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三十五輯 《心經》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一)

持明慧粹第三十五輯 《心經》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一) 

聽法前,心裡先觀想一個曼達拉,供養一切諸佛菩薩。首先應發起菩提心,這是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發起菩提心,則如同沒有方向的行持,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假如有了菩提心,無論解脫也好、成佛也好,在某一個殊勝的範圍裡,終有一天肯定會到達成佛的果位,這就是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所以有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菩提心的一切善根,在成佛之前,永遠不會消逝,如同在大海之中倒入一杯水,在大海乾枯之前,這一杯水仍然會存在。 
同樣的,我們如此渺小的菩提心所形成的善根,匯合融入在整片成佛的大海裡,在成佛之前,善根是不會消失的,可見菩提心是極為重要。 
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話,我們真正學佛的人根本無法成就的。今天你們來聽法,從工作的地點出發或從家裡出發的時候,有沒有發菩提心呢?千叮嚀萬交代要發菩提心,如果有的話,就不錯,如果沒有的話,下次肯定要發菩提心來行持。 
今天所講述的是《心經》,《心經》藏文稱為「博巴炯巔喋喜繞吉帕若德欣奔寧博」是無上的意思,《心經》為什麼是無上的呢?因為般若佛母的經書是一切經當中最無上的佛經,所以稱為勝上的意思。 勝上「炯巔喋」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呢?「炯巔喋」是如來的名號,表示佛的所知障、煩惱障、病魔以及習氣障等,或四大魔王全都已經淨化、滅敵了,因此釋迦如來或一切佛菩薩的名號即稱為「滅四魔」或「滅魔敵」,佛具足智慧所顯的一切空性一如的力量,也俱全廣發慈悲、廣顯慈悲的真理。 
佛的名號有三種意義:一是滅,二是一切具足,三是超越。超越什麼呢?佛超越輪迴的一切執相分別、一切污染或執著。 意思是,勝上四魔滅敵,具足智慧、慈悲,超越輪涅即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稱為《心經》,也就是智慧勝王的意思,其中包含諸多的智慧。你們平時所謂的智慧是平凡人說出來的一種智慧,事實上這不是真正的智慧,只是一種聰明而已。 以智慧而言,它有很多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境界與廣度,以及了悟對境的力量也不一樣。此處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多的意思是智慧的意思,而且此智慧是一切智慧之王、一切智慧勝王。 為什麼是勝王呢?因為般若波羅蜜多或般若智慧是無法拘限於有限的範圍內,而是存在於無限的範圍內,因此般若智慧就是勝王,是智慧之王、是勝智慧,也是無上的智慧,也是超越一切輪涅的智慧,又是一種滅四魔的智慧,也是具足慈悲智慧一如的智慧,所以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波羅蜜多是指已經到達彼岸,我們重新翻譯為「臻究竟岸」,即是到達究竟岸,到達究竟岸以後就已獲得一切如海一樣的智慧、遍虛空一樣廣的智慧,以及究竟的智慧。
「岸」是指已經到達最遠、最邊界、最勝上、最高點的地方即稱為「究竟岸」,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這麼多的解釋。 般若波羅蜜多是印度梵文,藏文為「喜繞」,中文應該是智慧的意思。這智慧是了悟勝義諦與世俗諦一如的一種智慧,也存在於般若波羅蜜多裡。這樣的智慧肯定是八不離戲的智慧,也稱為念境一切精華的智慧,念是念頭,境是對境的境,念境一切精華的勝智慧,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智慧的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以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三種顯宗法門而言,其智慧廣度也是不一樣的。對有些聲聞乘來說,他們了悟的是「人無我」的智慧而已,但是對我們凡夫來說,這也是非常廣大、偉大的事情,因為聲聞乘三界輪迴的苦難都已停下來,而且自己的五蘊都已經解脫了、五蘊都已經融入空性了,所以他們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厲害,已經融入、已經了悟「人無我」。 
五蘊是什麼呢?色、受、想、行、識。聲聞乘已經了悟無五蘊,所以稱為「人無我」,這是聲聞乘的一種智慧。獨覺乘則再加上了悟「法無我」裡某些粗部的部分。而菩薩乘,則是更仔細地了悟「人無我」,從初地到十地之間的菩薩,他們智慧的廣度不一樣、了悟的深度也不一樣、清楚度也不一樣,而且遠離及淨化所知障和煩惱障二執相的障礙,一地一地往上的登地菩薩,其細類的煩惱障、細類的 所知障都是越來越淨化。 以初地菩薩而言,已經了悟所有「人無我」的情況下,粗部的「法無我」智慧也是一下子都了解了。在不淨三地的時候,還有些許障礙,而在清淨三地的時候,很多障礙都已經淨化了。 
到了清淨三地的最後一地第十地,即將了悟非常細類的「法無我」時,非常微細的障礙(習氣障)都淨化了,事實上已經不是一種障礙,這時墮入輪迴的障礙都已經沒有影響了。從初地開始就沒有障礙,不僅是初地,而是證悟聲聞乘阿羅漢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了,所以輪迴的障礙當然是沒有影響,但是這細類的障礙是一種有相的細類障礙,而這些了悟的智慧也是一種般若波羅蜜多。可見有智慧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或智慧究竟岸,能了解這麼多的名稱,也是不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7月23日(下)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7月14日(下)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7月25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