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9月7日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9月7日
འཇིག་རྟེན་གསུམ་མཆོད་འཚང་རྒྱ་བར།།
成佛堪受三界供
སེམས་ཅན་རྣམས་ནི་འདོད་ཅེ་ན།།
願令有情得所需
བསྙེན་བཀུར་ངན་ངོན་ཙམ་ཐོང་ནས།།
僅見得微利益時
ཅི་ཕྱིར་དེ་ལ་གདུང་བར་བྱེད།།
何以於彼生嫉惱
「成佛堪受三界供,願令有情得所需」,當我們一開始發起菩提心、受持菩薩戒的時候,皆祈願每一個眾生能獲得成佛的果位。祈願眾生獲得成佛的果位,意思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三界的眾生都會禮拜、讚美、禮讚的對象就是佛陀,我們已經答應了、允諾了、發心了,希望三界有情眾生都能獲得佛陀的果位。既然心中存在如此強大的發心,祈願一切眾生都能獲得智慧具足、慈悲圓滿的成佛果位,而且成佛以後,能受到三界有情的供養,這不正是我們的發心嗎?
因為我們曾發起如此廣大的菩提心,希望每一個眾生都能獲得成佛的果位,變成三界有情都會禮拜、禮讚、供養的佛陀一樣,也由於我們祈願一切眾生成佛的發心,應該可以忍受得了持守菩提心戒,並會歡喜自在地行持,不是嗎?作為一個大乘修行者,發起菩提心、守戒律的時候,就該如此。
「僅見得微利益時,何以於彼生嫉惱」,現在不用說成佛的果位,雖然此時眾生還未獲得智慧具足、慈悲圓滿、三界有情禮拜、恭敬、供養的佛陀果位,但是光看到這些眾生行持善根,已然獲得微許的利益、微小的恭敬時,我們的心中還是會生起嫉妒心,不是嗎?
雖然這些眾生尚未獲得如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一切有情眾生禮拜、禮讚的佛陀果位,但是看到這些眾生獲得微許的利益、小小的讚美、小小的勝利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的心中還會對眾生產生瞋恨心、嫉妒心呢?不應該對他們懷有嫉妒心與瞋恨心。
因為我們一開始要受持菩薩戒、發起菩提心的時候,自己心中已經承諾及允諾,讓一切有情眾生獲得成佛果位。現在眾生行持微許的善業,為此獲得小小的讚美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的心中會感到不舒服呢?為什麼會產生嫉妒心呢?我們不應該對眾生有此心態,原因是我們一開始發起菩提心、受持戒律的時候,是希望所有眾生都能獲得佛陀的果位。然而他們現在尚未獲得佛陀的果位,只是因為行持善業而得到些許的順利而已,不應該嫉妒的、不應該瞋恨的,我們應該要歡喜自在地善待他們。
持明 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清淨心就是菩薩的行道,我們的心裡應該要有清淨心,沒有絲毫污染。當自己的心中沒有污染、沒有煩惱窘迫的時候,心中自然容易產生菩提心。而心中產生菩提心的時候,也容易展現利益有情的事情。
容易展現利益有情的事情的時候,也自然會達成福德資糧俱全、智慧資糧圓滿等二資糧大俱全的佛陀果位,因此成佛主要的源頭是心裡要具足清淨心,不要有污染,特別是要淨化、斷除一切瞋恨心和嫉妒心。
留言
張貼留言