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忍辱臻究竟岸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忍辱臻究竟岸(忍辱波羅蜜):分三,他人毀犯之忍辱、佛法精進苦行之忍辱、不畏勝義慧空之忍辱。
    他人毀犯之忍辱:他人真實毆打、搶奪、惡口及背後毀謗時,應修持忍辱而不生起瞋心,尤其對彼等應生起慈悲心,仍行持利益對方之事,若不忍辱而生起憤怒瞋心,將摧毀千劫所積聚之善資糧。
入菩薩行論載:
千劫所積眾福德
布施及供樂臻佛
妙善行持任何皆
一瞋怒心將摧毀
復:
瞋恨之上無更惡
忍辱外無更苦修
故修忍辱需精進
       諸多行道勤修持 如述般
    應不停地思惟、憶念瞋心之惡業,時時刻刻皆應觀修忍辱。
印度帕當巴尊者云:
瞋恨敵人乃業力幻顯
        應棄瞋恨怒心當熱巴  如述般
巴登阿底峽尊者云:
對傷害者莫起瞋怒
若對傷害者起瞋怒
將何以修持忍辱矣
    當自己遭到難聽的話語以及各式各樣的傷害時,或是沒有做錯卻遭到冤枉的時候,應永離瞋怒心與仇恨心,若能如此行持,將會淨化諸多業障,且依靠忍辱可積聚圓滿廣大的資糧,因此應將傷害者如同上師般看待。
經載:
若無瞋心之對境
則於誰修持忍辱
    現今常聽人說:「某某上師或比丘有多圓滿,可是瞋心極大。」世上最嚴重的缺點是瞋心憤怒,瞋怒很強又怎能稱是一位修行圓滿的人呢?
印度當巴尊者云:
    貪心的一百個業力與瞋心的一個業力何者業障重?
    是剎那之間一個瞋心的業障重。
    佛法融入自相續的修行人,其身口意皆猶如腳踏入棉花與羊毛般柔軟、糌粑融入酥油般柔和。若非如此,自己具足少許善根或持守少許戒律而自以為是,如果自相續充滿傲慢,他人話語稍有不當,則認為他人欺負自己或是輕視自己,而自己的自相續極為瞋怒,則自相續已離開佛法,佛法對自心無有絲毫利益。
善知識千納瓦云:
    若一直行持聽聞佛法、思考佛法、修持佛法,
    而我執越來越增長,
    絲毫的忍辱也難以承受,猶如嬰兒稚嫩肌膚一般,
    其瞋怒又好似怒仙人一般,
    此為聞思修全已顛倒的樣貌。
    時時刻刻應處於低位,穿著破舊的衣服,以恭敬心對待高、低、中等的所有人,以慈悲心與菩提心為根本,以佛法降伏自相續,此為一切修持無有錯誤的道理,這已勝過對自心沒有幫助的高超之修行境界與甚深的修持。
    佛法精進苦行之忍辱:修持佛法與行持時,不畏一切苦行而修持。   
密續載:
火海刀山皆需超逾
        究竟臻達前佛法尋  如述般
往昔覺渥噶當巴(噶當派)之所依四法:
思惟依於佛法
佛法依於貧窮
貧窮依於死亡
       死亡依於空穴 如述般
    現今有些人卻認為修持佛法,不需絲毫的精進與苦行,也可順帶從事此生的事業,而想於大樂、歡喜、名聲三者具足之中修成佛法,也有其他人認為:「某位是很好的上師,佛法與世間法二者皆俱全。」
    佛法與世間法二者要俱全,這是沒有辦法的。自認為佛法與世間法二者能俱全的人,此些人有可能俱全世間法,但佛法肯定無法俱全,認為佛法與世間法可以同時俱全的此些人,猶如兩頭針尖無法縫紉衣服,水與火無法同時放在一起,兩匹馬朝相反方向無法一同騎行一般,因此佛法與世間法無法同時俱全。
    如果有人認為覺渥釋迦牟尼佛是極為珍貴高超之人,應有方法令佛法與世間法二者俱全,但釋迦牟尼佛也無法使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同時成就,所以將轉輪聖王般的王位與一切富貴如吐棄唾液般捨棄,至尼連禪河畔六年苦修,以每年僅喝一滴水與吃一粒米的苦行,心骨一如的行持。
    密勒日巴尊者也是如此,修持時無有食物,也無有衣服,僅以蕁麻充飢,身體瘦得如骷髏一般,身上長滿綠毛,其他人看見時分不清是鬼或是人。密勒日巴尊者以如是苦行與心骨一如的力量來修持佛法,這說明佛法與世間法二者無法同時成辦,並非密勒日巴尊者沒有辦法使佛法與世間法同時成就。
    同樣的,往昔美隆多傑(鏡子金剛)成就者僅吃一種植物的樹皮,九年苦行修持而成就。根千隴千冉蔣也是如此,以水銀做成的藥丸為食物,這樣以二十一顆水銀藥丸維持多年的修行生活,下大雪時鑽進牛毛做的袋子裡睡覺,這牛毛袋當成衣服又當作坐墊,如此為了佛法而行持諸多苦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ཚོགས་མི་ཡོངས་ལ་གསལ་བཤད་ཞུ་ཡ་ནི་ང་ཚོའི་ལྔ་རིག་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2018年7月1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