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6月15日(二)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闡述 
2018年6月15日(二) 
གང་ཚེ་འཁྲུལ་པའང་ཡོད་མིན་ན།། 如若幻境無成立 སྒྱུ་མ་གང་གིས་དམིགས་པར་འགྱུར།། 幻術任一云何觀 གང་ཚེ་ཁྱོད་ལ་སྒྱུ་མ་ཉིད།། 倘或汝有幻術謂 མེད་ནའང་དེ་ཚེ་ཅི་ཞིག་དམིགས།། 若無當時觀何緣 

 因此外境和心識其中一個沒有,都是不行的。有心識,沒有外境,連接不了外境。有外境,沒有心識,也是不行的,所以一個獨立堅定實體的外境、一個實體最細的心,兩者只要是其中一個沒有的話,就無法產生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 
 根本頌裡提到「倘或汝有幻術謂,若無當時觀何緣」,我剛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一個依他起性的心存在,但是沒有對境的話,任何時候都沒什麼用途的。今天就講到這個偈頌,明天還有其他辯經的方法。 
 在這裡介紹一下唯識派,唯識派最主要的觀點是「三性」,一是「遍計所執性」,一是「依他起性」,一是「圓成實性」。唯識派講經的時候,主要講的就是這三自性。第一是「遍計所執性」,「遍計所執性」是自己的心識、有情的心識。對法有一個執著,對人有一個執著,我與我之一切所現的,以世俗為主的這些觀念,就稱為「遍計所執性」。 
 第二是「依他起性」,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清淨的依他起性,第二種是不淨的依他起性。以不淨的依他起性來說,就是阿賴耶識,是一切不真實的妄念形成的源頭,在三界裡可以展現出一切的不淨,清淨的依他起性是不一樣的,所以有清淨的依他起性和不淨的依他起性兩種。 
 第三是「圓成實性」,真實的法界,空性,唯識派所認為的究竟勝義諦。以「圓成實性」來說,已經遠離遍計所執性,是無為法,二執相的一切也都遠離的空性,勝義諦相關的一切就稱為「圓成實性」。唯識派的三自性,稍微講解就是這樣。 
 唯識派主要的見解是遠離二執相,第一執相是對境,第二執相就是心識,這二執相都遠離的。唯識派認為依他起性的自明自燦最細類的心識,是存在於事實的真相上面,但是它沒有外境,也沒有粗部的心識,它是依他起性裡的一個自明自燦最細類的心而已,唯識派主要究竟的見解是這樣。 對於二執相的外在的外境和內在的心的掌握者這兩者,認為一切的外境都不在,但是心識方面,心執著的部分是有的,獨覺乘是這麼認為的。意思就是說,對境外境的色法都不成立、不在、沒有,但是掌握色法內在的心,這個定義是存在的,這是獨覺乘的想法。 
 唯識派認為外在是心所顯幻覺一般、幻術一般,沒有了,而依他起性最細類的心沒有的話,會變成空無邊,那怎麼辦呢?因此唯識派承認有一個依他起性最細類的心。它是外境的一切物質世界和內在的一切心識,這兩者都遠離的一個最細類的心,所以存在依他起性自明自燦最細類的心,這和獨覺乘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唯識派認為,基本上這些外在色法的環境也不存在,因為每一個眾生的心識看過去的時候,例如地獄道看到水,認為是鐵水;阿修羅看到水,認為是兵器;天人看到水,認為是甘露;人界看到水,是解渴的水;某些畜生道看到水,認為是擁有的環境,所以六道眾生對某些東西有不同的看法,是因為有不一樣的心態。 
 如果外境是堅定穩固的事實存在的話,那麼地獄道所看到的水是鐵水,人道應該也同樣會看到鐵水,一種燃燒的東西。此外,就像人界看到水是水,阿修羅看到水是兵器,天界看到水是甘露,這也是不成立的,所以永久的外境完全無法成立的一個證明是,因為心識帶動,心識會讓轉變,這就是唯識派認為外境不在的證明。 長期看到的一切外境,沒有的部分認為是有的,一切的執著項目,外境色法都是,水、火、山等等的一切都由一個名字取代的,遍計所執相關的一切都是這樣,這就是世俗諦。 
 前面我們講到依他起性,有清淨和不淨兩種。不淨的依他起性的部分已經稍微說過,而清淨的依他起性是從根本定和後得定兩者裡面的後得定所展現出來的,心王、心所所創造的、所感覺到的淨土,這些佛國淨土都是清淨的依他起性。而不淨的依他起性就是滅依世界平凡人的心王所造和心所所顯的一切,它原本是幻覺而生的,這就是不淨的依他起性。 
 再講「圓成實性」,也分為兩種,第一是不變的圓成實性,它是究竟的本貌、究竟的原形,這就是圓成實性究竟的樣子,不變的圓成實性即是法界究竟的。第二是沒有顛倒、謬誤,沒有顛倒、沒有錯誤的圓成實性,是清淨無念的智慧,所以圓成實性分為兩種。 
 這三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這三者是唯識派主要講經的道路,所以遍計所執性是世俗的,而在依他起性上面沒有遍計所執性的話,是圓成實性呈現的時候,也就是勝義諦,我們必須稍微知道一下唯識派所講的這些見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ཚོགས་མི་ཡོངས་ལ་གསལ་བཤད་ཞུ་ཡ་ནི་ང་ཚོའི་ལྔ་རིག་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2018年7月1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