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菩提心是珍貴的思想


《入雄心菩薩行論》
第一品菩提心利德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講述 
持明慧露 

菩提心是一個珍貴的思想,可是在凡夫的世界裡和我一樣的凡人(師自謙),經常無法產生的一個念頭就是菩提心。若能生起菩提心,凡夫眾生的名字也能變成菩薩的名號,實際的狀態也會變成菩薩的樣子,且能受到天神及人界敬拜,其原因即是菩提心有極大的功德。 
從古至今,輪迴的源頭就是沒有菩提心,反而具足自私自利的心,所以我們才會在久遠的輪迴世界裡輪轉下去。若能發起菩提心,就能有解脫勝道的機會。如果具足菩提心,就會開始放棄自私自利,也就是放棄以自己為主、自己的家庭為主,希望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順利的心態,都會變成平等的心態,能夠如此是非常甚稀有的。 
你看全世界的人,無論群眾也好、個人也好,都是以自己為主,並沒有想到他人,所以這個世界才會發生很多災難與不淨、不好的事情。如果想要有具足圓滿的社會,就要有具足圓滿面對社會的心情;如果想要有具足圓滿的家庭,就要有變成具足圓滿家庭的思想,這全都依靠菩提心,如此才是最圓滿的。如前所述般,菩提心需慈悲與智慧雙融的樣子,方為最好。 任誰有菩提心,即是其健康的源頭。因為此人的思想很簡單,如同「沙門四法」所說,無論誰打你,你都不還手;不管誰罵你,你都不回口,有如此心態者,則自他相換、自他平等的思想即會悉數展現在自己的心中。如此每天的心情皆是光明、自在、平等,沒有任何苦悶、可怕的事情來窘迫自己的心,所以這種人會身體健康、心情輕鬆的。 
首先要有不自私自利的心情,有了這種簡單、平靜、自在、甚稀有的心情,那麼從第二個剎那開始,好心情就可以保持下去,正知正念亦是如此。 
總結而言,剎那間展現出菩提心相關的思想、世俗菩提心的時候,就如同在一大塊的鐵上面加了冶金露或所謂的銀水,鐵加進銀水以後,再以溫火或烈火燃燒起來,鐵的顏色就會變成黃金的顏色,這就是銀水的作用。 同樣的,心中具足菩提心,有圓滿利他的思想與行持,那麼最圓滿、最究竟佛果的功德也會呈現出來,所以菩提心是很偉大的。 
發起菩提心的對象,第一個是自己,若是自己未發菩提心,將會在傷心、悲心、無明幻覺之中過一輩子。雖然看似是學佛的樣子,但是在心情上面,自己的一顆心也無法控制,仍然在悶悶不樂的狀態之中過日子。
 尤其是有些人雖然已經入了法門,但是法門不清淨,沒有清淨持守皈依戒、小乘出家戒、大乘菩薩戒或密乘的誓言等等,甚至有些人還混雜在戒律污染之中。 身為修行人必須法門清淨、誓言清淨,在法門、誓言清淨的狀態之中,再產生菩提心,以及追求覺悟的心,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就已經利益到自己了。再則法身的本事會在自己的心中展現出來,而後將以報身、化身的樣子來度化他人。 
當自己心中俱全菩提心,自己的心中有覺悟的思想、覺悟者的心情和行為的時候,無論你說任何一句話、做任何一件事,都會利益到眾生,對相關的人們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真正生起菩提心的時候,你已了悟了本心,這稱為「勝義究竟的菩提心」。而在剎那間生起世俗菩提心的話,剛才所說的一切功德也會具足的。 有菩提心、有善的思想,即是在圓滿狀態之中行持利他的思想者,即使對他人摸一個頭,或加持一下,或念一段經文,或說一聲:「哈囉!」,甚至一個笑容都會有效果的,所以要練習菩提心,加油! 若不知道菩提心的話,就不知道要以慈悲為主,也不知道有情眾生原本都是從空性中展現出來的,於是就在幻覺之中迷失下去,所以要對有情眾生發大慈悲心,祈願幻覺趕快結束。 
猶如一個晚上在做夢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在做夢,我們想要叫醒他一般。眾生一直都在無明幻覺之中忙碌,不明白一切原本都是空性展現出來的,為了不明的眾生,所以我們要發起菩提心,讓他們趕快睡醒。 
發起菩提心以後,應將幻覺無明的眾生都安置在成佛的果位上,這種思想是極其需要的,有了這種思想以後,要「行」菩提心,盡力行持這件事情,才會讓我們大家都幸福。 
幫助到眾生而獲得的幸福是最幸福、最開心的。若只是幫助到自己,這種開心是非常有限的,能幫助到他人而獲得的開心是一種最圓滿的開心,所以我們要這樣練習。 菩提心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在你的社會裡、你的人群中、你的家庭裡,互相都要發起菩提心,加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極樂願文》 2.12懺悔未知自性罪之一

གླིང་ལྔ་མཚོ་བཞིས་རི་མོར་དོད་པའི་མཐུན་སྣང་གོ་ལ་ཟླུམ་པོའི་རྩེར།།

《極樂願文》 供養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