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讓輪轉的思想停下來的勝藥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一品菩提心利德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講述
持明慧露
我們已經投生為人類的形體,所以生老病死是無法避免的。每天的日子裡有很多好壞心情互相輪轉的機會,此是因為對境而形成,有些對境的來臨不一定是這輩子的因,也有可能是上輩子造成的。
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如被傷心、瞋心等等煩惱窘迫,最主要需要什麼呢?佛陀所研究過的這些思惟是非常需要的,我們應多加練習。佛陀於久遠的成道裡到底研究出什麼呢?佛陀研究出讓輪轉的思想停下來的最大勝藥,就是菩提心。
在這世界上,對於一切複雜、煩惱窘迫的事情,想要徹底解決根基上的問題的話,解決的方法就是菩提心,這與現代科學家所研究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佛陀在三大阿僧祇劫、非常久遠的成道日子中研究出來的結果就是,眾生在心情上遭受煩惱窘迫的時候,其最好淨化、對治的方法即是菩提心。
佛這麼厲害的原因是,祂經過很長的時間針對心的研究,以致增加了菩提心、開悟了智慧、增廣了慈悲,所以佛說的是正確無誤的。
佛是覺悟尊,也是我們娑婆世界最大的導師,祂研究出來的結果是,若你想讓心輕鬆安樂自在,想使心裡的結都解開、解脫,心裡要有智慧與慈悲,心裡要自在,想要越來越增加人生自在、圓滿的狀態的話,最需要的就是菩提心。
有些腦子不正常的瘋子和正常人比起來,正常人的智慧是略勝一籌,因為有些瘋子的思想一直在不實際的層面上輪轉、一直不停地說話,相較起來我們的智慧是高一層的。
同樣的,佛菩薩研究出凡孩眾生的思想猶如瘋子一樣不停地輪轉,若凡孩的我們想要擁有高覺悟者的思想,則要練習菩提心,才能達到更高一層的智慧境界。 如前所述般,智慧、慈悲一如就是菩提心,此即是今天第一偈的重點。
第二偈的重點則是,有菩提心的善根會永久存在,從發起菩提心直到我們成佛之前,透過迴向以後,這些善根將永久存在、不會消失。
善根的意思是,我以利益眾生為主,有人煩我的時候,我不煩惱對方;他人罵我,我不回罵;他人欺蔑我,我不欺蔑他。無論他人怎樣對我,我發一個菩提心,舖上一條慈悲的路,用智慧來度化他人,這樣形成的善根將永遠存在,不會壞滅的。
其他身體、語言所造的善根,如念咒、念經、磕頭,或是身體上行持不殺生、金錢財物上一些小小的幫助,如果其中沒有發菩提心的話,一次性的善根就沒有了。我們所作所行就像我們經常說的,時時刻刻要具足菩提心,要發起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這裡一直提醒大家。
菩提心是永恆保存善根的真理,所以一定要發起菩提心,如同佛發了菩提心以後,才成佛。若是沒有發起菩提心的話,佛也無法成佛。菩提心是要發自內心,當生起菩提心以後,行持菩提心的道路才會一切圓滿。 人生想要過得快樂一點的話,便要運用多一點慈悲、智慧一如的菩提心,如此心則會寬寬的、鬆鬆的、不緊張,那麼一切也就會在無所謂的狀態中展現出來。反正這個世界原本就不是長久永恆的,過了幾十年就得走了,在人生結束之前,對自己好,不傷心;對別人好,不恨心。
別人怎麼做是他人的事情,別人怎麼想是他人的思想,但如果我們能度化得了對方,就一定要幫忙他,在自己身口意的教育之中幫忙他,以自己好的思想來引導他,令其壞的思想轉變成好的思想。另外在金錢財物方面,如果能幫助到他的話,就盡量幫助。
如果他是有福報之人,就一定能幫上一些,因為他過去的因緣具足、順緣具足的話,就可以幫上一些。如果幫不上的話,也已經對自己負了責任,自己要開心,然後每天好好認真的聽聞、思考、修持佛法,並於法道上前進直至成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