、出世間法也好,趁早學習成功的機率會高一點。當下俱全真正的佛法,這樣多多少少會增加佛法的真理,修行的程度便會提高。而具足金錢財物的人,應多一點滿足心,如此便會有很多開心的機會,總之,圓滿臻達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需要如此來行持。
 鄔堅蓮花生大士捨棄恩扎伯德王宮的王位,釋迦牟尼佛也是捨棄王宮王位、金錢財物,都是為了度化一切有情,走向成佛之路,我們應該向祂們學習與練習不貪執現世的一切。 
同時我們也要滿足開心現有的一切,不要一副不滿足的樣子,這樣會每天都不開心,太不值得。對於一些得不到的東西,就像一個小孩子拚命往上跳,為了要拿到太陽一樣,然而這是永遠都不可能做到的事。雖然說有些事情仍要努力,不努力是不行,因為是欲界之人,很難放下貪婪與欲望,但是有些事情就算如何努力也是無用,所以我們應具有中庸之道的思想,多多學習佛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