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2018年6月26日(上)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闡述
 2018年6月26日(上)
 སྟོང་ཉིད་བག་ཆགས་གོམས་པས་ནི།། 空性習氣嫻熟時 དངོས་པོའི་བག་ཆགས་སྤོང་འགྱུར་ཞིང་།། 物實習性堪捨離 ཅི་ཡང་མེད་ཅིས་གོམས་པས་ནི།། 無實所有若熟諳 དེ་ཡང་ཕྱི་ནས་སྤོང་བར་འགྱུར།། 此執日後亦捨除 གང་ཚེ་གང་ཞིག་མེད་དོ་ཞེས།། 任何物實皆無有 བརྟག་བྱ་དངོས་པོ་མི་དམིགས་པ།། 所研物實非有觀 དེ་ཚེ་དངོས་མེད་རྟེན་བྲལ་བ།། 此時無物依遠離 བློ་ཡི་མདུན་ན་ཇི་ལྟར་གནས།། 識前何以能住耶 གང་ཚེ་དངོས་དང་དངོས་མེད་དག། 物實及無物實些 བློ་ཡི་མདུན་ན་མི་གནས་པ།། 識前皆不成立耶 དེའི་ཚེ་རྣམ་པ་གཞན་མེད་པས།། 彼時餘相皆無有 དམིགས་པ་མེད་པ་རབ་ཏུ་ཞི།། 無禪一切極寂淨 

 「空性習氣嫻熟時,物實習性堪捨離」,空性習氣成熟的時候,物實實有的習氣都會捨離。物實的意思是唯識派到世間平凡人之間,有粗部物實的事實執著和細部物實的事實執著兩種。物實執著熟悉的時候,一切空性的對治力量就弱了。 一切諸法是空性一如,一切諸法是空性為主的習氣,其相反就是物體實有的執著,而物實執著的時候,就會成熟一切顯現都是實有的、存在的習氣。如果存有諸法一切皆空、實相一切皆空、物實一切皆空的觀念嫻熟的時候,所有實體存在的實法都會遠離或淨化的。
 「無實所有若熟諳,此執日後亦捨除」,一切物實若以空性的觀念、空性的禪坐、空性的修行境界來加以熟練,則一切物實的執著也都會淨化的。最後也會捨除對空性本身的執著,因為無有物實的空性在諸法實相中也是不成立的,所以往後執著空的部分,一切沒有物實的部分也都會遠離的。 
 因為有物實也好、無物實也好,事實上都是沒有成立的,都是空性境界為主的,所以無物實的執著,以後也會遠離的,即是「此執日後亦捨離」。因為有或沒有,「有」是常見,「沒有」是斷見,二者都是邊見執著的項目,對證達淨悟的菩薩來說,這二者都要遠離的、捨除的。 龍樹菩薩也說,如果滅依世界裡的一切是妄念形成的,不論有也好、無也好,物實也好、無物實也好,都要遠離的,他教導出如甘露般的空性境界。 
 如同剛才所說的,龍樹菩薩指出一切妄念、念頭之中有物實與無物實的一切都要遠離的,那麼無物實當然也要遠離的,因為無物實的空性,在諸法實相上也是沒有存在,所以以後次第地、慢慢地也會捨離的。 
 好像我們過海的時候,需要一艘船,渡海以後,到了平地,就不需要再拉著船或是把船背在身上一樣。執著空性是為了對治物質的執著,物質執著的對治就是空性,所以無實有的空性執著,以後還是要遠離的,如同剛才提到船的比喻一樣。 
 重點就是,若有物實執著存在的話,一切諸法、一切顯現、一切滅依世界裡有實體真實存在的思惟,這樣的念頭沒有遠離的話,就達不成大乘境界的佛果位。 
 有物實必須要遠離的,那麼無物實與空性境界接近,就不用遠離嗎?若這麽想的話,也是不對的,無物實空性相關的也要遠離的,這兩者都要遠離。
 「任何物實皆無有,所研物實非有觀,此時無物依遠離,識前何以能住耶」,這四句的意思是說,如果仔細地研究的時候,色法、一切諸法的顯現不但沒有實體的存在、物實的存在,事實上連一個名相上也是不成立的,物實實體的一切都是觀不了,禪觀不了。接近究竟完全無有物實的話,「此時無物依遠離」的意思是,這時無物實也悉全遠離的。 
 再說一遍,所究的物實不成立的時候,那時無物實的依靠也都遠離了,所以都不存在的。這不存在的意思是指思惟上面、心識上面,心識現前的一切有物實與無物實也都不成立,因為所依的有物實沒有了,當然依靠的無物實也遠離了。思惟上有什麼呢?思惟的觀靶上都沒有任何的存在、物實的存在、實體的存在。 
 如同石女沒有生過小孩一樣,從來沒有產生過所依的有物實與依靠者的無物實。因為無物實依靠有物實,先有了有物實的存在執著,才有無物實,所以無物實前面沒有任何有物實的存在,那麼無物實也就無法成立的。 
 最後這四句是寂天菩薩飛上虛空時所念誦出來,在念出這四句的時候,寂天菩薩就飛走了。
「物實及無物實些,識前皆不成立耶,彼時餘相皆無有,無禪一切極寂淨」,寂天菩薩講經的時候,他的身體慢慢騰空起來,當講到這四句時,就從天空中飛走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ཚོགས་མི་ཡོངས་ལ་གསལ་བཤད་ཞུ་ཡ་ནི་ང་ཚོའི་ལྔ་རིག་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2018年7月1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