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其餘善根猶如芭蕉樹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一品菩提心利德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講述
དགེ་བ་གཞན་ཀུན་ཆུ་ཤིང་བཞིན་དུ་ནི།།
其餘善根猶如芭蕉樹
འབྲས་བུ་བསྐྱེད་ནས་ཟད་པར་འགྱུར་བ་ཉིད།།
結生一果展現即永盡
བྱང་ཆུབ་སེམས་ཀྱི་ལྗོན་ཤིང་རྟག་པར་ཡང་།།
菩提心寶樹恆時圓滿
འབྲས་བུ་འབྱིན་པས་མི་ཟད་འཕེལ་བར་འགྱུར།།
果實盛展不減繁增茂
菩提心就是慈悲的心,要眾生遠離幻覺輪迴的苦;菩提心就是智慧的心,當眾生遠離輪迴的苦以後,將其安置在解脫成佛的果位上,所以智慧、慈悲雙融的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發自內心的動機,令心寬闊的道路,這是大乘菩薩才有的,小乘則沒有究竟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善根是很大的,其他的善根則是一次性的,果報受用以後,自然就竭盡了,此即為「其餘善根猶如芭蕉樹,結生一果展現即永盡」的意思。芭蕉樹是一種果樹,如果把它的樹皮一層一層剝除,到最後完全找不到任何精髓,其他的善根則如同芭蕉樹一年結果一次般,結完果實以後,就沒有了。
「菩提心寶樹恆時圓滿,果實盛展不減繁增茂」,這裡提到其他的善根是指身體形成的善根和語言上的善根,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話,雖然身體和語言所創造的善根果報仍會成熟、展現,但是果報盛開以後,將無法永恆的存在;反之,菩提心如同珍貴圓滿的摩尼寶樹般,它的果實結成以後,非但不會用完、也不會消失,反而會越來越增長。可見菩提心的善根永遠毀壞不了,在證悟菩提、證悟佛果之前,善根會一直存在。
發起菩提心需要從內心的動機之中、深信之中展現出來的。菩提心有別於身體與語言的善根,先有了發自內心的世俗菩提心,而後再展現出勝義究竟的菩提心,因此菩提心猶如圓滿摩尼寶樹上的果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首先我們的心中應具足菩提心,再行持菩薩道路,這種善根生生世世都會存在,直至成佛之前都不會消失,因此菩提心的善根是最廣大無窮的。
提到菩提心以外的善根,是指身體、語言所形成福德的善根,或解脫相關的善根。解脫相關的善根是得證小乘阿羅漢的所有善根,它與廣大無窮的大乘菩提心是不一樣的。有了大乘菩提心,一切形成的善根就會永久存在,成為福德增加、智慧圓滿的大善道、大菩提,這是殊勝的善根。
其他在語言、身體上的善根則像芭蕉樹一樣,當一次性的果實展現出來以後,就不會再有了。我們在語言與身體上的一些善根,得到了一次的人天果位以後,善根便不會再持續下去,如同芭蕉樹展現出一次性的果實一樣。
一次性的身體上或語言上所形成的善根,獲得投生天界、人界的果報,圓滿地享受些許善果,一旦享受完畢以後,福報就耗盡了。
菩提心就是,祈願一切眾生皆可離苦得樂的慈悲心,並將一切眾生皆安置於如同釋迦牟尼佛之智慧、慈悲、力量無窮無邊的菩提大道之果位上。菩提心所形成的善根是永遠不會毀損、永遠不會消失的,菩提心所形成的果實在證悟菩提之前都會永久存在的。菩提心是最好的、最佳的、最圓滿的,因此一定要學習菩提心、修持菩提心、禪坐菩提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