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3的文章

《普賢上師言教》皈依功德(上)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皈依功德(上)     皈依是一切佛法的基礎,任誰一皈依即種下解脫的種子,不善之惡業越來越遠離,善根悉全越來越增長。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源,一切功德的源頭,現世善神護法眾護佑,心想事成。時時刻刻皆永不離三寶的顯現,生生世世憶持三寶不忘失,此生獲得快樂,最終亦能臻達如來佛的果位等無量無邊皈依的功德,聖宣。 皈依七十頌載: 戒律各個皆可得         皈依無有即無獲  如述般     外在出家戒的比丘、沙彌等別解脫戒,一切戒律悉全依靠皈依,皈依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大乘發起菩提心、密乘金剛次第的灌頂等之前必須俱全正確的皈依,甚至僅受持一日八關齋戒的修淨,在此之前無有皈依,亦是不可,所以一切戒律的根基是皈依。     知曉三寶的功德而生起信心皈依,即獲得皈依的功德,此無須多說,或僅耳朵聽聞如來佛的名號,或與佛身、佛言、佛意的皈境上連結微許善緣,亦將於自相續之中播下解脫種子,最終獲得究竟涅槃的果位。 律藏載: 往昔曾有一頭豬被狗追趕,無意中轉繞佛塔三匝, 由此之因,牠們二者自相續之中播下解脫的種子,聖宣。     此外,另有一尊泥塑小佛像擦擦令三人成就佛果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看到一尊擦擦在路邊,心想:「若這尊擦擦這樣放置在此處,下雨的時候,應該會被雨毀壞,我應該想辦法保護它,不讓它被毀壞。」於是他撿起一旁破爛的鞋子,把它蓋上。     隨後有一人經過,心中思忖:「這佛像擦擦上蓋了這麼不淨的鞋子,實在不好。」於是他將鞋子拿掉,蓋鞋子與拿掉鞋子的兩人都有清淨心形成的好思想,最後兩人於後世皆同樣獲得人天樂果的王位。 聖宣: 善意以鞋蓋 置於能仁頂 另人扔棄彼         兩人得王位  如述般     最初造擦擦者、再者蓋鞋子的人與最後移開鞋子的人,三者咸得到王位等人天上三道樂趣的樂果,最終亦播下究竟解脫的種子,且逐步朝向成佛果位。     皈依三寶能永離惡業,而且以相信的信心來皈依三寶,則可減輕與淨化往昔所造作的惡業,且因三寶的加持於自相續之中產生,故自己的心續顯現皆轉變為善,而不會再造作惡業。     譬如佛經中曾載述,無生敵國王(阿闍世王)殺害父親,後來誠心皈依三寶,死後僅在地獄承受七天的痛苦即解脫。提婆達多(天施)造作三種無間罪,活活被地獄烈火燃燒時,才誠心相信如來佛,遂大聲呼喊:「我至心徹骨堅定相信皈依佛。」以此因緣,提婆達多成

《普賢上師言教》皈依戒律(下)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皈依戒律(下) 對他人闡述皈依之好處以接引他人皈依,令自己與他人此生來世信靠上師稀貴皈寶,對三寶非常有信心,相信三寶如是皈依。     睡覺時,觀想皈境的一切壇城於心間,心持握著再入睡。若無法仔細觀想時,可觀想上師及三寶悉皆對自己大慈大悲引領,且真實悉於自己的頭頂及枕邊,如是思惟,以清淨心相信三寶及憶念不離三寶的情況下入睡。     飲食時,喉間觀想三寶,以一切飲食味道供養,或所持用悉全淨鮮來供養三寶,如是思惟觀修。     等同穿著新衣時,自己未穿前,於虛空中展示一下,以供養三寶,供養以後,思惟此乃三寶加持賜允吾,如是思惟再穿上新衣。     外在世界所顯現一切令人悅意的物品,如花卉、園苑、清澈無染的流水、華麗的房宅、翠綠的樹林、豐碩的財富、富廣的受用、莊嚴貌美的男女等自心所貪著的一切,所看到及想到皆供養稀貴三寶,如是思惟。     汲水時,先以手指沾水於空中三彈指,以供新供養三寶,而後將水盛入容器。     當自己獲得快樂、名聲等各種好處時,皆思惟這是三寶的加持,悉全供養三寶,並以清淨心行持。凡頂禮、供養、觀修本尊、修誦咒語等,行持一切善根時皆供養三寶且迴向眾生。     每逢十五日、三十日等六殊勝日盡力修持供養皈境三寶不中斷,無論快樂或痛苦出現時,時時刻刻皈依三寶、憶念三寶不忘失。     如是修持,當睡夢中出現恐怖可怕的夢境時,即能念誦皈依偈頌且憶念祈求三寶護佑,因修持皈依極為熟悉練習,故中陰身亦能憶念持誦皈依。總結而言,入解脫勝道之內教覺綻佛跟隨者應深信三寶,縱遇命難亦不捨棄皈依與皈依戒而修持。     往昔印度有一位在家修行者被外道綁架擄走,外道對他說:「若你放棄皈依三寶,我們就不殺你,若你不捨棄皈依三寶,就會殺死你。」此居士回應:「我僅能言詞口語上說放棄皈依,但內心永遠不會放棄皈依三寶。」這位居士遂被外道殺害,吾等實應需要做到如此,因皈依的本質是相信,皈依需要非常的相信。若捨離皈依三寶,則無論修持如何深刻珍貴的佛法,亦無法入進內佛教之中,因已無有皈依。 阿底峽尊者云: 內佛教與外道以皈依與否而分 所述般     有些外道也極為謹慎持守不造不善的業力,加上修持某些神、修習脈風等而獲得共同成就,但因不知皈依三寶,故無法步上解脫道路而無法從輪迴脫離。     巴登阿底峽尊者說:「顯密一切佛法如海般,我已全部通曉,一皆

《普賢上師言教》皈依戒律(上)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皈依戒律(上)     首有捨離三、修持三、相同三。     捨離三:皈依佛以後,對輪迴之中漂泊的普通凡界威神等不行皈依、頂禮。例如梵天的神、自在天的神、遍入天的神等天神、地方神、土地神等世間具力鬼神等,因彼等亦未能從輪迴痛苦中真正解脫。     皈依法後,應遠離傷害眾生之事,竭力保護眾生,並精勤守護三門,即使在夢中也不能做傷害眾生之事,應懺悔與守戒。     對僧眾皈依以後,邊臺者(外道)不隨共,外道乃對永勝佛教導師圓滿的覺綻如來與自己上師無有信心之見行顛倒者。     在西藏雪域雖然沒有真正的外道,但批評侮辱上師、詆毀污蔑佛法以及誹謗甚深密法,此等人的言行如同外道一般,應避免與彼等相處。     修持三:皈依佛後,破損之皈境佛像亦需生起殷誠相信稀貴真實之如來佛,以頭頂戴,安置淨處,以清淨心敬視之。     皈依法以後,勝法文字乃至一字亦需生起殷誠相信稀貴真實之佛法,頂戴供養,以真實佛法清淨敬視之。     對僧眾皈依以後,連僧眾的黃色衣服也不跨越,黃碎布亦足不踩踏、不輕視,對僧眾真確的相信,恭敬頂戴,安置淨處,信心清淨敬視之。     相同三:現今教導自己了解取捨之善知識上師,視之如稀貴如來佛真實相信,亦不踏越其身影,盡力侍奉、禮敬。     對珍貴上師所言的一切言教,生起真正珍貴佛法一樣的思惟,皆奉守遵循而行持,縱然一字聖言亦不違逆抗拒。     上師之隨眾與弟子皆是自己的解脫勝友,如稀貴真實僧眾般相信,身語意禮敬,不欺負、不輕視,剎那之間亦不為不敬之事。     特別是密乘金剛覺階,主要皈境為上師,上師身體為僧眾,上師的語言為佛法,上師的意為如來佛,即三寶皈境總集之本體,上師一切所行皆觀為妙吉,如是殷切肯定益加相信,剜心透骨您知之相信,恆時盡力祈請。     倘若自己之身語意三門所行令上師意憂傷,等同一切皈境總集皆同時捨離,故徹心入骨極為肯確地令上師悅意之方法,應時時刻刻盡力行持。吾一切如何,上師您知!此非口說而已,任何樂苦、好壞、病痛、苦難與憂傷何者出現時,皆思惟是稀貴上師大悲之加持,以此悟達智慧而道修學習。     舉凡此生凡界之安樂與善根,如同炎夏酷熱中微微涼風輕拂,亦是如來佛之大悲加持,等同自相續中剎那生起一絲善根亦是唯一上師如來佛加持之力量。 入菩薩行論載: 猶如暗夜黑雲遍滿覆 剎那閃電偶然展現般 等同如來

《普賢上師言教》如何皈依(下)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如何皈依(下) 此些悉全之空隙裡智慧與事業行持的護法誓者如海般盈滿,父續護法眾面朝外,表徵成辦事業與保護修持菩提正法,並能排除違緣障礙及遣阻外障進入內在事業。母續護法眾面朝內,表徵獲得內在的一切成就且不散失於外之事業。     所有皈境眾為救度之大導師,智慧慈悲力量三者之功德無量無邊,以慈愛引領、救護吾等所有眾生,其身色之光遍照無量無邊,真實住此般觀想。     此生父親於自己右側,此生的母親於左側,前方為自己厭憎的仇敵及施害的魔二者為首所圍繞之三界輪迴的一切眾生,覆滿大地如盛大聚會般悉全合掌,自他皆同心以身體真實恭敬頂禮,或意頂禮,語言禮敬念誦皈依偈,意禮敬自今而至終究淨悟菩提之間,無論置於高位或低位、樂苦、好壞、病痛,上師為引領之怙主,三寶您知、您以外無有其他救護怙主與皈境。     從今日始至成佛淨悟菩提之慧髓悟達之前,成辦諸事皆不與父母親詢問商量,亦不自作主張,全然依靠上師三寶仁波切您知,悉全供養您,勤行專修祈請您,唯一您知之思惟猛烈希求生起強大信心,以此觀修。     以猛烈堅定的信心,念誦皈依四句偈,需以覺察憶持不放逸中修持: 稀貴三真覺臻三根本 脈風明點純質淨悟心 元性自性悲王勝壇城 菩提髓間達證恆皈依     每一定時座間盡心修持念誦此皈依偈,至少圓滿十萬遍,若未達圓滿此數前,應定時修持完成,而平日亦應長期念誦修持皈依偈,普通人皈依與十萬拜可同時修持,長時覺察憶持中,下述般道修學習。     皈依時觀想父母於兩側,敵魔於前方,為何敵魔比父母還重要?此修持之因乃我等是入門大乘之修行漏者,無量無邊的眾生悉全皆是慈悲的對象,應以平等捨無量心觀修,尤其更能獲得圓滿廣大之福德資糧,進而積累一切不耗損之善業,此即敵魔比父母重要的原因,故修持忍辱乃極為重要。     若無有生起瞋心的對境,對誰修持忍辱呢?所說般。仇敵與魔二者對自己造作傷害,方能修持忍辱苦行。若仔細研究,以佛法的角度而言,父母與敵魔相較,仇敵與魔的恩德比較大。父母大多教養滅依世界裡追求此生利益的思想與手段,以及一直教導行持未來無法從三惡道解脫的方法,由此而知父母的恩德並非如表面上那麼偉大。     反觀,仇敵與魔為何對吾等具有恩德呢?因其造作顛倒的違緣逆境,成為修持忍辱的對境,種種障難迫使自己掙脫輪迴的纏縛,逼使我等遠離財富受用,而財富與受用正是一切痛苦的根

《普賢上師言教》如何皈依(上)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如何皈依(上)     共乘皈依:皈依三寶,虔誠依止如來佛為導師、佛法為道路、僧眾為修道之助伴。     不共密乘派皈依:三門供養上師、依止本尊、空行為助伴,以此而皈依。     尊勝方便金剛髓派皈依:脈淨依化身,風純化報身,明點覺潔成法身之清淨速道而皈依。     究竟本性金剛乘之皈依:皈境貴意續之勝慧三身無別的本貌,體性空、自性明、大悲遍滿,自相續中修持證達,入此境界熟練中皈依。     此有世俗諦及勝義諦二種,首先言,觀想己之住處極為廣大寬坦,以各式珍寶所造之清淨剎土,其位端坐柔軟舒適,起座後迅速復原,美麗心喜,平坦光滑如銅鏡,無有高低不平的山丘、窪地。剎土諸多莊嚴具足之中,於己正前方觀想一棵具有五枝幹的如意寶樹,枝繁葉茂、百花齊放、果實纍纍、豐碩圓滿,朝各方虛空生長,枝幹間垂掛嚴飾各種錦緞、珍寶莊嚴拂塵之柄,風拂寶鈴晃動出悅耳妙音,各式珍寶瓔珞莊嚴。     觀想中央的樹幹上,八大雪獅馱托座上各種蓮花、日月寶座墊上,三世如來總集本質無比大悲寶藏之吉祥怙主根本上師顯現,鄔堅大金剛持身色莊嚴白皙透紅,一面二臂,雙足國王遊柔姿,右手以伏手印執持黃金五股金剛杵,左手平放上置嘎巴拉,長生智慧甘露盈滿央中,長壽瓶口如意樹莊嚴,身著白色金剛密衣、紅勝衣、藍色主衣、紅色尊衣飾金色花紋、富色大氅懷之顏色,層層著服,頂戴班智達帽(五尖帽)。佛母耶喜措迦身白色,持鉤彎刀顱蓋,與之方智慧顯身融,於自己的前方虛空,朝向自己,以此觀修。     復次,觀修蓮師頭頂上層層如樓安坐諸傳承上師,共同續部有無量無邊傳承上師,特別觀修大圓滿隴千心髓之根本傳承上師為法身普賢圓滿佛、報身金剛心佛、化身噶惹多傑、導師蔣巴仙涅、歌熱喜日僧哈、智者嘉納斯乍、大班智達智美仙涅、鄔堅蓮花生源、法王赤松德贊、大譯者貝若雜那、空行母耶喜措迦等心子王民友三者、根千隴千冉蔣、仁增吉美林巴,上述諸尊聖眾各自莊嚴裝束圓滿,上尊座墊未觸下尊頂,放射五種智慧自顯慧悲力量之明光與光塵無邊齊共,觀想層疊樓式,此圍繞四六密續本尊與勇士空行眾無量無邊團旋。     前方樹枝上伏德越、永勝、釋迦能伏、福吉圓滿之勝劫圓滿覺綻一千零二尊佛等十方三世覺綻眾圍繞,皆是尊貴化身戒律永淨行持貌,頭頂寶髻、足下輪寶等三十二德嚴、八十勝滿嚴廣,足金剛跏趺,手結五方佛手印,身色白、黃、紅、綠、藍,身上發出無量無

《普賢上師言教》皈依動機之分別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皈依動機之分別     首先,動機之分別有三:     一、小士道皈依:畏懼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三惡道的痛苦,希求上三道之安樂,皈依三寶僅為獲得現世之快樂,除此之外無他,此為小士道皈依。     二、中尊士道皈依:了知三界輪迴之境於何處出生皆是痛苦之本質後,獨自尋找寂靜涅槃的果位,如此皈依,結果乃自己離開輪迴的痛苦之外無他,此即中尊士道皈依。     三、上勝士道皈依:與前述二皈依之動機不同,現見久遠劫以來,仍承受苦因與苦果兩種長期苦難之恩德如海的父母與遍虛空一切有情,一皆無遺由無量無邊的痛苦輪迴大海中救拔至速疾證得聖果永智究竟圓滿覺綻如來果位,此等皈依上師三寶思修,慈悲利他觀思而皈依,稱為上勝士道皈依,即是無量福報之入行。     此三種皈依,吾等應擇上勝士道皈依,祈求將無量無邊的眾生置於覺綻如來佛的果位而皈依。上三道的快樂僅是短暫之安樂,事實上沒有超越痛苦,當上三道的快樂果報享用耗盡後,仍直接墮入輪迴的惡趣,故不應僅追求獲得短暫的上三道快樂。     若是僅為了自己獲得寂靜安樂涅槃的聲聞獨覺果位,而不饒益久遠劫的輪迴裡曾為自己父母,但現正墮入無量無邊輪迴的痛苦大海裡的一切有情,此乃錯謬而不該。祈求希冀一切有情皆能獲得覺綻如來的果位而皈依三寶,乃是上勝士道的皈依,無量無邊的福報道路,故應依靠上勝士道皈依。 大珍寶咒載: 心俱眾生無邊量 于彼利益即如是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普賢上師言教》堅定無比的信心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從前有位老婦人,她的兒子經常到印度經商。她對兒子說:「印度的金剛座菩提迦耶是釋迦牟尼佛圓滿無上正覺之聖地,你一定要從那裡帶回來可以作為我頂禮皈境的特別殊勝加持物。」母親多次叮囑兒子,但兒子總是忘記,一直未曾為她帶回任何聖物。     有一回,兒子又要前往印度經商,此次母親堅決地說:「若你此次再沒有為我帶回可頂禮皈境的加持物,我就死在你的面前。」     兒子從印度經商返回時又忘記母親的囑咐,快到家的時候,才忽然想起母親的吩咐,他苦苦思忖著:「現在該怎麼辦呢?若此次又沒有帶回頂禮皈境的聖物,母親必會尋死。」兒子急忙四處張望,發現路旁有一堆狗屍的骨頭,於是從狗的口中拔出一顆牙齒,並用哈達綢布包裹,攜回返家交給母親,並對母親說:「這是伏德越之牙齒,希望您將此作為頂禮祈請皈境的依靠。」     老婦人在非常相信的情況下,把這狗的牙齒當成如來佛的牙齒,時時刻刻頂禮供養,狗牙竟然長出諸多神奇的舍利子,最後老婦人往生時,出現虹光環繞等諸多成就徵兆的瑞相。     原本狗牙不一定有這麼大的加持,卻因老婦人信心具足的力量,相信這是真實如來的牙齒,憑藉無比強烈的信心令如來的加持都融入狗牙,最終狗牙與佛牙已無二無別了。     從前,在拉薩附近的恭博地區有一位很單純的人,他就是後來眾所熟知的覺渥班。有一回,他前往拉薩朝聖參拜覺渥仁波切佛像,即拉薩大昭寺的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佛像。     當他來到覺渥佛像前,當時掌管油燈的香燈師不在,覺渥班看到供桌上糌粑做的多瑪和酥油燈,他心想:「覺渥佛像一定是把糌粑膳饈沾油燈內的酥油來吃,為了使酥油不會凝固,才用火點著,我要祈請一下,請問覺渥佛如何享用膳饈,我也應如此仿效。」於是他把糌粑膳饈沾酥油吃了起來,吃完後,看著釋迦牟尼佛等身佛像說:「供佛的膳饈被狗叼走,您也是笑咪咪;酥油供燈被風吹動,您也依然笑容滿面,您真是一位好上師。現在我把這雙靴子託您保管,我轉繞您一匝後再來取。」說完後,便將髒兮兮的靴子脫下來,放在覺渥佛像前,自己即去八廓街轉繞。     當覺渥班繞佛的同時,香燈師來到佛像前,看到有雙靴子,拿起靴子準備丟出去時,這時覺渥佛像突然開口說話:「這是覺渥班託我保管的,不要丟出去。」過了不久,覺渥班回來取靴時,又說:「您真是一位好上師,明年請您到我的家鄉來,我會宰殺老豬,燉上豬肉,煮陳年青粿酒等候您。」覺

《普賢上師言教》不共內前行第一章皈依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二篇 不共內前行 第一章 皈依 外皈依即頂戴三寶尊 內皈依證成就三根本 密皈依證達三身果位 無比上師足下誠頂禮     不共內前行,皈依、發大菩提心、違緣障礙淨化金剛勇識佛之觀修、聚福曼達、四魔降伏的方法噶薩勒聚福、自相續之中悟達佛慧的究竟方法即上師諦悟,有六。     首先皈依是一切道路的根本基礎,皈依的講經分為皈依動機之分別、如何皈依、皈依的功德與戒條,有三種。     首要,一切諸法之開啟,如法道基石般,內教覺綻之特點為皈依。     欲開啟皈依之門為信心,自相續之中具足極為穩固的信心是很重要的。     信心分為三種:清淨信、欲樂信、勝解信。     清淨信:由憶念諸佛與諸恩德上師無量的慈悲心,所生起的清淨信心。如進入供奉佛像、佛經等永勝佛的三密,即永勝佛的佛身、佛言、佛意之皈境所在淨處,如佛塔、寺廟大雄寶殿等地,或親見上師、善知識、高僧大德,或聽聞彼等悲護眾生之功德與故事,以此因緣,心裡立即想著:「請賜予我大加持」,心裡生起極為清淨之信心,此即稱為清淨信。     欲樂信:又稱為勝貪的信心,當聽聞輪迴惡趣之痛苦,生起希求脫離之心;聽聞善三道與解脫之大樂及功德,生起希求獲得之心;聽聞善根之功德,生起希求修持之勝貪心;了知惡業之缺患,生起斷除之心,此皆為勝貪的信心,即欲樂信。     勝解信:了悟三寶不共功德與加持後,心中意慧生起極為相信,知曉皈境三寶乃是時時刻刻永遠無欺真實的皈依處,無論苦樂、病痛、生死,唯真實皈依處三寶您知,除三寶外,無有任何可依怙與信靠,自己的意慧非常相信、信心穩固,稱為勝解信。 鄔堅蓮師云: 意您知信心入加持 思懷疑永離心想成     信心如同種子能生長茁壯成就一切白法的功德,但若缺乏信心,則猶如種子被火焚燒摧毀一般。 經載: 心無堅定信淨者 白善法未能生源 種子燃火燒焦已         苗芽綠葉難此般  所述般     信心為聖財七寶之根源,信心乃一切珍寶中最殊勝珍貴的。 聖言: 信心轉輪大珍寶        晝夜善根行持融 所述般     信心乃此生與來世一切利樂功德之根源,亦為摩尼寶仁波切及功德無盡根源之寶藏,解脫與成佛道路之足跡,一切善根皆於自相續中。當缺乏信心時,猶如失去雙手般,故信心為引領趣入解脫勝道,如雙足般;信心總攬一切善法入自相續,如雙手般。 功德寶藏載: 信心為財寶伏藏雙

《普賢上師言教》密勒巴尊者依止羅扎馬爾巴的故事(下)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密勒日巴尊者依止羅扎馬爾巴的故事(下) 數日後,馬爾巴上師外出,令密勒日巴隨行,來到東南方一處險要之地,上師對密勒日巴說:「你在此為我建造一座灰色方形樓,樓高九層,加上寶頂共十層,建竣後不會讓你再拆毀,完成後,我會將竅訣都賜予你,並為你準備閉關修行所需的食物。」     密勒日巴挖掘地基時,上師的三大意子遊戲,將一塊巨石滾向密勒日巴,於是密勒日巴即用此塊巨石砌地基,剛蓋好兩層樓時,馬爾巴前來查看,問起巨石的來處,密勒日巴如實以告,上師說:「我那幾位弟子是修持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諦悟瑜伽士修行者,豈能成為你的傭僕呢?」於是馬爾巴命密勒日巴將巨石取出,扛回原處,密勒日巴只好將蓋好的部分拆掉,取出巨石搬回原處,此時馬爾巴又吩咐密勒日巴:「現在將巨石搬回來,再砌進地基。」     於是密勒日巴又將巨石搬回,砌好地基,繼續建造樓房,建好第七層時,臀部裂出一處瘡傷。上師又前來對他說:「現在暫停建樓,你要為我建造一座有十二根大柱的寺廟,內有一座抬高的佛壇。」當寺廟建造完成時,密勒日巴肋骨的部位又多裂出一處瘡傷。     在此同時,卓隆地區的麥敦長波前來請求馬爾巴賜與樂尊金剛(勝樂金剛)灌頂,多傑澤敦前來請求密集金剛灌頂。他們兩人前來之時,興建樓房之事即將完成,密勒日巴於是前去,希望亦能得到灌頂。當他坐於灌頂行列中,卻遭到上師的責罵與痛打,並被趕走。     此時密勒日巴的背部全都破裂、瘡傷累累,流出膿與血,極為痛苦,他只好將裝土石的簍子攬在胸前,繼續建造的工作。     又有一回,雄地的莫丹曲多前來請求喜金剛灌頂,佛母從自己的嫁妝中取出一顆綠松石給密勒日巴,作為灌頂的供養曼達拉,他又坐在灌頂的行列中,又如之前一樣,上師又再次痛打與責罵,結果又沒有得到灌頂。     密勒日巴心裡思惟:「現在真的肯定得不到佛法。」於是獨自一人四處漂泊。到了洛札一帶,遇上一戶人家請他念誦《般若八千頌》,當誦至《常啼菩薩品》時,啟發他曉悟:「為求佛法,行持苦行,上師所述教言,皆應做成,上師的意行引領,肯定要做到。」     於是他重回上師處,上師依然一直責罵他、痛打他,密勒日巴極為傷心,於是佛母讓他到喇嘛俄巴處,喇嘛俄巴將訣竅都傳給他,密勒日巴雖依法修持,但因沒有得到根本上師馬爾巴的應允,故自相續中沒有生起絲毫功德。     爾後密勒日巴依上師之囑咐陪同俄巴喇嘛

《普賢上師言教》密勒日巴尊者依止羅扎馬爾巴的故事(上)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密勒日巴尊者依止羅扎馬爾巴的故事(上) 再者是密勒日巴尊者依止羅扎馬爾巴的故事,在西藏阿里的貢塘地區,有一非常富有的人名叫密勒喜繞蔣誠,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名叫密勒聞喜,即密勒日巴尊者。     尊者的父親在他幼年時即不幸過世,不久伯父雍增蔣誠與姑母奪取其父親全部的財產,母親和他們兩個小孩無依無食,艱苦度日。     於是密勒日巴向雍敦措嘉與拉吉俄瓊學習下符咒術誅法與降冰雹術,趁伯父的大兒子娶媳婦當天利用咒術,令伯父的房舍倒塌,壓死伯父的兒子與媳婦等三十五人。當地村民遷怒於他,密勒日巴又以降冰雹術,讓三層土牆厚的冰雹降在村民的田地上,摧毀即將收成的麥子。     密勒日巴對於自己所造的業力極為懺悔,決心學習佛法,於是依照雍敦措嘉的建言,前去向大圓滿的上師容登喇嘎求法。容登喇嘎對密勒日巴說:「我所教授予你的法是大圓滿,根為源頭圓滿,頂為獲得圓滿,果亦圓滿。晝修晝成佛,夜修夜成佛。福報具足的修行者不需修持,僅是聽聞,即能解脫,此法乃根器最利者唯一修持的佛法,吾將此法傳與你。」     密勒日巴接受灌頂與竅訣後,心想:「我當初學會下毒咒術僅需十四天,學會降冰雹術僅七天,現此法比咒術和降冰雹術更快,晝修晝成佛,夜修夜成佛,具緣者無需修持,也會成佛,今我能值遇此大法,我真的是個有福報之人。」於是密勒日巴沒有修持,整日躺在床上睡覺,如此有漏者與佛法相違。     經過數日,容登喇嘎上師對密勒日巴說:「如你所述,你真是一個業障深重的人,我將此佛法讚歎得太高了一點,現在我無法降伏你,你應前往南岩卓渥隆,尋找印度大成就者那若巴班千的親傳弟子聖者大譯師馬爾巴羅扎,他是新譯派的成就者,三界之中無與倫比,你與他有生生世世的因緣,你應去依止他。」     當密勒日巴聽聞馬爾巴羅扎大譯師的尊名時,內心生起難以言表的歡喜心,全身汗毛顫動,熱淚潸然,並生起無比的信心與力量,一直思惟:「何時可親見上師?」於是即刻前往卓渥隆。     就在密勒日巴抵達的前一晚,上師馬爾巴羅扎尊者做了殊勝的夢,尊者的妻子當晚也出現類似的祥瑞夢兆,馬爾巴尊者預知密勒日巴即將到來,於是扮成農夫形象耕田,等候密勒日巴的來訪。     密勒日巴首先遇見一位小男孩,即是馬爾巴的兒子達瑪多德正在放牛,再往前走遇到一位身材魁偉高大的「農夫」,當密勒日巴一見到馬爾巴「農夫」時,雖未立刻認出他就是

《普賢上師言教》那若巴依止追隨德洛巴尊者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那若巴依止追隨德洛巴尊者 大班智達那若巴為依止追隨德洛巴尊者亦經歷無數難行苦行的考驗。如前所述那若巴至誠懇求以窮乞形象示現的德洛巴尊者帶領並收為徒,之後德洛巴到處遊走,皆攜那若巴隨行,但一直未傳他任何佛法。     有一天,德洛巴尊者帶那若巴到一座九層高的塔頂時說:「倘若我有弟子願遵從上師的教言,他一定會從此處跳下去。」那若巴心想:「此處沒有其他人,他應該是對我說的。」隨即縱身跳下,墜地時幾乎粉身碎骨,那若巴痛楚不已。上師德洛巴問那若巴:「你痛嗎?」那若巴回答說:「不僅痛,我快死了,如陶罐破碎般的遺體。」經上師德洛巴的加持,那若巴身體復原如初,德洛巴繼續帶著那若巴上路。     又到一處,德洛巴吩咐那若巴生火,而後德洛巴將油塗在長長的竹籤上,放到火上烤,做成非常堅硬銳利的竹籤。德洛巴接著問:「為了依循上師的教言行持,這樣的難行苦行做得到嗎?」說罷,德洛巴便將竹籤刺進那若巴的手指與腳趾的指甲之間。那若巴全身的每個關節都僵硬起來,痛得哀嚎大叫,而上師卻走了。幾天以後,上師才回來將那若巴身上的竹籤拔出,傷口流出極多的膿和血,德洛巴再度為他加持,而後那若巴繼續跟隨著上師前行。     有一天,德洛巴尊者說:「那若巴,我肚子餓了,你去乞討一些食物回來。」那若巴來到一個地方,看到一群農夫正在吃飯,於是向他們索討一顱蓋的粥,回去供養上師,德洛巴吃得津津有味,顯得十分歡喜滿足。     那若巴心想:「我跟隨上師已一段時日,從沒有看過上師如此開心,若我再去一趟,可能可以多得一些。」那若巴拿著顱蓋再到農夫處乞討食物,這時農夫們已返回田間工作,留下剩餘的粥,那若巴自忖:「現在只好偷一點吧!」取滿一顱蓋的粥,即趕快逃跑,卻被農夫發現,追趕而來逮住他,將他痛毆毒打一番,那若巴承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幾天都無法起身下床,上師又為他加持,而後繼續上路。     有一回,德洛巴尊者說:「那若巴,我現在需要很多錢財,你去偷回來。」於是那若巴到一位富翁的家裡竊取錢財,結果被逮得正著,又被痛毆得死去活來而棄於路邊。數日後,德洛巴來看那若巴問道:「你痛嗎?」他如前回答,上師再次為他加持,而又上路。如是那若巴經歷十二大苦修與十二小苦修,總共承受二十四次苦修的試煉。     最後所有苦行圓滿後,一日,德洛巴尊者說:「那若巴,你去取水回來,我在此處生火。」那若巴汲水返回,上

《普賢上師言教》常啼菩薩依止法勝菩薩(上)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常啼菩薩依止法勝菩薩(上) 最後學習上師的慧行,對珍貴上師的一切行持善加觀察研究後,自己亦全然按照上師所行而修持。 滅依俗諺云: 所行諸事皆模仿         模仿神似能生巧  所述般     修持佛法亦是模仿往昔永勝如來佛與佛子之所行,弟子依止上師亦應跟隨學習仿效上師的行為。上師的慧行如何,弟子的自相續中亦應學習如此。弟子依止上師應如同泥塑佛塔小佛像擦擦從模具中取出一般,模具有何圖案花紋,全部都顯現在佛塔小佛像擦擦之上。     同樣,上師的慧相續有多少功德,弟子亦應與上師相同,即使無法完全相同,基本上亦應某些程度近似,因此首先觀察研究上師是很重要的,復次有智慧地依止上師,最後善巧學習上師的慧行,這樣的弟子一定能走上正確的佛法道路。 功德寶藏載: 首先以智觀察研究師 復次以智依靠尊上師 最後以智學上師慧行 如是弟子行佛法正道     若有幸值遇功德俱全的善知識,應不顧惜自己的身體與性命亦要依止,如雄心大菩薩常啼菩薩依止法勝菩薩,大班智達那若巴依止德洛巴尊者,密勒日巴尊者依止羅扎馬爾巴大譯師一般。     首先是常啼菩薩依止法勝菩薩的殊勝事蹟,往昔常啼菩薩尋找智慧臻究竟岸(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時,他常樂居蘭若處,倏然聽聞虛空中傳來聲響曰:「種善子,汝可往東方,必能得聞般若波羅蜜多,汝當行時,莫辭疲倦、莫念睡眠、莫思飲食、莫想晝夜、莫怖寒熱,於內外法心莫散亂,行時不得左右顧視,勿破威儀,勿壞身相,不動色受想行識,不久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或從經典中聞,或從宣講佛法的菩薩聞。當於是處起大師想,汝應知恩念當重報,清淨恭敬供養無上法,故跟隨法師。當講經佛法者受五妙欲施,乃大菩薩智慧方法的顯相調伏有情,汝於此中莫生穢想。」     常啼菩薩受空中聲教誡後,歡喜東行。未久之間復作是念:「我未問彼空中聲遣我東行,去當遠近至何城邑?復從誰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常啼菩薩搥胸悲歎憂愁啼哭,而後思惟:「我於此一晝夜,乃至七晝七夜,不辭疲倦、不念睡眠、不思飲食、不想晝夜、不怖寒熱,於內外法心不散亂,若未審知去之遠近所至城邑,終不捨於此處。猶如父母痛喪獨子,無有餘念,唯念我於何時得聞般若波羅蜜多?復從誰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常啼菩薩如是悲泣時,倏然其前有一如來佛顯相現,讚嘆言:「種善子!汝以如是勇猛精進愛樂恭敬求法之心,距此五百由旬,

《普賢上師言教》不應與之為伍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任何批評或瞋恨上師的人,都不應與之為友。若有辦法降伏任何對上師有不清淨的邪見與說壞話的人,應加以降伏;若是無法降伏,則不與之交談。 功德寶藏載: 詆誹瞋恨上師者 勿為友伴力伏之 否則莫與之交談 恐陷誓言破戒業 所述般     對上師的隨眾與自己的金剛師兄弟亦如是,無論相處多久切勿感到不悅或厭煩,而應如腰帶般和睦相處。無論遭遇任何事情,應謙和對待,立即協力完成所應做之事,如鹽溶於水一般。無論他人惡口相向、無理爭執,或施加難以承受的沉重壓力,皆應勇於承擔忍耐,如房屋的樑柱一般,因此應和睦相處,恭敬依止。 功德寶藏載: 彼此相處和睦腰帶般 謙讓易於融合食鹽般 大忍辱及耐煩如房柱 上師隨眾金剛友善待 最後學習上師的慧行     最後學習上師的慧行,弟子應如在勝妙清湛的湖面悠遊的天鵝一般,歡喜享受悠遊於其中而不攪濁湖水。又如在花園中採蜜的蜜蜂一般,吸取花蜜精華而不破壞花色與香郁,因此應以無疲厭且無傷苦的態度,完全行持上師所傳授之法教,持握上師的意,依靠信心與心骨一如的修持,令住於上師意續之中一切聞思修的功德能融於自己的相續中,宛如一個寶瓶中的水倒入於另一寶瓶一般。 功德寶藏載: 珍妙湖面悠遊天鵝般 蜜蜂採擷花蜜精髓般 常隨行持皆是甚稀有 無有傷苦上師意握持 依此信心上師功德融  所述般     當珍貴的上師行持菩提大福報與積聚廣大智慧福德資糧時,若是自己能供養些許受用,或以身口盡棉薄辛苦之力,或僅是真心隨喜,自己亦能獲得珍貴上師發起廣大無上菩提心的一切善根之相同功德。     往昔有兩個人要前往拉薩朝聖,其中一人只有一小撮豆製的糌粑為糧食,他將少量的豆糌粑給他的同伴,同伴將之與自己所擁有數量較多的大麥所做的白糌粑混在一起。     走了幾天,擁有較多數量白糌粑的人對前者說:「你的糌粑應該吃完了吧!」前者說:「我們瞧瞧吧!」兩人一看究竟,發現仍有豆製的糌粑,一路上他們多次檢查,發現豆製的糌粑一直都沒有用完,最後他們兩人平分享用所有的糌粑。同理,對於他人的廣大善行方面,若能供養些許財物或身語實際結緣參與,咸能獲得同等的善根功德。     特別是上師善知識的差使或指派去任何地方,或是清掃上師的起居臥室,悉全為無誤的積聚福德資糧之勝道,應竭盡心力而行。 功德寶藏載: 菩提行持正確融入於 珍貴者之福德與智慧 侍奉指派差遣清掃等 功不唐捐廣大積福

《普賢上師言教》對於上師所行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對於上師所行,若是沒有清淨心,而一直看其缺點的話,則如頌載: 長期相處於佛亦觀失  所述般     雖然是佛,但也會有人觀其有缺失的樣子。往昔,如來佛的兄弟比丘妙星,在伏德越身邊侍奉二十四年,精通熟背十二部經藏,無需閱讀經文即能傳講法義。     但他卻認為佛陀所做一切皆是狡詐的行為,甚至還認為佛陀除了身體能發出一尋光之外,其餘與他沒有什麼差別,妙星比丘生起如此之邪見,並說:「做你的僕人,侍奉你二十四年,除了汝身上發一尋光以外,我沒有看到你芝麻般微渺的功德,佛法是我厲害,我不再做你的僕人。」言畢即離開伏德越,自此而後,阿難(全喜,耕嘎渥)才成為伏德越的侍者。     阿難請教佛陀:「妙星比丘將來會投生何處?」佛陀回答:「七日後,妙星比丘即會往生,而後投生為花園裡的大餓鬼。」於是阿難前去告訴妙星比丘這番話,妙星比丘暗中思忖:「有時佛陀的妄語都會成真,所以我七天不吃,在這七天內要特別小心,過了七天以後,我再去取笑、羞辱他。」     在這七天內妙星比丘沒有吃任何東西,但到了第七天的早晨,因太口渴而喝了一口水,沒想到竟然在水未消化,立即往生,如佛陀所言,他投生為花園裡一個具足九種不吉利、不莊嚴樣貌的大餓鬼。     若是自己看到上師的行為有任何缺點時,自己應愧疚與懺悔,並思惟:「全因自己的心、自己的思惟與眼睛不清淨所致,上師的行為沒有絲毫的缺點或不妥。」特別應生起信心與清淨心,此極為重要。 功德寶藏載: 自己尚未掌握自心前 幻覺觀師無量無邊缺 妙星精通熟背十二藏 見能仁佛所行狡詐貌         細想愧疚懺悔自改過  所述般     有時珍貴的上師會對弟子展現出特別不悅、憎恨的樣子,此時身為弟子不可生氣,反之要更加警惕自己,因為上師看到自己的某些缺點,才會如此責罵,而且上師觀察出教導、責罵的時機已到,才會如此調伏教化弟子,待上師喜樂的時候,到上師面前誠心懺悔。 功德寶藏載: 若上師現怒恨貌 見己缺點斥降伏 時機臻熟應懺悔 如是智者不著魔     平日弟子在上師旁側的時候,若上師起身站立,弟子則必須立即站起,不應仍坐著。上師坐著的時候,應向上師問候是否安康。觀察上師所需要的物品,在適當的時機,供養令上師悅意歡喜的物品。     隨侍上師同行時,不可走在上師的前面,如此背著上師,亦不可走在上師的後面,因這樣會踏到上師的影子,亦不可走

《普賢上師言教》復次依止上師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復次依止上師 幹嚴經載(華嚴經): 善種子,汝應己為病患視之     依止上師之方法,有諸多的比喻說法。如同病情嚴重的病人,須接受醫術精良之醫師的治療;途經險路的旅客,須依靠英勇護衛的護送;遭逢怨敵、盜匪、野獸等恐怖危難時,須依靠友伴的協助搭救;商人欲至大海寶洲尋取珍寶,須託付嚮導商主的引航;欲越渡河流至對岸,須依賴舵手的引渡,故欲超脫生死煩惱的恐怖,須依靠具有救護力的上師善知識。 功德寶藏載: 病患依醫旅客依嚮導 怖畏依伴商人依領者 渡船旅客須靠掌舵手        生死煩惱恐怖應依師 所述般     精進鎧甲:縱遇生命危難,不違逆上師善知識之意。     大智穩固:即使臨時違緣來臨,自相續永不違棄誓言。     承侍上師:寧捨生命亦盡力成辦上師所囑咐之事。     依教奉行:完全聽從上師的每一教言囑咐,不顧惜己身。     如此之人唯對上師清淨心的相信,必能獲得解脫。 功德寶藏載: 心量廣闊智慧堅 不畏命難承侍師 師言悉辦不顧己 唯以淨信得解脫     具大信心:視上師為如來佛一般,具足極大的信心。     具大智慧:了悟上師行持各種方法之密意。     廣聞博學:持握佛法,智慧、文化博聞廣大。     深具大悲:特別慈悲無依無怙的痛苦眾生。     嚴持淨戒:清淨持守上師所傳授的教言及戒律、誓言。     調柔三門:自己的身口意皆是極為寂靜喜樂。     寬容大度:上師與金剛師兄的所有行為,自己的心裡皆容得下。     大方供養:自己所擁有任何的一切皆大方供養上師。     清淨心相:不以不清淨的思惟來看上師及金剛師兄的缺點,一直具足清淨的觀念。     深具慚愧:若行持不善的業力時,害怕上師與珍貴善友們的嘲笑。 功德寶藏載: 信心智慧聞法慈悲廣 戒律誓言清淨三門淨 思寬樂施清淨具羞愧     身為弟子時時刻刻所做之事或行為皆與上師的意相容,不做與上師的意相違逆之事。     無論上師如何嚴厲責罵來降伏你的時候,心裡也不生瞋,如馴服之良駒。     依上師的指使差遣而辛勞奔波往返,任勞任怨,不生憂傷厭煩,如船筏。     無論上師囑咐任何好壞諸事,心裡都能放得下,欣然承受,如橋樑。     任何辛苦、嚴寒、酷熱皆能忍辱,如鐵砧。     上師所說的任何吩咐和說法教言皆聽從,如傭僕。     永離傲慢,處於低位,如清掃人

《普賢上師言教》上師乃生生世世之皈依處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上師乃生生世世之皈依處,亦是教導取捨善惡道理的帶領者。若未觀察清楚而追隨顛倒的惡知識,將耗費一生累積的善根資糧,更耗損如此暇滿難得的人身,例如一條毒蛇盤繞在樹幹上,誤認毒蛇是樹影而前去乘涼,結果反遭毒蛇害死。 功德寶藏載: 若未審慎研察珍貴者 信心者之善根將耗費 毀損難得人身如毒蛇 誤認樹影錯謬遭騙害     當仔細研究、仔細觀察且確認無誤後,應依止俱全上述功德之上師,並恆時視上師為如來佛一般,應了知如是功德俱全的上師乃十方如來之大悲智慧的總體,為度化諸多不同根器的眾生而化現為人之樣貌。 功德寶藏載: 圓滿功德俱全之上師 一切如來悲智之總體 為利眾生人身貌化現        師為無上成就之根源 所說般     真正殊勝的上師為度化各類眾生,以各種善巧方法來引領,其日常行持看似凡人相同的樣貌,但事實究竟的境界上,上師的意與如來佛一樣,故其行徑與凡人迥異。上師之所作所為乃為善巧隨順所化眾生的相續而具有密意,因此其特別的行持為最勝上。     上師對於斷除他人的疑惑,具有智慧方法,上師對弟子極好,即使弟子做出顛倒或不妥之事,亦能忍辱而不傷心,猶如獨子之母親慈護孩兒。 功德寶藏載: 為帶領之義與凡眾同 為究竟真義與凡眾異 意之密意超勝有情眾 善斷疑惑弟子擾傷忍     如此功德俱全的上師,如同乘載眾生脫離輪迴苦海的大船;解脫與成佛道路沒有謬誤的帶領者;澆熄業及煩惱烈火燃燒的甘露雨;淨化無明的黑暗、綻現佛法的明光如太陽與月亮的光;修持出離心與忍辱心的見解與行為極為寬闊廣大,猶如大地;此生的利益與來世的功德悉皆俱全的源頭,似如意寶樹;大乘與一切不同見解,無量無邊的寶藏般涵括其中,如寶瓶;隨眾生所願,行持息增懷誅四種事業如海般的源頭,如摩尼寶;慈如父母,平等大慈愛無量無邊的眾生,無貪親、瞋怨之分;悲如大河,救拔無依無怙的痛苦眾生,悲心廣大且急迫;喜如彌天山,隨喜他人、嫉妒心無法搬動,不為常見真實穩固之風所動;捨如雨雲,平等大無記心,自相續不為貪心與瞋心攪動。 功德寶藏載: 輪迴苦海越渡之大船 珍貴道路真確帶領者 澆熄業火煩惱之甘露 無明黑暗淨化日月般 覺階極為廣闊如大地 ㄧ切利樂源頭如意樹 咸全佛法寶藏似寶瓶 上師超逾如意寶更勝 平等慈悲廣大如父母 廣大速疾大悲似大河 喜心不變猶如彌天山 不動平等無記如雲雨     如此的上師,以

《普賢上師言教》應捨離之上師有四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應捨離之上師,有四。     猶如木磨之上師:有些自相續中無絲毫聞思修功德,而自恃己為某某上師之子或貴族子弟等,自以為種性與傳承比他人厲害,如同婆羅門世襲相傳的門第觀念。或雖具少許聞思修的功德,但不是為了來世的出離心而修持佛法,唯擔憂自己的寺廟被破壞毀損或喪失上師的地位等,所作所為唯以今生為目的,此兩類人皆稱為「猶如木磨之上師」。所謂木磨,其外形似磨,然因材質為木,故不能磨糧食。     猶如井蛙之上師:有些上師無法調伏弟子,自相續與普通凡人幾乎無異,絲毫的特色功德亦無。但有一些愚痴之人未經研察,即盲目對彼生起信心且將之奉於高位,此種人獲得名聞利養與他人的禮敬後,自相續傲慢膨脹,渾然不知珍貴者應具何種殊勝的功德,此即猶如井蛙之上師。     往昔有一隻來自大海的青蛙,來探訪長期住在井裡的老青蛙。井底老青蛙問:「你從哪裡來的呢?」海蛙回答:「我從大海來的。」井蛙再問:「你的大海有多大呢?」海蛙答:「大海非常廣大。」井蛙又問:「有我的井四分之一嗎?」海蛙答:「更大!」井蛙好奇地問:「那麼有井的一半吧?」海蛙答:「還更大!」井蛙難以理解地問:「那麼和我的井一樣大嗎?」海蛙再說:「不止!不止!大多了!」井蛙只好說:「不可能那麼大,我非親自去看一看不可!」於是兩隻青蛙一同前往大海,當井底老青蛙看到大海時,嚇得當場昏厥,頭破而亡。     如瘋狂嚮導之上師:沒有依靠智慧的上師,亦未曾精進修持經論密續,文化淺薄。而且自相續污染,煩惱粗重,無正知正念,毀損戒律,破壞誓言。其自相續較普通凡人低劣,然卻誇耀自己所行如大成就者般,高如虛空。瞋怒與講述別人的壞話,慈悲之繩索已截斷。如是上師猶如瘋狂嚮導般,帶入顛倒的道路。     如盲人嚮導之上師:特別是沒有俱全功德且已離開慈悲與菩提心的上師,猶如盲人嚮導之上師,無法開啟弟子取捨之雙眼。 功德寶藏載: 猶如婆羅門裔護門第 憂慮自己之地位遭損 聞思修於不妥處浸沐 猶如木磨般之帶領者 自續與凡人種族無異 愚痴盲信擁戴恣意行 獲得利養禮敬自續腫 猶如井蛙般之善知識 聞法寡淺戒律誓言毀 自續低劣偽行高如天 截斷一切慈悲之繩索 依此瘋師帶領惡業增 尤其並無較己功德大 依無菩提心之名望師 依憑盲者嚮導乃錯謬 黑暗之中流浪迷漂泊 大鄔堅尊蓮花生大士云: 上師無察如飲毒 弟子無察如跳崖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

《普賢上師言教》依止善怙師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六章 依止善怙師 依止善怙師之必要     未依止上師而解脫之事蹟於顯法、密法或論述皆未宣說,亦未曾真實視見憑藉自作或膽勇而地道的功德產生於自續中之任何一人。若是沒有依止上師,自己和一切眾生於顛倒的道路上僅是做個偽聰的人而已,而對於解脫與證達如來的果位,則如同盲人無有善友而於曠地中頭昏迷路一般。猶如入珍寶洲欲取摩尼寶而無依靠帶領者乃不可能,故善怙師是大解脫和一切遍知道路之正確領導者,應清淨依止。 依止善怙師之次第     依止善怙師之次第分三,首先觀察上師,復次依止上師,最後學習上師的慧行。     首先觀察上師     共體而言,本來是輪迴生者的朋友等因突然來臨的惡緣、違緣而生變,故應時時刻刻依靠善知識與善友。例如一截普通的樹木倒落在瑪拉雅山的檀香樹林中,枝幹經多年浸染檀香木的香郁,此截普通樹木亦會散發出芬馥的檀香。同理,若能依止功德俱全的上師如實修學,耳濡目染而薰染其功德妙香,則任一功德亦會成長,俱此方法精進。 聖言: 猶如瑪拉雅山樹林中 偶落尋常普通一樹幹 枝幹浸潤栴檀樹妙香         依止善師跟隨其修行  所述般     現值濁世之時代,如密續所述般,功德俱全的上師極難尋致。所依止的上師,共體而言需具足此等功德:     相續清淨:外在出家戒、內在菩薩戒、密在密乘戒,三戒具足、無毀損,相續清淨。     聞法廣博:顯密一切論述之內容不愚痴、聞法廣博。     具大悲心:對待無量無邊的眾生,猶如母親慈護自己的孩兒一般,無比大慈大悲的自相續溼潤。     通達顯密:外三藏經律論、內密法與四續儀軌慧達。     特展實悟:依靠修持真義,自續中障淨、悟達智慧之功德皆俱全直證。     四攝方巧:布施、妙語、意同、利行,四攝方巧以帶領弟子。 功德寶藏載: 珍貴功德滿上師 末法濁世難尋致 三戒清淨之根基 博聞大悲意續潤 顯密續義慧悟達 淨悟無染慧果豐 四攝方巧花卉綻 福俱弟子如蜂聚     特別是密法金剛次第竅訣的深廣涵義講經之上師,密續珍寶仁波切所述:     相續盛開:傳統灌頂水無間斷,於自相續盛開。     淨持誓戒:灌頂時,允諾三昧耶戒和戒律無顛倒。     相續調柔:煩惱及凡夫的思想微渺,意相續溫和。     續義達悟:密法金剛次第根道果之密續內涵皆清晰熟知。     覺兆圓滿:親見本尊等修持之標幟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解脫勝德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五章 解脫勝德 珍貴智者成就者引領 依遵上師訣竅之修持 解脫勝道無謬示予眾 無比上師足下吾頂禮     解脫勝德之講述分二,解脫之定義、解脫之分類。 解脫之定義     所謂解脫是指永離輪迴的大苦海,從而獲證聲聞、獨覺或圓滿佛果的果位。 解脫之分類     解脫之分類為二,獲得解脫之因,覺悟三菩提之果位。     獲得解脫之因:首先從「暇滿難得」開始,以「念轉四修」將自相續轉變成解脫相關的思惟,而後一切因與業的基礎是「皈依」,從皈依開始正行的修持道路,每一次第之修法皆有其功德、勝德,另於各章節詳說,此為解脫之因。     覺悟三菩提之果位:無論獲致聲聞乘、獨覺乘或廣大無邊的覺綻如來果位皆寂靜清涼,已從輪迴燃燒的苦海解開、脫離,故我等應心生開心歡喜。     特別我等已值遇大乘佛法,大解脫勝善之因,精進修持十善根、四無量心、六臻究竟岸、四禪定及四無色界,修持淨息(止)與殊視(觀)等,一切為成就證悟菩提佛果盡力觀修,並以前行發起菩提心,正行無念專注,結行迴向三珍勝俱全而修持。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普賢上師言教》見解與行為不要混淆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蓮花生大士云:     國王啊!     吾之密法是見解極要,見解與行為不能混淆,     若是混淆,則善空惡空暗遍佈變成魔王之見解,聖宣。     又說,見解不能跟隨行持跑掉,如果跑掉的話,將被物體與跡象所纏縛綁架,永遠不會解脫。 又云: 吾之見解比虛空高         謹慎業因果較粉細  所述般     越了悟見解本質的究竟意義的時候,越應仔細謹慎因果的道理,這是很重要的。     有人問帕當巴仁波切:「悟達空性後造惡業,是否有壞處?」帕當巴仁波切回答:「悟達空性則不會再造惡業,乃因悟達空性與生起慈悲心為同時。」故若要學習正確的佛法,應極為謹慎深信因果的取捨,見解與行持不相脫離的修持,此即因果業報的竅訣。     因果業報之深信如何在自相續中產生呢?應如密勒日巴尊者一般。弟子們問密勒日巴尊者:「尊者,您的行為已超越凡夫眾生的境界,最初您是金剛持或是哪一尊佛菩薩的化現呢?」     密勒日巴尊者回答:「若是你們認為我是如來佛菩薩或是金剛持的化身,代表你們對我有信心。但以佛法而言,這是極大的邪見。因我最初依靠下毒咒、降冰雹,造作極大的惡業,之後曉悟如此惡業肯定下墮地獄道,因而心骨一如、勇猛精進修持,依靠方法極多、竅訣豐富的密法,故自相續中生起很多殊勝的功德。因你們對因果未生起深信以致無法精進修習佛法。如果你們能從內心對因果業報生起深切相信,則能如我同等精進,這也是任何一個凡夫都能做到的,也一定會產生同樣的功德,那時亦可稱為是金剛持或如來佛菩薩的化現了。」     密勒日巴尊者最初造作諸多惡業,認為肯定會墮入地獄道,此乃深信因果而生。依靠對因果業報的深切相信而極為勇猛精進修持佛法,如密勒日巴尊者那般難行能行的苦修與經歷極為痛苦之事蹟,在印度與西藏乃極為難得,因此心中真的要深刻相信因果業報,時時刻刻乃至微細之善業咸以三珍勝為主之行持,縱遇命難,微細之惡業亦不造作,如是思惟而誓諾。     早上起床時,勿如牛羊從畜圈裡爬起而突然蹦立,應在床上身體放鬆地坐著,向內觀照研究自相續,若夢中顯現行持惡業則應懺悔,若顯現善根則生歡喜開心並迴向眾生。如是肯定思惟相信而發心:「今日吾應為無量無邊之一切眾生獲致究竟佛果位,而盡心盡力行持諸多善業,盡心盡力永離惡業。」     晚上就寢時,切莫於無心般、昏暈般入睡,應坐在床上思惟研究今日所行有何精

《普賢上師言教》首先應研究自己的發心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行持善根的時候,首先應研究自己的發心,若是發心很好的話,則繼續做善根。若發心是與他人競爭或是裝模作樣,需立即強迫改變思惟,以菩提心攝持。若無法轉成改變思想,此善根寧可先不行持。     奔貢嘉格西在一處山洞閉關,有一回諸多功德主將前來拜見。那天一早格西開始清掃山洞,拂去塵埃,並特別在皈境佛堂上擺設好供品,裝飾得非常好看的樣子,等候功德主到來。這時他觀察自己的心念,發現所做一切並非為了供養三寶的大菩提心,而是為了取悅功德主的私心。當他覺察發心不清淨時,即抓起一把塵土撒向皈境與供品,並大聲提醒自己:「比丘啊!自己不要做這麼虛偽複雜的事情。」多年後帕當巴尊者從印度入藏,得知此事後,讚嘆說:「那把塵土是西藏有史以來最珍貴的供養。」     吾等應時時刻刻善加觀察自相續,業力形成的時候,應立即認得它,並即刻懺悔,發誓自相續中不跟隨惡根,使自相續不與惡業同流合污。     以各個凡人而言,自相續中不產生惡的念頭不太容易,故應時時刻刻保持正知正念、不放逸,極為重要。     有一回,奔貢嘉格西到一位功德主家裡,當時功德主的家人皆外出,他想:「我沒有茶葉,應拿一些茶葉,以便日後到蘭若處修行時可飲用。」當他將手伸進茶葉袋時,立即以正知正念覺察,於是他大聲喊叫:「我這個人正要偷茶葉,將這隻手從手腕處砍斷。」     同樣的,覺渥傑尊者阿底峽曾說:「我自己受出家戒後,連細微的過失亦未犯過;受持菩提心戒後,破戒毀損一、兩次過失;進入密宗金剛次第後,雖有違犯,但皆立即懺悔,從未不懺悔而讓惡業過夜。」他在行路途中亦是如此,當產生惡的念頭時,立即取出隨身攜帶的木製曼達盤,立即懺悔。     有一回,攀耶嘉此地許多格西被邀請至一戶富貴人家修法並接受供養,奔貢嘉格西亦應邀並坐在一長列僧眾的中間,功德主逐一供養酸奶給每位格西,他看到功德主供養坐在較前面的僧眾的酸奶份量較多,於是心想:「可能輪到我這裡時,應該拿不到我的那一份了。」當他這麼一想,他立即以正知正念覺察自己的念頭,於是自言自語地斥責自己:「貪婪的傢伙!真是貪吃!」於是他將桌上的木碗倒扣。     當供養者提著酸奶來到他的面前,請他將碗放正,格西則說:「我的思惟早已喝過酸奶了。」原本他僅是想與其他清淨的比丘共同享用酸奶,並無不善之處,但他如此嚴格地看管自心的每個念頭,故僅因期待享用酸奶的一點點自私自利,

《普賢上師言教》全依發心善惡為主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一切善惡業中決定是黑業或白業、輕業或重業,全依發心善惡為主。譬如樹根是藥,則樹葉和果亦是藥。同理,樹根是毒,則生長出來的樹葉和果實亦是毒般。發心是貪瞋痴,行持之事表面顯現出來是善根,實則是惡業;若發心是清淨的,所行看似不善,實則為善根。 功德寶藏載: 根基為藥則葉亦為藥 根基為毒則葉亦為毒 心唯善與惡之分別外 善惡形相大小毋追隨     若是絲毫無自私自利之執貪,且是清淨心,對於淨悟菩薩眾身語不善之七業,佛確實曾開許。譬如大悲商者殺害短矛黑人,以及淨裔(婆羅門)孩兒星星之故事般,殺生、不淨行等亦是允許。     往昔吾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曾轉生為大悲商主,與五百位商人一同到大海尋取寶藏,途中遇到一位名叫黑人短矛的海盜欲殺害五百商人,大悲商主心想:「此五百商人全是不退轉的大菩薩,若此海盜殺害他們,其業力必將墮入地獄道無量無邊劫,實為可憐,若我殺此海盜,他不必墮入地獄道,由我墮入地獄道就好。」於是大悲商主以如此偉大的思惟殺死海盜,此一善念大悲商主非但沒有墮入地獄,反而積聚七萬劫的資糧。     表面上大悲商主造作殺人惡業,但實為善根,乃因發心完全無有自私自利,不僅立即救護五百商人的生命,且將黑人短矛從可能墮入地獄的痛苦中解救出來,實為廣大的善根。     此外,淨裔(婆羅門)孩兒星星在樹林中修持梵淨行多年,有一次到城中化緣,遇到一位婆羅門女對他生起貪愛慾心,因愛不得而想要為他自殺,淨裔孩兒星星對此女生起極大慈悲心,而與她結成夫妻,救她一命,以此善念圓滿四萬劫的積福。     諸如此類的殺生及不淨行也是開許的,但以自私自利的思惟和貪心、瞋心、痴心俱全所引起的行為,對任何人皆不開許。     偷盜亦是同理,偷取富貴慳吝者之財物來供養三寶或布施貧窮討飯乞丐等,也是淨入菩薩的大思惟,沒有任何自私自利,故亦是允許。     同樣,說謊為救護將被殺害眾生之生命、保護上師或三寶的供財亦是開許,但自私自利為主而欺騙他人的說謊是不開許的。     兩舌令善根行持者與惡業行持者兩人分開,因怕惡業行持者會帶領善業行持者進入惡行,故兩舌使其分開乃開許的,但以兩舌使團結的兩人分開是不允許的。     惡口亦如是,當柔和語無法降伏之此種人,以稍具威力的話語強迫令入佛法,或帶領弟子竅訣講經時,使其知道優缺點,善用方法說缺點等是允許的。 覺渥尊者阿底峽云: 珍貴上

《普賢上師言教》業力成熟的果報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此外還有龍樹菩薩被吉祥草割死的故事,有位印度樂行國王的太子,其母后贈予他一件五彩錦緞的無縫衣,太子希望等到繼承王位時再穿,母后則說:「太子你沒有繼承王位的機會,因你的父王與導師龍樹菩薩的生命是一體的,若龍樹菩薩未涅槃,你的父王則不會逝世,而龍樹已獲長壽永權的真理,永遠不會涅槃,故你的許多兄長皆未能繼承王位即往生。」     太子問:「那麼有何辦法可讓我獲得王位呢?」母后回答:「導師龍樹菩薩是大菩薩,你前去向他索求頭顱,他一定會布施的,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於是太子前去向龍樹菩薩索頭,龍樹菩薩答應布施他的頭顱,但無論太子如何用寶劍揮砍,都無法砍斷龍樹菩薩的頭。     此時導師龍樹菩薩說:「吾五百世前已完全淨化兵器砍割的異熟果報,故兵器無法砍斷我的頭,但是我唯曾割吉祥草時殺害昆蟲的異熟果報尚未淨化,故可用吉祥草來砍斷我的頭。」結果太子用一根吉祥草即砍斷龍樹菩薩的頭。     龍樹菩薩證入寂靜涅槃時云: 我今往生西方極樂剎 未來仍返此頭之身入     連龍樹菩薩如此的聖者亦需感受業力成熟的果報,更何況我等無始以來漂泊於久遠輪迴中,造作無量無邊的業力,且現在仍在造惡業,不知何時方能從輪迴中解脫,甚至連要從惡趣中脫離亦是極為困難。     因而我等應時時刻刻對於極為細微的罪業亦竭力不為,而極微小的善業亦要盡力行持。若未如此精進修持,僅僅一剎那造作惡業,亦會多劫中墮入惡趣,所以認為極微小的惡業不會有什麼影響,不應如是思惟。 寂天菩薩云: 剎那造作罪惡亦 長劫之間墮難獄 久遠輪迴積惡業 不趣善道無須言 百業經載: 惡業微小此些亦 無所謂想勿輕忽 零星之火如此引 草堆山高亦焚盡  所說般     同理,極渺小的善業亦能產生極大的果報,故不可認為僅如此微渺而輕忽。     阿利納王過去世生為窮人時,他有一把豆子,有一天他拿著這把豆子要去參加一個婚禮,依當時的習俗,要拿豌豆拋向新娘,於是他捧著一把豌豆準備前往。途中值遇釋迦如來正欲前往城裡,這時他對佛生起極大的清淨心,於是將那把豌豆對佛供養,其中四粒豌豆落入佛的缽中,兩粒觸及佛的胸口,以此異熟果轉生為南瞻部洲的轉輪聖王。以四粒豌豆落入佛缽中的果報,統治四大洲八萬年。兩粒觸及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報成為四大天王的永主者八萬年,另一粒的果報在三十三天與百施天王同掌統轄權。     若我等

《普賢上師言教》業力所顯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業力所顯     覆述一切業力所顯謂能顯輪迴從最頂處至最下面的地獄,所有無量無邊的快樂與痛苦的顯現皆不同,各個眾生皆要承受,完全依各個前世的善與惡的業力而顯現。 百業經載: 身俱眾生之樂苦 乃因業力能仁宣 業力各式各種以 造出各類輪迴眾 漂泊流浪於輪迴 業力纏網乃極大     有些人無論現今擁有多少權力與財富,但死亡來臨時,其中何者皆帶不走,唯有自己此生所積累的善惡業力緊隨自己,驅使投生輪迴的善惡趣之中。 王教訣經載: 歿時已臨國王趨赴往 受用財物親眷未能隨 生子此住何行何方亦 業乃影子般之相隨行  所述般     善惡業果目前好像看不著一般,但終究會受果報,故現在所造的善惡業,雖不會立即現前其果報,但任何時候都不會消逝,因緣具足時各自將承受其果報。 百業經載: 身俱眾生之業力 百劫隔亦果不爽 因緣具足之時臨 果報終必會熟開 功德寶藏載: 高空翱翔大鵬金剛鳥 當下雖暫不見其身影 然而其影與身無分離 因緣聚合之時定顯現 所述般     猶如飛鳥翱翔於高空時看不到其影子,但當其接近地面時,必定能見其影,善惡業力目前好像見不著般,但終究會受果報。     即使是一切業與煩惱的障礙悉皆永離的如來佛與阿羅漢,亦需承受自己的業力,更何況我等各個輪迴的眾生呢?     往昔,釋迦城內念憂(舍衛城)的尚生國王率軍攻打釋迦族,殺害八萬釋迦族人,這時如來佛突然頭痛起來,隨眾弟子問為何原因?佛陀講述:「過去世釋迦族人為漁夫,捕殺眾多魚類。一日,捕到兩條大魚,沒有立即把牠們殺死,而將牠們繫掛在竹竿上,大魚缺水乾涸、一直痛苦掙扎跳動,於是心想:『我們沒有罪過,這些人卻殺害我們,將來我們也要殺害他們。』以此業果這兩條魚投生為尚生國王與瑪拉洛大宰相,被殺的其他魚群轉生為他們兩人的軍隊,導致今日釋迦族被殺盡。當時吾乃漁夫的小孩,看到那兩條大魚乾涸痛苦掙扎時卻笑了起來,以此業感今日的頭痛。若吾未獲圓滿佛果的功德,則今日亦將被尚生國王的軍隊殺死。」     另有一回,如來佛的腳上刺入降香木刺,此乃如來佛過去世為菩薩時殺害黑人短矛的業力。     伏德越的聲聞乘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連亦因業力所感而遭外道殺害,目犍連與舍利弗兩位尊者經常前往地獄道與餓鬼道等惡道行持利益眾生之事。     有一回兩位尊者到地獄道,看到外道的導師光護滿淨投生於此,正承受各式各樣極大的痛苦

《普賢上師言教》業權果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業權果:對境上盛開。     造殺生惡業者出生於悲苦不樂的處境,狹窄山坳等地與危害生命險惡之地。     造偷盜惡業者轉生之處,田裡種出之果實受天災毀滅,樹上不結果實,或出生於惡處。     造邪淫惡業者出生於眾生不悅之糞便、污泥等不淨處。     造謊言欺騙惡業者出生於財物不穩固,常遭遇心生恐懼之外境違緣。     造兩舌惡業者出生於處境狹窄或礫石尖木混雜難行之地。     造惡口惡業者出生在如沙漠般酷熱或長滿尖刺芒草等自心不安樂之地。     造綺語惡業者出生之處,雖致力種田,然果報不好,四季顛倒不穩定之處。     貪心惡業者出生於栽植莊稼無法生長,時間不佳與饑餓、痛苦的劣處。     瞋心惡業者出生於時時刻刻常遭受恐懼傷害之地。     邪見惡業者出生於財富微薄、無有可依靠幫助者之地。     生者生子造果:其所行的業力延續愈來愈增長,此生來世皆痛苦無量無邊,又一直墮入無止境的痛苦,墮入時又造作諸多惡業,故一直增長,於輪迴中無量無邊漂泊流浪。 取善業因果     欲修持十善根,總體而言,首先需了知十不善業的過患與缺失,並發願誓諾持守不造此十不善的清淨戒律,即不殺生、不偷盜等共為十,稱為十善業。     能戒除殺生,改行放生,特別是放生即將被宰殺的有情,具有善功德。無需於上師或堪布前立誓允諾,僅需心中允諾誓願不殺此或彼眾生,或永遠不再造殺業等,若在上師及皈依境前發誓更是加倍功德。若僅隨意或偶爾不殺生仍不足,應心中誓諾無論如何,也不造此惡業,如此守戒是很重要的。     如果無法做到完全不殺生者,至少必須在神變月(藏曆一月)或薩迦月(藏曆四月)等戒殺,或每年每月數日不殺,或是藏曆每月八、十、十五、三十等日持守戒律不殺。此外立誓一年、一個月或一日等期間不殺生亦能得到極大的功德。     從前嘎達雅那尊者所在的城市有一位屠夫晚上受持不殺生戒而白天殺生,死後墮入日臨獄,白天在熾燃的鐵屋承受痛苦,夜晚則在越量宮由四天女圍繞侍奉,享擁安樂。     十不善皆永離後,即為十善根,故應好好修持對治惡業的善根。     身體守三戒     不殺生:永離殺生,救護眾生的生命。     不偷盜:永離偷盜,廣行布施。     不邪淫:持戒不淫,在家人不淫是時戒,出家人守淨行是長戒。     語言四善根     不謊:永離說謊欺騙,說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