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妙臂請問經》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一品菩提心利德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講述 持明慧露 《妙臂請問經》裡載述佛陀是非常廣大無窮的方法者,佛陀認為小乘弟子所學不是究竟成佛的道路,因為唯有透過菩薩的行持、如海如雲的修行方道,方能獲得正等正覺佛陀的果位。 小乘修行者證得阿羅漢以後,在滅諦的境界中如同睡覺一般,經過久遠以後仍需趨入大乘菩薩的修行道路。佛陀為了小乘者能前進於大乘的法道上,所以有了《妙臂請問經》裡的請教與開示。 開示的內容是,發起菩提心、行持菩提心以後,不管是睡覺,乃至任何時候,功德皆不會中斷。小乘的功德是會中斷的,而大乘菩提心的功德則不會中斷,佛陀以這種方式來帶領小乘弟子走向大乘究竟覺悟的菩提道路。第一個偈頌的涵義即是如此。 下一個偈頌講述的是,幫助一個眾生解決頭痛的問題,即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在這世上若能照顧到一個頭痛或生病之人,或是能幫助、照料一個可憐的人,功德亦是無量無邊的,因為你有想幫助他人的思想,而行為上也確實幫助了。 其中講述了佛在成道過程裡的一則故事,兒子用腳踢了母親的頭,所以到達了一個由因果顯現出來的妖魔兇道的島洲上,那裡的人的頭上皆遭受鐵輪旋絞,頭被砸破、腦漿噴溢。 他看到此景即發了一個菩提心,希望這些人不要受砸破頭顱、腦漿噴灑之苦,這些人的痛苦全由他自己一人代受即可,正因為如此的發心而轉生天界。 想要淨化一個眾生的苦、一個眾生的頭痛,即具有如此大的功德,那麼若能淨化每一個眾生的痛苦、解決每一個眾生的問題,讓每一個眾生得到快樂、遠離痛苦的狀態,則此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廣大、無量無邊的,所以我們要練習心胸寬大,為了一切有情眾生,應盡力做到對眾生有幫助的事情。 為了眾生,持續地行持對他人現世有幫助、究竟有幫助的事業,自己多麼辛苦也無所謂,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習的菩薩心態。 因為佛陀從古至今皆是為了一切眾生具足快樂與快樂的因,而犧牲自己的所有。如同捨身餵虎的故事,王子為了讓幾隻飢餓的老虎飽足,犧牲自己的生命,布施了身體,因此我們也要學習佛陀的精神,為了眾生、為了他人離開痛苦、趨向解脫,對於親朋好友等的事情,不要永遠放不下,一定要在菩提勝道上前進,這樣做才是最好的。 我們每天都要學習菩薩的道路,多苦也要自己克服,但在苦裡要有勇敢,勇敢的背後要有忍辱,忍辱的背後要有歡喜,歡喜的背後是要有智慧地修持忍辱,自己多苦都可以。 無論他人如何毀謗、如何恩將仇報,自己的心裡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