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修持本尊、依靠本尊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持明慧露
在關鍵時刻,我們需要一個依靠、一個皈依的對境及一個對治,如此則不會有任何的恐懼,此皈境即是本尊。
本尊是哪一尊佛菩薩都可以,主要是自己喜歡、相信為主,但是必須認真地修持。若沒有認真修持,則和本尊不熟悉。如果和智慧尊佛菩薩不熟悉,則無法時時時刻見到祂,得到祂的加持,例如:若是我們和一個人不熟悉,彼此之間完全沒有聯繫,則想相聚吃飯也不容易,所以熟悉是很重要的。
如何與本尊熟悉呢?我們需要修持、觀想、禪修本尊。一旦熟悉以後,才能時時刻刻親見本尊。當親見本尊以後,無論是撰寫論述或行持任何利益眾生的事情,自己的成道過程都能非常堅固穩定地前進,非常大圓滿,所以在成道的過程裡應修持本尊、依靠本尊,心中才能永遠展現出對治的力量。
當生老病死窘迫的海浪噴湧時,需要有對治的力量;當輪迴的苦幻顯現時,也需要有對治的力量;如果想要脫離輪迴,也需要有對治的力量;想要成就解脫,更需要有對治的力量,這對治的力量即是修持本尊。
若是現在生存中有親見本尊,則在臨終中陰或其他中陰亦能看見本尊,如此自己就不會有任何恐懼、可怕的輪迴幻覺與中陰的幻覺。可見想要獲得此力量,即要修持本尊,如持咒、觀想、打坐,如此熟悉本尊是很重要的。
但是僅熟悉一次是沒有用的,如同人與人之間彼此不熟悉,則無法了解他人真正的想法、真正的看法、真正的做法,熟悉本尊也是如此。人與人之間不熟悉或只是少許熟悉,或是內心之間沒有真正的熟悉,則一切都會失敗的,同樣沒有與本尊熟悉也是如此。
我們想要脫離輪迴,但是卻一直在妄念中輪轉,所看到、所想到、所碰到的事情都是輪迴景象裡的人事物,完全沒有練習及熟悉生起次第的本尊觀修,在自相續之中沒有盛開過本尊一切慧德的真理,因此我們要熟悉本尊、依靠本尊,自己的心中永遠要具有這樣的力量。
總之,在凡夫世界裡晃起來、躲起來、忙起來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真理的存在,方能解脫成佛。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持明慧露
在關鍵時刻,我們需要一個依靠、一個皈依的對境及一個對治,如此則不會有任何的恐懼,此皈境即是本尊。
本尊是哪一尊佛菩薩都可以,主要是自己喜歡、相信為主,但是必須認真地修持。若沒有認真修持,則和本尊不熟悉。如果和智慧尊佛菩薩不熟悉,則無法時時時刻見到祂,得到祂的加持,例如:若是我們和一個人不熟悉,彼此之間完全沒有聯繫,則想相聚吃飯也不容易,所以熟悉是很重要的。
如何與本尊熟悉呢?我們需要修持、觀想、禪修本尊。一旦熟悉以後,才能時時刻刻親見本尊。當親見本尊以後,無論是撰寫論述或行持任何利益眾生的事情,自己的成道過程都能非常堅固穩定地前進,非常大圓滿,所以在成道的過程裡應修持本尊、依靠本尊,心中才能永遠展現出對治的力量。
當生老病死窘迫的海浪噴湧時,需要有對治的力量;當輪迴的苦幻顯現時,也需要有對治的力量;如果想要脫離輪迴,也需要有對治的力量;想要成就解脫,更需要有對治的力量,這對治的力量即是修持本尊。
若是現在生存中有親見本尊,則在臨終中陰或其他中陰亦能看見本尊,如此自己就不會有任何恐懼、可怕的輪迴幻覺與中陰的幻覺。可見想要獲得此力量,即要修持本尊,如持咒、觀想、打坐,如此熟悉本尊是很重要的。
但是僅熟悉一次是沒有用的,如同人與人之間彼此不熟悉,則無法了解他人真正的想法、真正的看法、真正的做法,熟悉本尊也是如此。人與人之間不熟悉或只是少許熟悉,或是內心之間沒有真正的熟悉,則一切都會失敗的,同樣沒有與本尊熟悉也是如此。
我們想要脫離輪迴,但是卻一直在妄念中輪轉,所看到、所想到、所碰到的事情都是輪迴景象裡的人事物,完全沒有練習及熟悉生起次第的本尊觀修,在自相續之中沒有盛開過本尊一切慧德的真理,因此我們要熟悉本尊、依靠本尊,自己的心中永遠要具有這樣的力量。
總之,在凡夫世界裡晃起來、躲起來、忙起來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真理的存在,方能解脫成佛。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