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浴佛偈頌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དེ་བཞིན་གཤེགས་དང་དེ་ཡི་སྲས་རྣམས་ལ།།
法界臻佛及其佛子眾
རིན་ཆེན་བུམ་པ་མང་པོ་སྤོས་ཀྱི་ཆུ།།
珍寶所成寶瓶妙香水
ཡིད་འོང་ལེགས་པར་བཀང་བ་གླུ་དང་ནི།།
圓滿充盈滿溢於其中
རོལ་མོར་བཅས་པ་དུ་མས་སྐུ་ཁྲུས་གསོལ།།
妙歌樂韻齊共迎沐浴
先前已圓滿講述如何觀想珍寶所形成以作浴佛的浴屋。釋迦牟尼佛圓滿莊嚴,佛意是十力具足,佛身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佛語是六十妙音。如同圓滿勝俱之諸佛如來,以及行持菩薩勝道之十地五道境界者也於意中觀想,迎請降臨受供沐浴。
「法界臻佛及其佛子眾,珍寶所成寶瓶妙香水」,偈頌中提及「法界臻佛」,即是究竟圓滿、無言可說的智慧與慈悲雙融之大境界,證悟、臻達此境界的即是佛,因此持明新譯為「法界臻佛」。我們為了淨化自己與一切有情眾生因身口意所造的惡業,因此對法界臻佛及其佛子菩薩們行持浴佛的供養。
由黃金、珍珠、瑪瑙、銅、鑽石等稀貴珍寶形成的寶瓶,盛滿了八種功德圓滿的淨水,此圓滿寶瓶之淨水,妙香四溢,令見聞者心生歡喜。
「圓滿充盈滿溢於其中,妙歌樂韻齊共迎沐浴」,珍寶寶瓶內的妙香淨水,具足豐富滿滿之祥瑞、圓滿徵兆,旁側同時有樂音及歌詠等。在浴佛的過程中,以音樂與歌唱等供養佛的慧耳,以珍寶寶瓶內的妙香淨水供養佛的慧身,而意上則以恭敬禮拜的清淨心來供養諸佛如來。
當妙歌音樂齊揚,行持浴佛之時,我們的心態上亦要具足菩提心的真理,從而增長福德資糧,積聚智慧資糧,且成道上的一切障礙及污染日益淨化,智慧的境界則自然而然越趨增長,此乃浴佛之功效。
重點是,祈請諸佛如來及眾佛子降臨明亮、妙香的浴屋,以珍寶所形成的寶瓶盛載之妙香淨水浴佛,周圍亦有樂音及歌詠等供養。供養浴佛之後,即能淨化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惡業,此乃浴佛偈頌之內容。
持明慧露
佛沒有任何污染,因為佛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其種種肉體已淨化成透身,即通透智慧遊戲的身體,所以無有任何污染。行持供養浴佛之目的是,為了將自己身口意上的一切污染悉數淨化,從而於解脫的道路上越走越穩固,圓滿地行持精進波羅蜜,並讓忍辱波羅蜜實現在自己的心中,而且智慧波羅蜜能永久地盛開於自己的本性之中。如此我們成佛的力量就能越益增強,具足福慧資糧,並能獲得「人無我」、「法無我」的境界。
我曾經翻譯過《淨水沐浴法》,以究竟的狀態而言,己身亦是佛的壇城,洗淨自己的身體即如同浴佛一般,但這是修行境界高者才有的思想型態與觀想的本領。
平常人通常會在諸佛如來的現前修誦淨水變成滿千世界、鮮花變成滿千世界、妙樂變成滿千世界、境界變成滿千世界等諸多圓滿之供養,而此處的供養是浴佛,供養時自己若具足一切圓滿的思想,這種供養既不用花錢,亦不用花力氣。
總之,在思想上應具足大乘的浴佛心態,而在觀念上亦不放棄行持利益眾生的事情。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持明新譯講述
དེ་བཞིན་གཤེགས་དང་དེ་ཡི་སྲས་རྣམས་ལ།།
法界臻佛及其佛子眾
རིན་ཆེན་བུམ་པ་མང་པོ་སྤོས་ཀྱི་ཆུ།།
珍寶所成寶瓶妙香水
ཡིད་འོང་ལེགས་པར་བཀང་བ་གླུ་དང་ནི།།
圓滿充盈滿溢於其中
རོལ་མོར་བཅས་པ་དུ་མས་སྐུ་ཁྲུས་གསོལ།།
妙歌樂韻齊共迎沐浴
先前已圓滿講述如何觀想珍寶所形成以作浴佛的浴屋。釋迦牟尼佛圓滿莊嚴,佛意是十力具足,佛身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佛語是六十妙音。如同圓滿勝俱之諸佛如來,以及行持菩薩勝道之十地五道境界者也於意中觀想,迎請降臨受供沐浴。
「法界臻佛及其佛子眾,珍寶所成寶瓶妙香水」,偈頌中提及「法界臻佛」,即是究竟圓滿、無言可說的智慧與慈悲雙融之大境界,證悟、臻達此境界的即是佛,因此持明新譯為「法界臻佛」。我們為了淨化自己與一切有情眾生因身口意所造的惡業,因此對法界臻佛及其佛子菩薩們行持浴佛的供養。
由黃金、珍珠、瑪瑙、銅、鑽石等稀貴珍寶形成的寶瓶,盛滿了八種功德圓滿的淨水,此圓滿寶瓶之淨水,妙香四溢,令見聞者心生歡喜。
「圓滿充盈滿溢於其中,妙歌樂韻齊共迎沐浴」,珍寶寶瓶內的妙香淨水,具足豐富滿滿之祥瑞、圓滿徵兆,旁側同時有樂音及歌詠等。在浴佛的過程中,以音樂與歌唱等供養佛的慧耳,以珍寶寶瓶內的妙香淨水供養佛的慧身,而意上則以恭敬禮拜的清淨心來供養諸佛如來。
當妙歌音樂齊揚,行持浴佛之時,我們的心態上亦要具足菩提心的真理,從而增長福德資糧,積聚智慧資糧,且成道上的一切障礙及污染日益淨化,智慧的境界則自然而然越趨增長,此乃浴佛之功效。
重點是,祈請諸佛如來及眾佛子降臨明亮、妙香的浴屋,以珍寶所形成的寶瓶盛載之妙香淨水浴佛,周圍亦有樂音及歌詠等供養。供養浴佛之後,即能淨化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惡業,此乃浴佛偈頌之內容。
持明慧露
佛沒有任何污染,因為佛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其種種肉體已淨化成透身,即通透智慧遊戲的身體,所以無有任何污染。行持供養浴佛之目的是,為了將自己身口意上的一切污染悉數淨化,從而於解脫的道路上越走越穩固,圓滿地行持精進波羅蜜,並讓忍辱波羅蜜實現在自己的心中,而且智慧波羅蜜能永久地盛開於自己的本性之中。如此我們成佛的力量就能越益增強,具足福慧資糧,並能獲得「人無我」、「法無我」的境界。
我曾經翻譯過《淨水沐浴法》,以究竟的狀態而言,己身亦是佛的壇城,洗淨自己的身體即如同浴佛一般,但這是修行境界高者才有的思想型態與觀想的本領。
平常人通常會在諸佛如來的現前修誦淨水變成滿千世界、鮮花變成滿千世界、妙樂變成滿千世界、境界變成滿千世界等諸多圓滿之供養,而此處的供養是浴佛,供養時自己若具足一切圓滿的思想,這種供養既不用花錢,亦不用花力氣。
總之,在思想上應具足大乘的浴佛心態,而在觀念上亦不放棄行持利益眾生的事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