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二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十二 

我之前說過烏鴉或是禿鷹一樣的鳥類,飛到極高的虛空,是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但往下飛,越接近地面時,馬上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了,而且影子會一直跟隨著牠而不離。因果就是如此,我們現在也許看不到善惡果報,但並不代表沒有果報,如烏鴉和牠的影子如影隨行般,所以謹言慎行、謹慎因果是很重要的。
 從古至今,貪財之徒所牽引的業障也是非常深重。不用說身為一個佛教徒,以做人的道理來說,中庸之道是最好。因為欲界的人要工作、要生活,不貪戀錢財是不太可能。但是過度追求、永不停止地追求錢財,人人都有可能碰到一些麻煩的問題,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傷害到自己,也傷害到很多眾生,所以我們不要因貪執而墮入蛇身。 
以前有人因貪戀他人妻子的美色而行邪淫,結果自己被其丈夫所殺害,死後依然貪愛他邪淫的美女,最後變成貪執對象尿道裡的寄生蟲。也有些人對喜歡的女性太過貪戀,死後竟轉生成女性糞便裡的蟲,承受著無數無邊的痛苦。此皆為經文所載,因釋尊神通廣大講述這些因果故事。另有一則是生前互相愛戀的男女,死後也變成鬼魂互相糾纏。 
我們應學習放下對親朋好友的執著,如同出家人對世間沒有任何的牽掛與執著般,因為你往生後也帶不走他們,他們也幫不了你,只能各走各的路,所以在身心分離之前,要遠離對所有親朋好友的執著,也要妥善處理財物分配。還有,劣友如同與凡孩一起相處般,非常辛苦,也應遠離。 此生的身體、財物、親情、友情等皆會顯現無常,有生必有死,積累的金錢財物也有可能用盡或失去,人與人的聚合、離別亦是如此,猶如我們此刻雖聚合於此聽法,結束後亦各自散去。 
往昔印度的薩迦國王曾經權傾一時,然而最後也淪為階下囚,雖位處名聲利益之高位,但也有墮落消失的一日,因此《入菩薩行論》載:「任誰皆無常,實執貪愛戀。」應隨時有無常的觀念,於無常上多思惟。 
為何要極為執著有常呢?瞭知一切顯現皆如昨日的夢境、夏天的彩虹,故而此生所有的人事物即如昨日的夢境一般,沒有真實存在過,只是因緣和合,可見無怙主凡夫眾生的世界,是沒有精髓。在凡夫世界中的珍貴修行人已經遠離世間八法,具足出離心,所以一剎那間也不會有貪婪與執著的念頭,我們應如是反覆思惟。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7月18日

《極樂願文》 2.12懺悔未知自性罪之一

གླིང་ལྔ་མཚོ་བཞིས་རི་མོར་དོད་པའི་མཐུན་སྣང་གོ་ལ་ཟླུམ་པོའི་རྩེ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