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業分為善業、惡業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一品菩提心利德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講述
སྡིག་པ་ཤིན་ཏུ་མི་བཟད་བྱས་ན་ཡང་།།
惡業極為窘迫形成亦
དཔའ་ལ་བརྟེན་ནས་འཇིགས་པ་ཆེན་པོ་ལྟར།།
依靠英雄巨恐淨化般
གང་ལ་བརྟེན་ནས་ཡུད་ཀྱིས་སྒྲོལ་འགྱུར་བ་།།
若依菩提心則速救脫
དེ་ལ་བག་ཅན་རྣམས་ཀྱིས་ཅིས་མི་བརྟེན།།
不放逸者為何不依靠
業分為善業、惡業兩種,造作惡業的果報是痛苦,行持善業的果報則是快樂。善與惡悉全由自己的心所創造,之後經由行持而熟開善或惡的力量,最後形成果報,如同播下青稞米或大米等不同的種子到地上以後,等到禾稻成熟時,則會有青稞米或大米不一樣的收成。
「惡業極為窘迫形成亦,依靠英雄巨恐淨化般」,日常生活裡所動的念頭,必會展現出善的行為或惡的行為。有些人造作無數的惡業,甚至造作非常窘迫、恐怖的惡業,如無間罪。如果犯下極大惡業的話,那麼要用什麼方法來消除呢? 依靠勇士除畏是一種比喻,比如你想要去某一個地方,路途當中可能會遇上老虎、猛獸,或是壞人、強盜等等,若是自己一人獨自前往的話,則窒礙難行,因為可能會遇到很多危險的事情。
如果有一群非常英勇、仁義道德俱全、威力俱全、武術俱全的勇士一同陪伴你的話,一旦遇到剛才所說的猛獸、強盜、壞人侵襲的時候,就不會害怕了,因為這一群英雄會幫助你度過難關,有他們陪伴及協助你,一下子就能越過危險的路程而到達目的地。
「若依菩提心則速救脫,不放逸者為何不依靠」,同理而言,無始劫以來,我們因為自私自利、無明、我執而造作了非常多的惡業,那麼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惡業呢?淨化惡業的方法就是菩提心。有了菩提心以後,這些強大的惡業、可怕的惡業、造作出來的惡業皆會淨化,無需再承受惡業果報的痛苦,因為菩提心的勝道可以淨化、刪除尚未成熟的惡業。 為什麼不放逸的人不依靠菩提心呢?即是應該要依靠菩提心的意思。依靠心中產生的慈悲、智慧一如之菩提心是最主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要依靠菩提心。
在論述裡也有很多的載述,如同與勇士們一起同行般,即不會害怕危險的路程,若在菩提心的勝道上行持、修習、禪坐、證悟成功的話,我們心中的惡業、行中的惡業都會消除,這是最大的真理。
總之,我們時時刻刻應讓尚未生起的菩提心產生起來,讓已經產生而未增長的菩提心繼續增廣;亦要幫助尚未生起菩提心的眾生產生菩提心,讓已經產生而未增長菩提心的眾生增廣菩提心,依此種方式來具足圓滿菩提心的勝道,這是今天第一個偈頌的意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