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20211122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11月22日
བརྩོན་གང་དགེ་ལ་སྤྲོ་བའོ། །
精進本質為歡喜
དེ་ཡི་མི་མཐུན་ཕྱོགས་བཤད་བྱ། །
於彼相違應當述
ལེ་ལོ་ངན་ལ་ཞེན་པ་དང་། །
貪婪劣事且懈怠
སྐྱིད་ལུག་བདག་ཉིད་བརྙས་པའོ། །
怯弱卑下自輕蔑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精進本質為歡喜」,精進就是六度波羅蜜多裡的精進波羅蜜多。今天講《入菩薩行論》第七品精進品,首先要了解精進到底是什麼呢?在善根上行持而且內心感到很歡喜的時候,這樣歡喜自在的心情即稱為精進。一般人很努力行持俗世裡貪瞋痴為主的事情,這種努力則不稱為精進。精進一定是要在善根上有非常強大的思想形態,才是精進。
前面提及精進是行持善根感到歡喜。而善根以外還有什麼呢?有惡業和無記兩種。惡業就是以貪瞋痴為主的思想行持,即是惡的業力。而善也不是、惡也不是,則稱為無記。
我們要精進,但一定要在行持善根的時候,內心歡喜自在。那麼行持什麼善根呢?身體不好的人讓身體變好,這是一種善,這種行持就是精進。學習不好的時候,要更認真學習,這也是精進,還有學佛也是精進,凡是有好事發生且內心感到歡喜的時候,都稱為精進。
「於彼相違應當述,貪婪劣事且懈怠,怯弱卑下自輕蔑」,精進的相反,就是沒有精進,這樣是不好的,我們必須要提出說明,並加以改正。
精進的相反就是懈怠。任誰有懈怠,則永不進步;任誰有懈怠,則無法形成善根;任誰有懈怠,則無法累積成佛的福德資糧。
那麼懈怠是什麼呢?《入菩薩行論》裡說到懈怠有三種。第一種懈怠是不想聽聞、不想思考、不想修持佛法,常常想要躺下來、睡覺、不三不四的樣子,這即稱為隨意的懈怠。第二種懈怠是一直執著做著不好的事情和惡行,這是貪惡的懈怠。第三種懈怠是總覺得自己不能、自己不行、自己不敢等之類的心態,自己小看自己,缺乏自信,無法做成任何事情,這是自輕凌懈怠,所以有三種懈怠。
這些懈怠會導致在行持善根方面沒有任何精進,反而使得心散亂,一直耽溺於臨時的、暫時的或現世的享受,例如很想躺下來,或者坐在某處不想動,一直執著在小事情上。一直執著暫時的快樂,很享受「我不想動」的這件事,如坐在這裡、躺在這裡、或吃一種很愛吃的食物等,任何事情都不做、舒舒服服的,任何後果都不想,只追求臨時的快樂。
還有一直想睡覺,喜歡賴在床上、枕頭上,喜歡暫時的快樂,一直執著,而且持續執著,從來沒有想過輪迴的痛苦。
如同前述三種懈怠,一種是聽聞、思考佛法都不想的懈怠;另一種是對於惡業的行為極為喜歡和貪婪的懈怠;最後一種是認為自己不行,自己小看自己,在沒有任何力氣的狀態中過生活,沒有想做善根,沒有想改變自己,沒有想前進等的懈怠,因此必須遠離這三種懈怠。
沒有想要遠離懈怠的源頭是,沒有想遠離輪迴的痛苦,只希求暫時的快樂,導致有很多的散亂、昏睡等,如此虛耗此生難得人身與解脫成佛的機會。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個人思想闡明:
懈怠的對治就是精進,精進有盔甲精進(被甲),行持精進(加行),不恐懼的精進(無畏),永不飽的精進(無饜足),我只能簡單說明,這些都有專用名詞。精進分為很多種,主要是在善根上很歡喜自在的行持,這才是精進。精進的相反是懈怠,懈怠有上述三種狀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