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捨一切之因(上)
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སྤྱོད་པ་ལ་འཇུག་པ།
《入雄心菩薩行論》
བྱང་ཆུབ་ཀྱི་སེམས་ཡོངས་སུ་གཟུང་བ་སྟེ་ལེའུ་གསུམ་པའོ།།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講述
捨一切之因(上)
ཐམས་ཅད་བཏང་བས་མྱ་ངན་འདའ།།
盡捨布施後涅槃
བདག་བློ་མྱ་ངན་འདས་པ་སྒྲུབ།།
我之身心涅槃成
ཐམས་ཅད་གཏོང་བར་ཆབས་གཅིག་ལ།།
咸皆布施之同時
སེམས་ཅན་རྣམས་ལ་བཏང་བ་མཆོག།།
施予有情甚殊勝
「盡捨布施後涅槃,我之身心涅槃成」,我執有三方面,分為身體、受用及善根。這三者全都捨得,都能送給眾生,因此要有大方的心態。若能做到全都可以布施時,方能直接或間接獲得寂靜涅槃或大涅槃。
「咸皆布施之同時,施予有情甚殊勝」,如果身體、受用或善根其中任何一項,由於自私自利而留下自我使用的話,則無法展現大乘修行成道的力量。在大乘的教導中,從一開始就要將身口意、受用以及善根都獻給眾生,所以大方的布施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自己的心想獲得究竟涅槃、想成佛的話,即使善根之一的出家思想也不能執著,出家的善根、出家的一切圓滿狀態都要布施給眾生。可見想獲得究竟涅槃的人,連出家僧眾獲得戒律之功德利益,也一定要為了利益眾生而貢獻。
出家的動機各有不同,結果也會有所不同。有一種人的動機是為了獲得人天果位,這種人終究得不到寂靜涅槃,更不用說究竟涅槃,最多只能獲得普通的人天果位而已。若有這種思惟也要捨離,而要展現出將自己的一切都能獻給眾生的心態,要具備為了究竟涅槃而出家的心態。
經常提到要將身口意、受用、善根都送給眾生、布施給眾生。為什麼要將福德相關的善根布施給眾生、為眾生捨掉善根呢?因為形成福德資糧相關的一切善根,僅能獲得人天的果位而已。假若出家僧眾的思想形態裡沒有想為利益眾生而成佛,一旦出家戒律成熟時,本身僅能到達天界與人界的果位,所以要捨掉僅能獲得人天果位而已的善根,這也僅是了悟「人無我」與「法無我」的一種順緣而已,並不是真實的因。
如同火一直燃燒的時候,同時木頭也會燃燒起來。當木頭燒完以後,火就會熄滅。如同福德相關的善根果報盛開以後,終究會耗盡。
可見若是想要全然遠離煩惱障與所知障,則福德相關的善根都要迴向眾生、布施眾生,才會自然圓滿展現出大解脫的究竟涅槃。
重點是,什麼是解脫?解脫就是將錯誤的事情改變成正確的事情,即是解脫。知道錯誤是錯誤,即是解脫,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知道錯誤以後,將錯誤改為圓滿的狀態,即是解脫。
實際上,究竟涅槃就是將錯誤改為圓滿而已,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卻將一切錯誤、業及煩惱都認為是事實、究竟的存在,那麼永遠改變不了,這就是凡夫的錯誤思想,因此知道錯誤,並且將錯誤改成元始的樣子,這就是究竟涅槃的思想與行持,也會展現出結果。
與福德相關的很多法門即是苦集滅道裡的道諦,佛法的道諦本來就不是永久的,其本身自然會遠離的。因為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漏的善根、福德之善根自然會融入大乘的修道裡。如同渡海到達彼岸之後,自然無須把所乘坐的船隻拖上岸一樣,因此最終自然會遠離一切道諦的法門。
達到究竟成佛、究竟涅槃的時候,自然就會遠離、捨離世間法的一切有漏善根。遠離一切有漏善根以後,才會示現究竟成佛。可見世間法的一切有漏善根都存在的情況下,並且獲得究竟涅槃,這是不可能,因為達到究竟涅槃的時候,自然就會遠離一切有漏的善根。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入雄心菩薩行論》
བྱང་ཆུབ་ཀྱི་སེམས་ཡོངས་སུ་གཟུང་བ་སྟེ་ལེའུ་གསུམ་པའོ།།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講述
捨一切之因(上)
ཐམས་ཅད་བཏང་བས་མྱ་ངན་འདའ།།
盡捨布施後涅槃
བདག་བློ་མྱ་ངན་འདས་པ་སྒྲུབ།།
我之身心涅槃成
ཐམས་ཅད་གཏོང་བར་ཆབས་གཅིག་ལ།།
咸皆布施之同時
སེམས་ཅན་རྣམས་ལ་བཏང་བ་མཆོག།།
施予有情甚殊勝
「盡捨布施後涅槃,我之身心涅槃成」,我執有三方面,分為身體、受用及善根。這三者全都捨得,都能送給眾生,因此要有大方的心態。若能做到全都可以布施時,方能直接或間接獲得寂靜涅槃或大涅槃。
「咸皆布施之同時,施予有情甚殊勝」,如果身體、受用或善根其中任何一項,由於自私自利而留下自我使用的話,則無法展現大乘修行成道的力量。在大乘的教導中,從一開始就要將身口意、受用以及善根都獻給眾生,所以大方的布施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自己的心想獲得究竟涅槃、想成佛的話,即使善根之一的出家思想也不能執著,出家的善根、出家的一切圓滿狀態都要布施給眾生。可見想獲得究竟涅槃的人,連出家僧眾獲得戒律之功德利益,也一定要為了利益眾生而貢獻。
出家的動機各有不同,結果也會有所不同。有一種人的動機是為了獲得人天果位,這種人終究得不到寂靜涅槃,更不用說究竟涅槃,最多只能獲得普通的人天果位而已。若有這種思惟也要捨離,而要展現出將自己的一切都能獻給眾生的心態,要具備為了究竟涅槃而出家的心態。
經常提到要將身口意、受用、善根都送給眾生、布施給眾生。為什麼要將福德相關的善根布施給眾生、為眾生捨掉善根呢?因為形成福德資糧相關的一切善根,僅能獲得人天的果位而已。假若出家僧眾的思想形態裡沒有想為利益眾生而成佛,一旦出家戒律成熟時,本身僅能到達天界與人界的果位,所以要捨掉僅能獲得人天果位而已的善根,這也僅是了悟「人無我」與「法無我」的一種順緣而已,並不是真實的因。
如同火一直燃燒的時候,同時木頭也會燃燒起來。當木頭燒完以後,火就會熄滅。如同福德相關的善根果報盛開以後,終究會耗盡。
可見若是想要全然遠離煩惱障與所知障,則福德相關的善根都要迴向眾生、布施眾生,才會自然圓滿展現出大解脫的究竟涅槃。
重點是,什麼是解脫?解脫就是將錯誤的事情改變成正確的事情,即是解脫。知道錯誤是錯誤,即是解脫,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知道錯誤以後,將錯誤改為圓滿的狀態,即是解脫。
實際上,究竟涅槃就是將錯誤改為圓滿而已,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卻將一切錯誤、業及煩惱都認為是事實、究竟的存在,那麼永遠改變不了,這就是凡夫的錯誤思想,因此知道錯誤,並且將錯誤改成元始的樣子,這就是究竟涅槃的思想與行持,也會展現出結果。
與福德相關的很多法門即是苦集滅道裡的道諦,佛法的道諦本來就不是永久的,其本身自然會遠離的。因為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漏的善根、福德之善根自然會融入大乘的修道裡。如同渡海到達彼岸之後,自然無須把所乘坐的船隻拖上岸一樣,因此最終自然會遠離一切道諦的法門。
達到究竟成佛、究竟涅槃的時候,自然就會遠離、捨離世間法的一切有漏善根。遠離一切有漏善根以後,才會示現究竟成佛。可見世間法的一切有漏善根都存在的情況下,並且獲得究竟涅槃,這是不可能,因為達到究竟涅槃的時候,自然就會遠離一切有漏的善根。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