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應自生喜(上)


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སྤྱོད་པ་ལ་འཇུག་པ།
《入雄心菩薩行論》
བྱང་ཆུབ་ཀྱི་སེམས་ཡོངས་སུ་གཟུང་བ་སྟེ་ལེའུ་གསུམ་པའོ།།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講述
(三)結行自他歡喜
應自生喜(上)
དེ་ལྟར་བློ་དང་ལྡན་པ་ཡིས། །
如是慧睿俱全以
རབ་དང་བྱང་ཆུབ་སེམས་བཟུང་ནས། །
清淨菩提心持握
མཇུག་ཀྱང་རྒྱས་པར་བྱ་བའི་ཕྱིར། །
爾後更為增長故
སེམས་ནི་འདི་ལྟར་གཟེངས་བསྟོད་དོ། །
斯此心抬應歡讚
往昔諸佛在成道的過程中,也曾於諸多如來佛、樂臻佛的現前發起菩提心,並且將諸佛都當成自己發起菩提心的證人。第一個原因是,在諸佛的現前發起菩提心,就不會亂來,會存有愧疚的心。第二個原因是,若是在諸佛如來的現前發起菩提心,祈願恆利眾生,如此發起菩提心、受持菩提心戒的承諾都會有佛的加持,因此為了成道而發起受持菩提心的一切事情都會圓滿。
圓滿受持菩提心戒之後,為了要達成菩薩行道,因此要認真守護所修持的事情。佛菩薩即是如此,所以我們也要同樣地學習。在受持菩薩戒以後,身口意都要運用在末法時代的眾生上,讓眾生得到現世快樂的利以及獲得寂靜涅槃、究竟大涅槃的真理。
昨天講述次第性的菩提心戒學都要仔細融入,次第的意思是指,現在捨離身體或布施身體等是不行的。首先一開始,可藉由一把草、一點點的食物等來練習菩提心的布施,而不是馬上就要大方地布施身體,凡是會後悔的布施都是不行的,因此要次第性、慢慢、仔細地研究與學習菩薩法道。
昨天兩個偈頌內容就是如此,我們應在次第性的情況下,修持菩薩行、守持菩薩戒。
受持菩薩戒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受持,另一種是在修行菩薩戒律境界至高無上而且具有菩提心之修行者的現前受持。在受持菩薩戒時,可以依據龍樹菩薩深刻受持的傳統教導與無著菩薩廣大受持的方法,以此二者雙融之下來受持。
受持菩薩戒的程序是,首先得受菩薩戒的戒律,而後守持菩薩戒,所以昨天所講的兩個偈頌是很重要的。
如果沒有瑜伽士的善知識或比丘的善知識在現前,你也可以在佛像的現前,或是觀想諸佛菩薩於自身現前而受持菩薩戒。
在受持菩薩戒之前,必須要發起菩提心,本來儀軌裡都有闡述。在每一個儀軌中,沒有發起菩提心而能夠受持菩薩戒的例子是從未發生過的。每當你去拜佛、繞塔的時候,都可以發願讓菩提心增長等,所以可以念誦昨天所講的這兩個偈頌。
要祝福自己的家人、親人等,或想要幫忙往生的親友超度時,先受持菩薩戒是最大的功德。一切善根裡受持菩薩戒,次第性地行持菩薩的行為,尤其是剎那間觀想菩提心,則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以上是針對昨天所講的兩個偈頌作補充。
「如是慧睿俱全以,清淨菩提心持握」,
今天講的是有智慧、有正知正念、具足不放逸的人一經受持菩薩戒以後,就會非常歡喜地為了利益眾生、饒益一切有情而行持菩薩的行為。既然已經發起菩提心,行持菩薩的行為,就要保持心情清淨、心情歡喜。
因為具有智慧,不會趨入一條狹窄且自私自利的道路,所以在大乘修行的成道上,要先受持菩薩戒,再行持菩薩的行為,這樣的道路是值得前進的。
受持菩薩戒的人要非常開心歡喜地守持菩提心、保護菩提心、守護菩提心,要歡喜自在地提高自己修行成道的精神,要思惟自己已經受持菩薩戒,就可以行持菩薩戒。
「爾後更為增長故,斯此心抬應歡讚」,之後每天都要增加菩提心的功德,如同先前《入雄心菩薩行論》所說般,如果要將菩提心的功德放進一個器皿裡的話,虛空都容納不下,可見菩提心具有如此廣大的功德。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極樂願文》 2.12懺悔未知自性罪之一

《入雄心菩薩行論》第六品修忍辱

印度那爛陀的大班智達寂天菩薩所寫的《入菩薩行論》是世界上闡述成佛道路、菩提行道上最究竟圓滿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