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五自圓滿」和「五他圓滿」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一品菩提心利德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講述
接下來要講述的是「滿」,是指「五自圓滿」和「五他圓滿」。「五自圓滿」中第一個「滿」是我們投生為人,自己已經具足圓滿了。 第二個「滿」是自身五根具足,若五根不具,例如沒有眼睛或耳朵等,很多時候會非常辛苦的。但是有些沒有眼睛的人比有眼睛的人厲害,我們弟子之中就有這樣的人。
因為五根具足,又在佛法的央地、佛法的聖地、有佛法的地方出生,此是第三個「五自圓滿」的部分。 第四個「滿」即是業際顛倒,業際顛倒的意思是因果顛倒,將不是善認為是善,把殺生也當成是善道等等即是因果顛倒。
若是出生在因果業力顛倒的地方,就沒有機會學習慈悲的佛法,無法學習緣起法,也無法學習空性的法門,所以出生在因果顛倒的地方是不行的。 我們現在得到人身了,五根具足了,也在佛法的央地出生了,又沒有出生在因果顛倒的地方。因果顛倒是最嚴重的,因為外道有一種「傷害眾生是正道」的說法,所以有殺害無數牛羊等類似的行為,此即是因果顛倒。 第五個「滿」是對佛教信心具足。五自圓滿就是自己有五種具足圓滿的狀態,在大圓滿隴千心髓前行裡全部都有說明,這就是「五自圓滿」。
「五他圓滿」是如來佛展現在此娑婆世界,以十二行誼的樣貌示現在尼泊爾出生、在印度成佛等等,佛在世俗的現前皆展現出來了。 而後佛又宣講了佛法,第一轉法輪宣講「苦集滅道」,第二轉法輪闡述「性空緣起」,第三轉法輪講述「種性如來藏」,第四轉法輪宣說「密法」的法門。佛的展現及佛宣講佛法即是「五他圓滿」其中的兩種圓滿。 雖然佛有宣講佛法,但有佛教住世才可稱為圓滿。雖然佛有時候曾出現過、也宣講佛法,但是佛教的勝道和究竟的教證二量都不見了,類似這樣的情況也會有的。而現在佛展現過、佛也宣講過佛法、教證二量的佛教仍然存在,有信心具足的人一起修持、所以密乘誓言清淨者仍然有即身成佛的機會等等,這都表示法教的存在,以上是「五他圓滿」的第三種「圓滿」。
但如果僅僅是法教存在,大部分的人卻沒有趨入佛法、沒有接觸佛法、沒有相信佛法、沒有學習佛法的話,這是沒有用的。現今佛展現了,宣講佛法了,佛教仍然存在,我們也已經進入佛門,並在學習佛法之中,此即是第四種「圓滿」。
但進入佛門以後,若只是隨便看書了解佛法,在解脫上是不容易有成就的。一位活生生的善知識每天講經,每天修正、改進你的惡念惡行,每天都讓你增加智慧、慈悲的力量。如此珍貴的善知識引領你、珍貴的善知識教導你,這即是「五他圓滿」中的第五個「圓滿」。
「五自圓滿」是自己具足了五個圓滿,加上他方俱全的五個圓滿,還有八暇,暇滿身難得的意思就是如此。 「勝者則可獲究竟成就,此身獲得若未成辦則,往後豈能再獲此圓滿」,暇滿身如此難得,當一個人證悟究竟的時候,人生的意義也全部都達成了。今生已經得到了暇滿的人身,但如果浪費如此難得的暇滿人身,沒有做任何改進自己內心的事情、沒有行持善道的事情,當再投生的時候,下輩子能否再獲得如此難得的人身是很大的問題。
人身難得,加上要有「八暇」、「五自圓滿」、「五他圓滿」,這樣的人身是非常甚稀有的,下輩子能再得到人身是不容易的。青蛙等畜生道中各式生命型態如此繁多,還有數不完的螞蟻,如佈滿大地的灰塵般這麼多的地獄道眾生,如恆河沙般之多的餓鬼道眾生,如釀酒後所剩之酒糟般多的畜生道眾生等等,數量上是不可計數之多,所以能獲得難得人身是極為不容易的。
「往後豈能再獲此圓滿」,這是得不到的意思,以後有這麼好、這麼殊勝人身的機會是得不到的,人身不會時時刻刻從天上掉下來,或從地上蹦出來,所以此生已獲得難得的人身,在陽光燦爛之下,每天要在信心具足、相信具足、開心具足的情況下,多加研究佛陀慈悲的法道。除了自己要走大比丘釋迦牟尼佛講述的慈悲道路之外,也要讓別人走,還有除了自己學習智慧之外,也要讓他人學習智慧等等。
這次《入菩薩行論》原本想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講,可是好像無法簡單地講,因為有些部分不解釋清楚是不行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