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願文》 隨喜之十四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隨喜之十四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曾到一個非常富有的人家裡,富有的人供養佛陀最好的食物。旁邊有一個窮人問佛陀:「可以給我食物好嗎?」佛陀說:「你先說不要,我才會給你,你一直說要、要、要,生生世世裡都是如此貪得無厭,所以你好辛苦呀!這是你為什麼貧窮的原因。你先跟我說不要,我就會給你。」然後窮人說了「不要」以後,佛陀就把全部的食物都給他了。 給孤獨長者看到佛陀的缽裡沒有食物吃,便覺得不妥,因此長者以一千兩黃金向窮人買回食物供養佛陀。原因是這位窮人說了「不要」,如此的滿足心所致的功德。 這時給孤獨長者請示佛陀:「為什麼要教窮人說『不要』呢?」佛陀回答說:「這個人生生世世裡永遠沒有滿足過,一直一直要東西。無論是誰給他東西,從來都沒有說過『不要』。生生世世都想貪小便宜,一直練習要東西,所以生生世世裡都轉生成窮人。這次他說不要,練習成功了「不要」東西,所以他得到了一千兩黃金。」在未來的山部佛出世的時代裡,方種下解脫的種子。 我們可以吃得飽、穿得暖就應該要滿足,無論是在家或出家都要有如此的心態。有了滿足的心,大好事便會發生,沒有滿足的心,大壞事就會來臨。 現在講述「修持慈悲」。對於殺父仇人我們不要有瞋恨心,不要恨他,要用慈悲的力量來愛護他。殺父仇人在過去生生世世裡,由於貧窮困苦而產生很多痴心,不斷行持很多惡業,以致得到惡果,我們要可憐他,對他多發起慈悲心。這樣發一次慈悲心的功德是廣大無量無邊的。 經載:「生一慈悲心,較施諸眾勝。」布施很多物品給一切眾生和發一次慈悲心的功德相較之下,發一次慈悲心的功德力量比較大,所以有慈悲心,人生是最好過的。一個人破壞我所有的人事物,但我用慈悲心來慈悲他的時候,自己也釋懷,日子可以過得很開心,加上沒有對他做出任何不好的事情,他也可以很開心。慈悲心是佛教特有的精神,這不同於其他善心,所以慈悲心的功德就是這麼的大。 最後是「行正法」,一旦業果成熟以後,惡業果報就會顯現出來,千萬不要有太多的惡念惡行,因為會有痛苦無數的惡果,所以要有謹慎因果的觀念,要多多增長善念善行,也必須多多練習善惡取捨的判斷力。只要練習成功的話,就會有廣大無邊的功德,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如果能做到謹慎因果,不但你此生幸福,連來世也幸福,要切記!另外,佛陀也親口說:「對佛法、對正法熟悉者、習氣深者,會永遠得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