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自然的業有十不善業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བདག་ནི་མི་ཤེས་གཏི་མུག་པས།།
我因愚痴之故由
རང་བཞིན་ཁ་ན་མ་ཐོའ་མ།།
自然惡業皆造作
བཅས་པའི་སྡིག་པ་གང་ཡིན་ལས།།
戒業造作之何者
གང་ཡང་རུང་བ་བགྱིས་པ་རྣམས།།
形成諸多惡行業
輪迴流轉的十二因緣,第一個是「無明」,而無明即是愚痴。由於愚痴的原因,因此凡夫形成自然的業,這部分昨天已經大概講述過。
「自然的業」是指,凡夫眾生一旦動了這種念頭即是惡業,而行持這種事情就是造作惡業,因此稱為「自然的業」。另一種是「戒業」,即是佛陀制定下來的戒律的業,例如出家人不能割草及過午不食等此些是佛陀直接制定下來的出家戒律,而菩薩戒則是以不傷害眾生,以及幫助有情眾生等的戒律,違犯這一切相關的戒律即是戒業。
自然的業有十不善業,其中身業有三,即是殺生、偷盜、邪淫;語業有四,即是惡語、妄語、兩舌及綺語;意業有三,即是貪心、瞋恨心與愚痴。這些皆為自然的惡業,而之所以會一直形成自然的惡業是因為心中具足無明,因此在不知、不明的情況下,不懂取捨而造業。
無論誰造作十不善業,即是造作自然的業,而戒業則是出家僧眾所造作的業,佛陀制定許多不同的戒律來規範出家僧眾的行為,例如不能割草、過午不食等,因為害怕在割草的過程中傷害眾生的生命,過午而食,則會讓腹中的細菌、微生物等眾生感到不舒服,在山上喝水時,要先過濾,避免飲入水中的微小眾生。
我們曾造作各種十不善業等自然的業,應於怙主的現前懺悔。首先,我們要知道愚痴即是無明,無明即是輪迴的根源。由於不明,才會墮入輪迴輪轉下去,如果能夠清楚明白這個道理,則沒有墮入輪迴的機會。
在平常日子裡,只要心裡動了一個念頭,即會形成善或惡的業力,念頭造業是最快的。動念而後行持,即是造作惡的行為或善的行為,這是粗部的狀態。
我們要淨化多劫裡的惡業,而佛陀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淨化其惡業,可見惡業形成以後,就不容易淨化。不容易淨化惡業乃因無明,全然因為無明跟隨著眾生的時間太久了。
「我因愚痴之故由,自然惡業皆造作,戒業造作之何者,形成諸多惡行業」,今天的偈頌闡述的是,因為自己非常愚痴的原因,因此造作一切自然的惡業與戒業,這一切已造作的業,要清楚地認得它、想淨化它、想刪除它。若具足這樣的觀念,則在每天的日子裡,心中都有佛法。
我們經常說佛法很重要,所以聽聞佛法更是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將聽到的佛法、知道的佛法道理都運用在心裡。在每天的日子裡,佛法要學得起、想得起、做得到,多多行持佛法的道理,而不是將佛法放在一旁。
無論我們聽聞多少法門,獲得多少訣竅,若是沒有謹慎因果業力,則會變成法門不清淨。一旦法門不清淨,則出家戒、菩薩戒及密乘戒也都不清淨。可見自己要增長自己的善業,自己要淨化自己所違犯的自然的業與戒業等惡業,如此方能法門清淨,心中存有學佛的道理。
總之,不要聽聞佛法以後,就將佛法放置一旁。有些人覺得寫一些文章或做一些善的事情,即是佛法,然而寫文章宣揚佛法及行持善業,這些只是與佛法相關的事情而已,究竟的佛法是要做到、想到,並時時刻刻以正知正念將佛法運用在生活與心情之中,這才是佛法,所以大家要加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入雄心菩薩行論》第六品修忍辱

《極樂願文》 2.12懺悔未知自性罪之一

《極樂願文》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一、觀想淨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