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捨一切之因(下)


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སྤྱོད་པ་ལ་འཇུག་པ།
《入雄心菩薩行論》
བྱང་ཆུབ་ཀྱི་སེམས་ཡོངས་སུ་གཟུང་བ་སྟེ་ལེའུ་གསུམ་པའོ།།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講述
捨一切之因(下)
由此可見,我們在一開始修持的時候,全然要遠離為了身體的自私自利、為了受用的自私自利、為了善根的自私自利,一旦遠離以後,才能進入大乘的成道,修成究竟涅槃。
也許有人會說:「我沒有想要達成究竟涅槃,所以我不需要遠離福德相關的有漏善根。」雖然你現在不想遠離,但是當身體與心分離的時候,終究仍會全部遠離。
如果沒有大乘修行方道的菩提心與迴向心等,你所做所行的善根、有漏的善根在一產生瞋心時,自然就會消失。即使善根沒有消失,當有漏的善根一次性的果報熟開在你身上時,自然也會遠離、耗盡善根,因此在尚未耗盡善根之前,為了眾生要捨離你所做所行的有漏善根。為了眾生解脫要全然捨離身體、受用與善根。
現在是自由自在的時候,捨離身體、受用與善根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捨離的心態,那麼會是什麼狀態呢?如同等死一般,因為如果你沒有發心與迴向成就大乘的勝道的話,總有一天凡夫有漏的善根也一樣會消失、不見,因此一定要融入大乘的勝道,進而獲得究竟涅槃,如此就要將身口意、受用及善根全數分給眾生,還要全然捨離自私自利、想掌控一切的思想,並且將一切都獻給眾生,這是非常重要的。
總結而言,為什麼要捨離善根呢?為什麼要將出家的善德施給眾生呢?因為要達成究竟涅槃,即要完全遠離自私自利。若要遠離自私自利,身口意、受用、善根都不能自私自利地藏起來,不能執著起來,不能綁架起來,要捨離善根以後,才能達成大究竟涅槃。
有人會想:「如果現在全都捨離,我該怎麼辦呢?」並沒有要你現在就放棄所有善根,心態上只要有這樣的想法:「即使我念誦一句『嗡 瑪呢 悲美 吽 釋』,一點點的善根也是為了眾生。」這樣才有機會形成廣大無窮的善根。
如果僅以自私自利的心態,則無論行持任何外在形象或物實上非常龐大的善根,甚至蓋成101一樣的高塔,則善根依然不會很大,只能獲得人天的果位而已。
若是為了眾生,即使僅以小小的紙張千辛萬苦摺成一座塔,在這善根上發起菩提心,遠離自私自利,捨離身口意、受用及善根的心態,而且迴向眾生,善根也會變得無窮無邊的大。
總之,是以心量的大小來評判善根的大小。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極樂願文》 2.12懺悔未知自性罪之一

《入雄心菩薩行論》第六品修忍辱

印度那爛陀的大班智達寂天菩薩所寫的《入菩薩行論》是世界上闡述成佛道路、菩提行道上最究竟圓滿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