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1的文章

入菩薩行論 20210927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9月27日 རེ་ཞིག་སྒྲ་ལ་སེམས་མེད་ཕྱིར།། 聲音暫時無心故 བདག་ལ་བསྟོད་སེམས་ཡོད་མི་སྲིད།། 讚美之心不容有 བདག་ལ་གཞན་དགའ་ཞེས་གྲགས་པ།། 若謂讚我他人喜 དེ་ནི་དགའ་བའི་རྒྱུ་ཡིན་གྲང་།། 此為樂因然於我   གཞན་ནམ་ཡང་ན་བདག་ལའང་རུང་།། 或讚他人或讚我 གཞན་དགའ་བདག་ལ་ཅི་ཞིག་ཕན།། 令他歡喜我何益 དགའ་བདེ་དེ་ནི་དེ་ཉིད་ཀྱི།། 歡喜快樂屬於彼 བདག་གིས་དེ་ལས་ཤས་མི་འཐོབ།། 些許少分吾不得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聲音暫時無心故,讚美之心不容有」,我們常常在意讚美者講出來的讚美的話語或聲音,然而這些話語或聲音本身是沒有心的。沒有心的時候,就沒有我要讚美他的思想,因為語氣和口氣沒有心,所以它沒有想讚美的態度,不可能有啊! 你希望別人的語氣上喜歡你,但實際上別人的語氣本身沒有心識。沒有心識的時候,就沒有他很想讚美你這件事情,所以你不應該喜歡。它是無形、無意義的,喜歡對方說出這樣的聲音,就是一種不應該的事情。    「若謂讚我他人喜,此為樂因然於我」,也許有人想,哎!雖然他的語氣是沒有心識,可是說話者、讚美者會開心,他喜歡我,就是他看到了我的功德,所以對方開心的原因,我也是一起追求、在意這件事情,我也很開心。總而言之,親戚朋友或其他人,想讚美你的時候,在讚美者的心中有歡喜自在的道理,他是開心的情況下讚美你。    「或讚他人或讚我,令他歡喜我何益」,然而他開心對你有什麼好處?什麼都沒有,什麼好處都沒有。這件事情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這是他的開心而已,又不是你的開心。他讚美你的時候,他開心,是他的開心嘛!對你有什麼好處?一點都利益不到你,所以你一直在意追求他人要讚美我、讓我有名,這些有什麼用?    「歡喜快樂屬於彼,些許少分吾不得」,再説到這個讚美者所有的開心,心中歡喜地讚美你,這是存在讚美者他自己的心相續之中,由他來享受這些感受,讚美者自己本身享受這件事情。而你呢?這個快樂的任何一部分也享受不到。因為是不同的相續嘛!心相續不同,你是獲得不到任何東西。

佛子行三十七頌第三十五偈之三 20190109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9年1月9日  第三十五偈之三 ཉོན་མོངས་གོམས་ན་གཉེན་པོས་བཟློག་དཀའ་བས།། 煩惱習性對治難回遮 དྲན་ཤེས་སྐྱེས་བུས་གཉེན་པོའི་མཚོན་བཟུང་ནས།། 正知正念勝者持治劍 ཆགས་སོགས་ཉོན་མོངས་དང་པོ་སྐྱེས་མ་ཐག།། 貪等煩惱初始生起時 འབུར་འཇོམས་བྱེད་པ་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砸平行持即是佛子行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當我們的煩惱展現出來的時候,要把它當做是敵人。貪心的敵人、瞋心是敵人、痴心是敵人,貪瞋痴傲慢嫉妒是一種敵人。外在的世界裡,沒有真正的敵人。自己的嫉妒心、自己的瞋心、自己的恨心、自己的貪心等等,展現在自己的心中的時候,無論在任何的情況下,都無法讓自己快樂起來的,因為它們是敵人,消滅了我們的善思想,消滅了我們的解脫,善的真理都會被它們破壞了,所以認定他是敵人。要用正知正念,用善力的力量,用聽聞思考的修行真理來消滅煩惱的敵人。     有了正知正念,就不會產生煩惱。正知正念就好像是守護皇宮的軍士門衛,看守著煩惱一樣,或是站在高高的崗位上值班的守衛,面對隨時會來的煩惱敵人。     如果我們擁有正知正念的話,煩惱來不來,自己都能看得到的;如同門口值班站立的軍人一樣,所以經常、時時刻刻要有正知正念,察看煩惱來了沒有呢?察看業及煩惱展現了沒有呢?都要看著它,用什麼東西來看呢?用正知正念來看著它。     正知正念如同值班的軍人一樣,所以永遠要站在自己身口意的現前,用正知正念的態度來降低一切惡念惡行的展現,這是很唯要的一個觀念,所以當煩惱展現出來的時候,對治是很重要的。    《入菩薩行論》亦有載述,雙方手持利劍要打仗,當對方的利劍要砍下他的頭時,他手上的劍不小心掉到地上了,此刻他必須立即撿起這把寶劍來對抗一樣。我們在人生的生活裡,日夜分秒都需要有正知正念。有時正知正念跑掉了,就如同在打仗的現場,自己手上的兵器掉下一般,要立即撿起來,繼續跟對方抗戰。

佛子行三十七頌第三十五偈之二 20190109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9年1月9日  第三十五偈之二 ཉོན་མོངས་གོམས་ན་གཉེན་པོས་བཟློག་དཀའ་བས།། 煩惱習性對治難回遮 དྲན་ཤེས་སྐྱེས་བུས་གཉེན་པོའི་མཚོན་བཟུང་ནས།། 正知正念勝者持治劍 ཆགས་སོགས་ཉོན་མོངས་དང་པོ་སྐྱེས་མ་ཐག།། 貪等煩惱初始生起時 འབུར་འཇོམས་བྱེད་པ་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砸平行持即是佛子行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貪等煩惱初始生起時」,當貪瞋痴的煩惱一產生展現出來的時候,就要消滅、砸平,如同將軍拿着弓箭、刀劍消滅敵人般,用正知正念的將軍,並拿著佛法對治的劍和弓箭,來消滅貪心、瞋心、痴心等等一切煩惱,這是一種比喻。     忘記取捨是不好的,所以要取得善根的思想和行為,捨掉、不要的惡念和惡行,這樣的觀念持續思惟即稱為「正知正念」。具足正知正念,在我們的自相續之中不會產生煩惱,煩惱也不會靠近我們的,因為有正知正念的守候者存在。     「砸平行持即是佛子行」,如果讓貪心、瞋心、痴心的煩惱繼續發展下去的話,這些煩惱會砸掉自己的解脫勝道,以及自己美好的心情都會被貪心、瞋心、痴心的煩惱砸破、砸掉的,也會砸掉別人的美好心情及解脫勝道,所以貪瞋痴的敵人會讓自己此生不幸福,貪瞋痴的敵人會讓眾生在來世被綁架纏縛,無法脫離輪迴,所以就要用正知正念的佛法善的真理,將熟悉的煩惱、習慣性的煩惱、習氣性的煩惱降低。     心中存有煩惱的時候,不容易而且無法獲得喜悅與快樂。將煩惱藏在心中是不好,讓煩惱發展起來的時候,更是不好的。每一個貪瞋痴的煩惱業果,如同前行及很多論述、佛經裡所述般,每一個思想、心態都會造業,它會變成非常不好的一個果報,所以我們要控制習慣性的煩惱,用正知正念的佛法來對治它。

入菩薩行論 20200623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闡述 2020年6月23日 གང་ཞིག་དེ་འདྲའི་རྒྱལ་སྲས་སྦྱིན་བདག་ལ།       གལ་ཏེ་ངན་སེམས་སྐྱེད་པར་བྱེད་ན་དེ། 大菩薩聖眾    若對彼生惡 ངན་སེམས་བསྐྱེད་པའི་གྲངས་བཞིན་བསྐལ་པར་ནི།      དམྱལ་བར་གནས་པར་འགྱུར་ཞེས་ཐུབ་པས་གསུངས། 佛言彼心數  墮獄多劫報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今天說的是,如果對具有菩提心的菩薩,產生惡心和善心的時候,這兩種惡報和善報是不一樣的。以每日忙碌著利益眾生的雄心菩薩來說,若有人對菩薩產生惡的念頭,即使是一天內的短暫時間產生惡的思想有多少個剎那,隨即都會轉變成多少個劫的惡果。一個成、住、壞、空的時間加起來稱為一大劫。假若一天內都對菩薩產生惡的念頭的話,一天有多少個剎那,則每一個剎那都會變成一劫,繼而要承受出生在地獄道裡的果報。     對菩薩毀謗、傷害或在心中產生惡的念頭,無論時間的長短,全部都會以剎那來計算,每一個剎那都會轉變成一劫的時間而墮入地獄道裡,所以對菩薩產生惡的念頭和惡的行為,是一種非常非常嚴重的惡業。     佛也曾直接講述:「文殊啊!對菩薩雄心者產生惡的念頭、傷害的行為,無論時間的長短,這些時間會以剎那來計算,每一個剎那都變成一劫,且需於地獄道裡承受被火燃燒的痛苦果報。」這並不是隨口亂說,而是能仁佛陀親口宣說,佛會這麼說的原因是,若具有菩提心,方能展現出無邊的佛果功德。     再強調一次,對真正生起菩提心的菩薩產生惡的念頭,或者直接做傷害的行為,無論多久的時間都會以剎那來計算,每一個剎那都變成一劫,多劫裡都需承受地獄道烈火燃燒的痛苦。原因是菩薩最珍貴,菩薩離成佛很近很近,越接近成佛的時候,將會展現出更多利益眾生的事業,因此對具足菩提心的菩薩們,不要產生任何惡念惡行來對待。如果這樣做的話,就會有如此嚴重的惡果。     貢噶江即是印度四大江河之一的恆河,貢噶江邊的沙子非常多。如同貢噶江邊的沙子一樣多的佛塔全被毀壞的時候,這是一種無言可說的惡業,會造作累積出很多很多惡的業力。然相較於此惡的業力更甚者,莫若於對大乘菩薩生起破壞的心、破壞的行為。     貢噶江邊的沙子一樣多的

佛子行三十七頌第三十五偈之一 20190109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9年1月9日  第三十五偈之一 ཉོན་མོངས་གོམས་ན་གཉེན་པོས་བཟློག་དཀའ་བས།། 煩惱習性對治難回遮 དྲན་ཤེས་སྐྱེས་བུས་གཉེན་པོའི་མཚོན་བཟུང་ནས།། 正知正念勝者持治劍 ཆགས་སོགས་ཉོན་མོངས་དང་པོ་སྐྱེས་མ་ཐག།། 貪等煩惱初始生起時 འབུར་འཇོམས་བྱེད་པ་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砸平行持即是佛子行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今天講的是煩惱熟悉了以後,煩惱習慣了以後的狀況。    「煩惱習性對治難回遮」,當「煩惱」來的時候,我們從來沒有思考過、沒有計算過,煩惱是從何而來的呢?來了多少個煩惱呢?生起了多少煩惱呢?我們對煩惱完全沒有任何觀念的時候,這時煩惱遍照下去了,無數的煩惱自然而然在自己的相續中產生。     因為沒有管過它、沒有在意它、沒有知道它、沒有計算它,所以就非常熟悉且自然形成了一種習氣,或者煩惱在不知不覺中、偷偷摸摸地全都變成自己的習慣與習氣。        當煩惱形成習慣性的習氣之後,就會變得非常堅固、穩定。這時用佛法的對治也好,各種正知正念的對治方法也好,聽聞思考修法的對治等,都無法摧破這個堅定穩固的煩惱,因為太習慣了,且遍照下去了,煩惱擁有了我們的自相續和心相續,所以非常不容易摧破煩惱啊!     「正知正念勝者持治劍」,此時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法呢?我們要用「正知正念」來對治,正知正念就如同是一位英雄、勝者,他手持寶劍在砍殺敵人一樣。     有些正知正念的英雄將軍,他拿著佛法對治的弓箭,去消滅貪心、瞋心、痴心等所產生的一切煩惱。當煩惱一產生出來的時候,就立即砸平、立即消滅,此即是佛子行的意思。     意思是,當煩惱太重且令其自由肆意地發展下去的話,想用佛法來對治,這時佛法便很難對治得了這個煩惱,因為太熟悉、習慣這個煩惱了,這時正知正念英雄般的將軍,持握著正知正念的佛法對治力的武器來消滅貪瞋痴煩惱。

入菩薩行論 20200620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闡述 2020年6月20日 ཕན་པར་བསམས་པ་ཙམ་གྱིས་ཀྱང་།   སངས་རྒྱས་མཆོད་ལས་ཁྱད་འཕགས་ན། 僅思利眾心  彼福勝供佛 སེམས་ཅན་མ་ལུས་ཐམས་ཅད་ཀྱི།    བདེ་དོན་བཙོན་པ་སྨོས་ཅི་དགོས། 為利有情眾  何況歡勤行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僅思利眾心」,當心裡生起希望眾生獲得利樂的發心的時候,「彼福勝供佛」,這種發心的功德比供佛的功德更大。我們的心中生起想幫助、利益有情眾生的思想動機時,這種發心的功德遠比供養佛的功德還要大。     《禪定王經》載,每日以百千萬剎土裡各式各樣的珍寶供物供養莊嚴無量福慧兩足尊的佛陀,這樣供養的功德很大。但是在有慈悲心的情況下,生起願有情獲得利樂的思想動機,這樣的發心功德遠超過每日以百千萬剎土裡的寶物供養佛的功德。     意思就是,以無邊剎土裡的珍寶供物,供養無邊剎土裡珍貴究竟的覺悟者「佛」,這樣的功德是難以計數的。而具有慈悲心,也就是生起利樂有情的動機,這樣的功德遠比供養無邊剎土的佛的功德更大。     生起想幫助一個眾生的思想,就有這麼大功德,何況是想幫助所有天下的有情啊!每一個眾生都不留,為了幫助眾生發起願菩提心,為了幫助眾生行持菩提心,一直不停地行持,一切福德都給予眾生,一切智慧的功德都給予眾生,這種勝道、這種圓滿、這種福報是非常廣大的。     如前所述,僅僅對一個眾生生起利樂動機的菩提心,生起好的念頭思想,對眾生慈悲心的功德,比供養佛的功德大的話,那麼想要幫助所有有情的思想,想要幫助所有有情的菩提心,功德是更加不可思議地廣大。     總之,生起「為利有情眾」的菩提心,功德是不可思議地廣大。想讓一個眾生快樂或成佛上面,動了一個好的念頭,比供養佛的功德還要大的話,那麼想幫助所有天下的有情、想幫助遍虛空盡法界的眾生得到利樂,生起如此廣大的菩提心和慈悲智慧的心時,這樣的功德是無窮無邊的大,如此廣大菩提心的功德,超越所有的善根,因為菩提心是成佛最主要的基礎,最主要的源頭。 སྡུག་བསྔལ་འདོར་འདོད་སེམས་ཡོད་ཀྱང་།     སྔུག་བསྔལ་ཉིད་ལ་མངོན་པར་རྒྱུག 心欲離諸苦  奈何苦

入菩薩行論 20200619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闡述 2020年6月19日 གཞན་དག་རང་གི་དོན་དུ་ཡང་།        མི་འབྱུང་སེམས་ཅན་དོན་སེམས་གང་། 他人為自利  亦無利眾心 སེམས་ཀྱི་རིན་ཆེན་ཁྱད་པར་འདི།     སྔ་ན་མེད་པའི་རྨད་ཅིག་འཁྲུངས། 殊勝此願心  誠稀有難得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他人為自利,亦無利眾心」,眾心的眾是數量很多的意思,意指天下所有的有情。所謂有情是有心的活動、有心識存在的眾生而言。菩提心是祈願所有的有情全部都可以離苦得樂的心。樂的意思是希望將眾生安置於大乘菩薩行道中,直至臻達佛果位。但是此種利他的思想形態與動機所產生的力量,大多數人即使是為了自己也不曾生起過,更遑論是為了他人。意思就是說為了自己想成佛的念頭、想成佛的發心,如此特殊的菩提心是從來沒有產生過,也沒有動過這個念頭,念頭大部分是在追求此生的幸福,然而從未產生過想要遠離所有幻覺輪迴之苦的菩提心。連為了自我解脫而發願成佛的思想或動機也沒有,非但自己沒有產生解脫成佛的動機,更不可能為了其他眾生而發起利他之心。 「殊勝此願心」的意思,就是殊勝的菩提心,這是前所未有,非常甚稀有的,奇矣哉的圓滿之相。這個菩提心就是想成佛的動機、發心,以大乘的菩薩來說,不是只追求自己的成佛,而是希望一切眾生由無明幻想引起的輪迴之苦都要速疾淨化,發心將一切眾生安置在圓滿的佛果上,並擁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莊嚴佛身,這樣的發心是非常珍貴、非常圓滿的菩提心。大多數的人即使為了自己也不曾有過這種發心,也沒有想發這樣的菩提心來脫離輪迴,更不用說是幫助所有的眾生早日成佛的思想亦沒有生起過,所以此種菩提心是非常珍貴圓滿。 「誠稀有難得」,什麼是誠稀有難得?以凡夫而言,為了自己的解脫成佛,脫離輪迴的觀念不曾產生過的。若有發起欲令天下一切有情,早日結束、遠離輪迴之苦,早日獲得成佛果位,此種發心的動機就叫發菩提心,它是非常誠稀有難得。因為連自己想要成就佛果的動機幾乎都沒產生過,更不用說要帶領天下有情、有心識的眾生,在一切大平等之中都獲得成佛、獲得解脫的果位,這種發心動機是非常稀有罕見而不可思議的。所以,誠稀有的難得是這個意思。 འགྲོ་བ་ཀུན་གྱི་དགའ

持明即述20211107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天氣陰冷光線昏暗,如同飄蕩在輪迴中的狀態,此刻想起我的根本上師,天氣冷 霧霾厚 夢幻苦樂噴湧 你和我 我和你 徵兆多又多 南摩阿藏珠巴 南摩阿藏珠巴 南摩阿藏珠巴 南摩阿藏珠巴 上師 上師 上師 吾師吾想無憂苦 願情器皆了悟 悟皆空 想師呀 心歡樂 不平何有之 幻苦時 禪想上師相 人事物 一切皆受融 幻想故 苦心酸 觀想上師您 就平靜 說誰煩 心熟練正法 南摩阿藏珠巴 南摩阿藏珠巴 南摩阿藏珠巴 南摩阿藏珠巴 上師 上師 上師 高山平地到處遊 慧佛上師心中禪 聞思修 不間斷 長期聞思修就有法 教證佛法悟證佛果 南摩阿藏珠巴 南摩阿藏珠巴 南摩阿藏珠巴 南摩阿藏珠巴 上師 上師 上師 以電視劇《濟公》主題曲《鞋兒破帽兒破》格式填詞 持明仁增塔欽 2021年11月7日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入菩薩行論 20200618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闡述 2020年6月18日 ཕའམ་ཡང་ན་མ་ཡང་རུང་།    སུ་ལ་འདི་འདྲའི་ཕན་སེམས་ཡོད༑ 若父抑若母    誰具饒益心 ལྷ་དང་དྲང་སྲོང་རྣམས་ཀྱང་རུང་།   ཚངས་པ་ལ་ཡང་འདི་ཡོད་དམ། 天人及仙人    梵天無此心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菩薩的愛是廣大的愛,也稱為菩提心的愛,又稱為慈悲之愛。這種愛並非是侷限與自己相關為主的,菩薩的大愛是想幫助天下所有有情,所以幫助的對象不只是與自己相關、少數的人們,天下所有有情都是菩薩幫助的對象,可見菩薩的心胸猶如天空般的寬闊。天到哪裡,眾生就到哪裡;眾生到哪裡,菩薩的發心也到達哪裡,所以菩薩的發心是非常強大。         從古以來,父母的愛是此生當中對於子女的一種愛,父母希望子女此生當中的一切都能圓滿,因而給予子女教育和愛護。然而菩薩的大愛、菩提心慈悲之愛是父親和母親都無法給予的,而且世界上的親戚、好友也沒有這種愛。         菩薩的大愛是指想讓眾生解脫的思想、欲使眾生解脫的發心及態度,這種真愛,父母是無法給予的,父母只有讓子女吃飽、穿暖等的愛心。祈願眾生都能解脫及行持有關眾生解脫方面的事情,不論是父母或其他所有人都沒有如此的思惟和觀念。         不僅一般人界沒有這種思惟,人以外的非人也都沒有,甚至天界的天神或仙人也都沒有。一般仙人在禪坐中修行,多少在止觀的「止」上稍有成就,可是他們也沒有這種大愛,沒有這種菩提勝道究竟的愛。         天界中最大的掌權者梵天、百施天王等,他們也不一定有菩提心,所以梵天也沒有想讓眾生全都遠離痛苦的因和我執的心,以及離開痛苦的果。六道輪迴展現出來的每一種顯現,地獄道的苦、餓鬼道的飢渴、阿修羅道的戰鬥、畜生道失去自由的窘迫、天界因傲慢引起的懈怠、人道因貪心引起的生老病死等,針對這一切痛苦的因和痛苦的果都要淨化的菩提心、慈悲心,梵天、非人、天人以及父母等也都沒有。         慈悲的大愛、菩提心廣大無窮的愛,無論在天上或人間都沒有。超越人、超越凡夫眾生的思想心態的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以及心中產生菩提動機的愛心,一般眾生都沒有。         我們可想而知,周圍最保護我們的父母有

入菩薩行論 20200616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闡述 2020年6月16日 འདི་ནི་འཐད་པ་དང་བཅས་པར།  ལག་བཟང་གིས་ནི་ཞུས་པ་ལས། 如上述所說  妙臂請問經 དམན་མོས་སེམས་ཅན་དོན་གྱི་ཕྱིར།  དེ་བཞིན་གཤེགས་པ་ཉིད་ཀྱིས་གསུངས། 為利小乘者  如來親宣說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昨天講的是發起菩提心之後,繼而行持菩提心的真正涵意。若真實具足願行菩提心者,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菩提心所引起的功德與福德是不會中斷的。所以「如上述所說」的意思即是如此。 所引用的經典內容為何?源自《妙臂請問經》中妙臂菩薩提問後佛的回答。佛回答什麼?如若生起菩提心繼而行持菩提心,即使是睡覺抑或在任何時候,福德自然都會展現,菩提心的功德利益皆能具足圓滿。     爾時妙臂菩薩為何提問?妙臂菩薩是為了許多小乘的弟子而提問。小乘弟子的修行主要是為自己,為了自己要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範圍的苦海與綑綁,他想脫離而追求得證阿羅漢解脫的果位。所以佛陀為了這些追求解脫果位的小乘弟子,而說了大乘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怎麼說的呢?無論你睡覺或其他任何情況下,有願菩提心、行持菩提心的話,你的功德是完全不消逝並會持續存在的,佛這麼說了。就如同方才所述的《妙臂請問經》裡所載,佛陀講的原因是為了令小乘弟子能融入大乘的菩提道路。     佛陀怎麼講的?有菩提心的話,願意幫助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因此我要明瞭菩提心的真理,讓願、行二種菩提心恆時具足存在心中,發願在心裡,用在行持上面。如此承諾,將對眾生現世的快樂有幫助,對究竟成佛上也有助益,善根亦是無量無邊增長起來。 所以《妙臂請問經》裡面佛陀是這樣說的。當發起菩提心以後,無論是睡覺、生活,或行為上有些許放逸時,若內心具足相信菩提心時,剎那剎那間皆能增加福德資糧,而福德資糧在成佛之前亦皆不會中斷,所以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大的。這裡說到「為利小乘者」,小乘者的思想比較狹窄,相較大乘者之思想較為低微。為了令其脫離小乘的概念,使自我為主的思想形態改變,所以佛陀直接講了菩提心的功德利益。 སེམས་ཅན་རྣམས་ཀྱི་ཀླད་ནད་ཙམ།  བསལ་ལོ་སྙམ་དུ་བསམས་ན་ཡང་། 為有情首疾  然起療癒想 ཕན་འདོ

入菩薩行論 20200615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闡述 2020年6月15日 བྱང་ཆུབ་སྨོན་པའི་སེམས་ལས་ནི། འཁོར་ཚེ་འབྲས་བུ་ཆེ་འབྱུང་ཡང་། 發願菩提心  幻轉得善果 ཇི་ལྟར་འཇུག་པའི་སེམས་བཞིན་དུ།  བསོད་ནམས་རྒྱུན་ཆགས་འབྱུང་བ་མིན། 然不如行心  相續福德增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發願菩提心,幻轉得善果」,菩提心有發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種,或者稱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起願菩提心之後,「幻轉得善果」,幻轉指的是輪迴,在輪迴輪轉的幻轉裡即會得到善果,會展現出發起願菩提心的果報。 「然不如行心」,是指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不一樣,願菩提心與行持菩提不一樣之處在於,行持菩提心的善果是永恆長久的,會持續不停地展現出善果與功德,此即是行菩提心與願菩提心的差別。 仔細來說,發起願菩提心以後,其功德勝果會在我們輪轉於輪迴世界中熟開一次,或是熟開幾次之後,善果功德便用盡了,並非是一直出現,一直不停地增加功德或增加果報。而行菩提心不一樣在於,它直接在行為上行持,對眾生有著直接的關係,一直行持著六度波羅蜜多。不能說般若波羅蜜多,說六度就行了,因為般若波羅蜜多為三輪體空的六度,所以身為凡夫眾生的我們是不會有,但是會有六度行持的善德與福德。 若行持菩提心是以六度狀態的方法來行持,其善果與果報將永遠不停歇,會繼續不停地增加福德,所以行菩提心的功德是相續不停的,而願菩提心的功德則是一次或幾次便竭盡了。 གང་ནས་བཟུང་སྟེ་སེམས་ཅན་ཁམས།    མཐའ་ཡས་རབ་ཏུ་དགྲོལ་བའི་ཕྱིར། 此後為有情  無量得救度 མི་ལྡོག་པ་ཡི་སེམས་ཀྱིས་སུ།  སེམས་དེ་ཡང་དག་བླངས་གྱུར་པ། 立志不退轉  淨行受此心 「此後為有情,無量得救度」,此後的意思是說,願行菩提心產生了以後,從此開始,度化有情的事業會繼續不斷地出現。「無量得救度」是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會做到「利」現世快樂和「樂」究竟解脫相關之事。因為有菩提心的存在,所以得以救度無邊的眾生,這便是「無量得救度」的意思。 再者是「立志不退轉,淨行受此心」,我們以不退轉的心來受持菩提心戒、菩提薩埵戒,受持戒律以後,不退轉

佛子行三十七頌第三十四偈之五 20190108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圖片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9年1月8日  第三十四偈之五 རྩུབ་མོའི་ཚིག་གིས་གཞན་སེམས་འཁྲུག་འགྱུར་ཞིང་།། 惡口粗言攪動他人心 རྒྱལ་བའི་སྲས་ཀྱི་སྤྱོད་ཚུལ་ཉམས་འགྱུར་བས།། 佛子德儀行持亦毀損 དེ་ཕྱིར་གཞན་གྱི་ཡིད་དུ་མི་འོང་བའི།། 故而他人受擾心不悅 ཚིག་རྩུབ་སྤོང་བ་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斷除惡口即是佛子行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再者,師兄之間也是如此,惡口會有破壞,沒有惡口就會有團結,沒有惡口的地方會有喜樂,沒有惡口的地方會有自在,沒有惡口的地方,佛法的基礎會很圓滿,所以不說惡口就是佛子的行為。     因為一說惡口的話,他人的心會動盪起來了,煩惱也會起來了,所以不說惡口。永久說如理如法及慈悲智慧的話語來教導人心,即是佛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