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願文》 四、發清淨祈願之三十六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四、發清淨祈願之三十六
過去只要是印度的法門皆北傳至西藏,不是只傳入西藏保存而已,從古至今經由寺院裡的佛學院,將印度的法門加以翻譯弘揚,使其有系統的保存,讓佛法的教法證法得以完整圓滿。
因為西藏佛學院裡有一輩子都在講課的堪布,這些堪布不斷地講課、講經,從一對一、或對幾十人、或對幾百個人講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這個系統從古至今沒有停歇過,使得藏傳佛教的修持者對於顯宗的學習,從五部大論到十三部大論皆有仔細聽聞、思考與研究很多佛法的機會,這就是藏傳佛教顯宗法門的教法。
但只有這樣的學習是不夠,還要辯論。透過辯論,更深入理解經文的內涵。當你聽到與理解到的道理,與對方的見解不一樣時,會站出來進行辯駁,互相用睿智的力量,引經據典來證明,舉出佛在經典是如此說明,菩薩在論述也是如此說明,並指出經論的第幾頁有如此的闡述,質問對方該作如何回應呢?透過這樣相互的辯經,多次來來回回的剖析與反駁,雙方都有重新思考、重新過濾學習的機會,所以藏傳佛教的顯宗能發展到最圓滿、最殊勝的境界,是因為有一個很好的系統在支援。
我過去是一個很懶惰的學生,但是學習的速度很快。以前家鄉佛法地位最高的老活佛曾經為我寫下:「你有莊嚴的容貌、貴族的種姓、圓滿的家族、各方面都很厲害。如果你認真聽聞佛法、思考佛法,日後法座皆為你所有。」他寫了這一段話,我到現在仍保存著。 但是那時我還年輕,不太喜歡聽課,有時候沒空聽課,便要其他同學將今天學習的內容講述給我聽,當時的顯法皆是以如此的方式來學習。我現在可以如實說法,是因為我曾經學過這些的內容,雖然沒有認真學習(仁波切自謙)。
遇到辯經的時候,我也喜歡勇敢直接去辯駁,從原本不知道的部分,透過與他人的辯駁,自己立刻就明白了,我是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因為藏傳佛學院的學習系統完美無缺,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使不夠努力,經由耳濡目染,自然也會學習成功。
我個人認為藏傳佛教的顯宗是世界第一名,不論是因明學、中觀、般若等等,任何一部經論都是將四大教派的真理融體來教導。譬如我的顯宗上師貝瑪才旺法王講授《入菩薩行論》的智慧品,他會將格魯派、薩迦派、噶舉派與寧瑪派有關智慧品的所有論述內容聚合在一起教授。 我們那時聽法都是聽一整天,不只是聽幾個小時而已。一部論述講完之後,休息半小時或一小時,便又吹起法螺,繼續聽數小時複習的課。聽完後還要去另外一個講法的院子辯經,一直要忙到晚上睡覺。佛學院是早上五點就起床,一整天大約有十五小時左右都在學習佛法經論,從古至今一直持續著如此充實的學習環境。
去年我和一位十七、八歲的佛學院學生談話,那時他的因明學程度已經超越我很多。昨天我和他談論中觀應成派、自續派、外道與科學,特別是討論到菩提薩埵的《中觀莊嚴論》裡的理論,我完全比不過他,他只是十七歲左右的小夥子,可見藏傳佛教顯宗教導的學習環境是非常殊勝。
為什麼我要提這些事呢?希望你們不要一聽到我是顯宗、你是密宗,便將學密法和學顯法分開來評論,這完全是一件錯誤的事情。藏傳佛教裡也有顯宗、淨土法門。你們看《極樂願文》的内容闡述即是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精髓與方法,論述的內容深刻且仔細。
藏傳佛教有很多本論典講述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不是只有一本論述。特別是學習般若經或中觀理論,藏傳佛教有著無比好的學習系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