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有生就一定有滅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བདག་ལ་མི་འཇིགས་སུ་ཡིས་བྱིན།།
誰能施予我無畏
འདི་ལས་ཇི་ལྟར་ངེས་ཐར་ཞེས།།
此中何以度脫離
གདོན་མི་ཟ་བར་མེད་འགྱུར་ན།།
肯定變為如是狀
ཇི་ལྟར་བདག་ཡིད་བདེ་བར་འདུ།།
何以安樂住於此
「誰能施予我無畏,此中何以度脫離」,因為我認為自己今天不會往生,所以不用害怕,但是誰能給我們這樣的把握呢?任誰都沒有這種把握。我們的生命時時刻刻都存在於無常的掌握之中、無常的爪牙之中,猶如風中的油燈一般,因此沒有人可以給予我們今天絕對不死的把握。
在沒有人可以確保不會死的情況下,心裡卻覺得自己不會往生、沒有產生過任何對無常的恐懼,這實在是一種不起作用的假象。
所有人都要面對無常,看到或聽過地獄等三惡道的痛苦都是真實存在,雖然口說不害怕死亡,但是心中仍然是極為恐懼,這是一種矛盾,可見無法遠離死亡的恐懼。
當一位聖者對你說,不要害怕死亡,是有方法可以面對死亡的,或是自己感覺已經獲得證悟而不怕面對死亡的恐懼。然而面對臨終中陰、法界中陰與墮入三惡道的痛苦等,心中卻沒有任何把握,僅是口中說不害怕,這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我如何可以離開這可怕的輪迴世界呢?當有一天人生無常來臨時,我如何遠離對無常的恐懼呢?有何是不懼怕無常的真理呢?可見現在就要尋找可以脫離對無常恐懼的辦法。
有生就一定要面對死亡無常,因為有生就有滅。當面對死苦的時候,有什麼對治的方法呢?有什麼辦法不會死呢?當死亡來臨時,如何能保持心情輕鬆的狀態呢?學習佛法應有什麼樣的態度呢?現在就要多多思惟這些問題。
「肯定變為如是狀,何以安樂住於此」,《圓滿夜經》載,明天不會無常,誰也不知道,所以今天就要立即行持究竟善道,因為一個人生下來,並非和死亡的大軍隊成為朋友。在未遭遇無常以前,我們都要做好內心的佛法與行為的善道,因為有一天死亡必定會來臨,因此我怎能安安心心地坐在這裡,或安安心心地忙於其他凡夫為主的事情呢?
當對自己心中的智慧和慈悲,永不畏懼輪迴苦海的痛苦、面對死亡的痛苦,以及窘迫性的痛苦來臨等,絲毫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再忙於其他事是不對的。
我們每天生活在忙碌之中,仍要尋找面對死亡的對治方法,不能只是每天開開心心、輕輕鬆鬆地玩樂。
《贈益友書》載:「地或之於虛空間,有些已生然無死,此汝豈曾視見否,聽或仍起疑慮思。」經典中載述,無論是地下或天上的眾生,從出生以後就一直活著、不會死亡,你看過、聽過或懷疑過嗎?其實從沒有這樣的眾生。
因為有生就一定有滅,一切眾生都要面對無常,無論天界、人界,任何地方都是一樣,只是生命時間的長短而已。
總之,在我們遭遇死苦之前,首先要開心、歡喜自在地過日子。此外,要尋求未來面對死苦等痛苦時,心裡要俱全不害怕、勇氣的真理。以這兩種角度來讓自己過得更好、更圓滿、更開心一點。
持明慧露
總有一天,我們一定要面臨身心分離,身體會經由火葬、天葬而消逝。現在在燦爛的陽光下活得開開心心,卻只有安樂自在與懈怠,從來沒有想到任何解決未來面對死苦及脫離久遠輪迴的問題,這是不好的。
因為自己心中已有所證悟或是別人對自己說明了一些道理,所以不怕面對死苦,然而卻沒有全然的把握。
可見我們要思惟,當面對死苦時,內心不害怕的真理是什麼?如何不會墮入三惡道?如何遠離生死輪迴?若是認為現在生命還存在,不用想這麼多,則如同明天或是後天將會沒有食物,但是今天卻什麼都不想、不準備,這種的狀態也是一種愚痴。
總之,面對死亡之痛苦自然會來,在死苦來臨以前有機會可以改變,然而卻一點也沒有想要改變、想要出離,只在生活之中安安心心、歡喜自在地玩樂,內心從沒有想增加聽聞、思考、禪坐佛法,這是不行的。
總之,我們必須增加每天修行的真理,並將現在反反覆覆的快樂變成堅定永恆的快樂,方能有一天成為堅定永恆的快樂者,因此在死亡來臨之前,心中要圓滿修習很多佛法的道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極樂願文》 2.12懺悔未知自性罪之一

《入雄心菩薩行論》第六品修忍辱

《極樂願文》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一、觀想淨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