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捨離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ཐམས་ཅད་བོར་ཏེ་ཆས་དགོས་པར།།
全然皆須捨棄離
བདག་གིས་དེ་ལྟར་མ་ཤེས་ནས།།
因吾無知此理故
མཛའ་དང་མི་མཛའི་དོན་གྱི་ཕྱིར།།
喜愛不喜為彼等
སྡིག་པ་རྣམ་པ་སྣ་ཚོགས་བྱས།།
諸種業障造作矣
「全然皆須捨棄離」,當有一天面臨死亡無常的時候,自己生活居住的處所、自己相關愛惜的一切、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自己的國家及社會中的一切人事物,全部都要捨離。「全然」即是「全部」,「全部」的意思是自己長期執著的所有項目,包括外在的對境、內在的親戚朋友,所有的人事物都必須要捨離。
捨離的原因是,我們執著的一切本來就是有為法,其存在於無常之中,並不是堅定穩固的存在。若是世上有任何的人事物是堅定穩固的存在,就不是無常。無常乃因萬事萬物皆於剎那、剎那中變化,並非堅定穩固、恆常不變。
事實上,一切諸法從來沒有生過、沒有住過,也沒有滅過,猶如昨夜的夢境一般,這世界的一切自然而然就會顯現出來,但是一切諸法的本體是空性,顯現則存在於虛相之中,所以一定要捨離。
如果一切諸法的本質是真實且堅定穩固,顯現也是不假且長期穩固的存在,則不會是無常。一切諸法皆無常是因為這是有為法,臨終時全然帶不走,全都要遠離,唯有自己獨自一人面對死亡。
當說到無常的時候,地方也是無常,親戚朋友也是無常,敵人也是無常,家人也是無常,一切財富也是無常,甚至衣食受用、醫療等都是無常。在面對死亡時,現世的一切全都要捨離,而後會去哪裡呢?會投生到未來的世界,也就是所謂的來世,自己獨自一人投生到下一世,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
當死亡時,我們的心相續還未中斷,但是我們的身相續已經中斷了、無常了,可能會火葬、地葬或天葬,唯有自己的心相續獨自進入中陰身,尋找來世。
「因吾無知此理故,喜愛不喜為彼等,諸種業障造作矣」,一般凡夫並不清楚這種無常的狀況,也沒有深入仔細地研究,所以為了親戚朋友而造作許多各種各樣惡的業力,因為要救他們、護他們,甚至造作殺生的惡業。
為了自己喜愛的親戚朋友,在貪著他們的情況下,造作許多惡的業力,然而在死亡的時候,此些惡業會跟隨著我們到下一世,然親戚朋友則不會跟隨。
此外,為了降伏仇敵或是不喜歡的人,因而生起瞋恨心且造作許多殺生、偷盜等身之惡業,以及心中生起無數的恨心及邪念。當我們面對無常死亡的時候,這些瞋恨的業力也會跟隨著我們,如同我們的影子一般。亦猶如鳥類飛到高空上,雖然在地面上看不到牠的影子,可是當鳥類到達地面時,影子自然而然就會顯現出來。
同樣的,為了喜歡的親戚朋友,以貪心為主而造作惡的業力。為了仇恨的敵人,以瞋恨心、嫉妒心為主,也造作一切惡的業力,於是各式各樣的惡業就形成起來。惡業不但對自己有壞處,對他人也有壞處,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對他人也沒有助益,而起貪心和瞋心背後的主因是痴心。
凡夫眾生造作惡業是因為不明瞭自己死亡時,一切的人事物都帶不走,都要遠離,唯有業力跟隨自己。由於自己的愚痴,不知道喜歡的或者不喜歡的一切都無法永遠跟隨著自己,舉凡所有的人事物,從小到大自己執著的心情和執著的項目,一切對境最終都會遠離的。
可是凡夫眾生心裡從來沒這樣想過,因此必須遠離各種惡業,否則造作惡業,定將產生惡果,而行持善業,則會有善果,但是大部分凡夫眾生皆造作許多惡業。
凡夫眾生造作諸罪業的源頭是無明,無明就是不明。在不明的情況下,凡夫眾生造作各式各樣的業力,這是明天要講述的偈頌內容。
總之,我們的心中應盡量動善的念頭,所行的一切皆以善根為主,這一切善念、善根是與習氣相關,所以此生當中每天的日子裡,應分分秒秒降低思想之中貪心、瞋心、痴心的念頭,而行為上也應行持善業,這樣是最好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極樂願文》 2.12懺悔未知自性罪之一

《入雄心菩薩行論》第六品修忍辱

《極樂願文》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一、觀想淨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