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面對死苦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རེ་ཞིག་གསོན་ཚེ་འདི་ཉིད་ལ།།
現前存活之時際
མཛའ་དང་མི་མཛའ་དུ་མ་འདས།།
怨親諸多已滅逝
དེ་དག་དོན་དུ་བྱས་པའི་སྡིག།
為彼所造之惡業
མི་བཟད་གང་ཡིན་མདུན་ན་གནས།།
苦果皆呈己現前
「現前存活之時際,怨親諸多已滅逝」,先不論及往昔生死輪迴中的一切,僅是此生存活之時,我們已形成許多業力,而大部分的業力都是惡的業力。形成惡業主要是因為喜歡與不喜歡而分別出冤親,對仇敵形成瞋恨的業力,而對親人卻造作貪婪的業力。然而這些冤親的對象終究皆會遭遇無常,遑論過去生的冤親,此生當中許多貪瞋的親友、怨敵,亦已於無常中往生消失。
往昔曾經非常認真、非常努力幫忙的親人,以及極為瞋恨的敵人,如今僅存回憶而已。在模模糊糊的記憶裡,回想自己過去多麼認真,在這些親人身上花費多少時間,形成多少貪心的業力,而為了消滅自己不喜歡的敵人,瞋恨的思想與行持上創造多少業力,但是他們都已面對死苦,不見了。
「為彼所造之惡業,苦果皆呈己現前」,親人與仇人對我們皆沒有任何幫助,然而過去或此生當中執著的親人與敵人,對我們完全沒有影響嗎?並不是,吾等為了他們而形成的瞋恨及貪婪的惡業,悉皆存在於心中的相續與現前。
往昔的親人、仇人皆已消逝,但是對親人的貪心而造作的惡業與對敵人的瞋恨而造作的惡業,若沒有運用共同法門菩提心的四種對治力來懺悔,一切業力則自然而然會存在於自己的心中無法消失。
此些惡業會影響未來的生生世世,乃至於輪迴至苦難的地獄道(難獄)、窮苦的餓鬼道、愚痴的畜生道之中,受盡無數的痛苦,因此對於一切曾造作的惡業,我們必須於心中生起極為後悔之心,在諸佛如來現前不藏不密地懺悔,發誓自己以後永不做錯地懺悔,否則被惡業染污是不好的。
昨天我發布了一篇文章,講述太陽下的影子,無論人到達哪裡,自己的影子自然而然會跟隨著。《王教訣經》載:「歿時已臨國王趨赴往,受用財物親眷未能隨,生子此住何行何方亦,業乃影子般之相隨行。」在佛陀教導國王的訣竅中所述,當有一天國王面對死苦時,相伴的隨眾、富有的財產、摯愛的親友都無法跟隨,如同國王等面對死苦的人,無論投生到哪裡,唯有善惡的業力會自然地跟隨著。
佛陀同父異母的弟弟難陀不想出家,因此佛陀示現給難陀看因出家而投生至三十三天的善果,亦示現給難陀看因沒有出家而形成之惡業,其所感招地獄燃燒之火的惡果。
對每一個親人仇敵因貪瞋所形成的惡業,都會存在於自己的心相續與現前,如同無論大人物到哪裡,皆有一群人去安排接待般。因為貪愛親人與瞋恨仇敵而形成的惡業,於我們往生時,如同接待大人物的人群般,這些惡的業力皆會牽引著我們。
由此可見,惡的業力不能無關緊要地放著,若有菩薩行相關之破戒,即毀損菩薩戒的支墮、根本墮,念誦《三十五佛懺悔文》是很好的,並加上多愛護眾生及多行持令眾生離苦得樂之事業。若是破損密乘戒律,則可修持薈供以及金剛薩埵的法門,並練習看順情器世界的一切,特別是金剛師兄與上師,誓諾再不破戒、造作新的惡業。
我們在此生當中,遑論過去與未來,以現在的狀態而言,為了親人與仇人而形成許多業力,此些窘迫性的惡業會令以後遭遇無數苦難,這些不淨、不好的一切都會跟著自己,如影隨形。
總之,每天要動善的念頭與行持善的行為來懺悔曾造作的惡業,善念與善行包括佛法相關的聞思修,特別是行持思考相關的校稿時若能好好地懺悔,即可淨化一切惡業,積聚福德資糧,減少惡的業力,而後十地五道的境界會慢慢增上,最終證悟成佛,以及饒益無量無邊有情的力量都會展現出來的,加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極樂願文》 2.12懺悔未知自性罪之一

《入雄心菩薩行論》第六品修忍辱

《極樂願文》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一、觀想淨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